孩子不爱学习,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这5点学习方法肯定能帮到你

“那条河谈认知”专注于认知提成,心智成长。可以关注、分享、留言、讨论!

如何提高学习能力

孩子不爱学习,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这5点学习方法肯定能帮到你

学习本身也是一种行为、一种活动,我们不需要把这种活动神秘化,特别化,他本质也是一门技术、技能,任何技术技能都是可以学习并提高的,学习也不例外。只要对学习有正确的认识、用正确的方法和正确的行动,学习能力本身也是可以学习并提升的。

1、明白学习的目的

学习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明白和清晰自己的学习目的,因为不同的目的会决定不同的学习途径和方法,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就会决定不同的学习效果。

1)了解

如果你的学习目的只是了解,了解一般是指,对某一块新领域,进行一些扫盲盲性或大纲 性的认知。这个时候,应该采取听或看的方式,找有经验的人士,让他来做讲解讲座,然后在下面听问答的方式;或者是找一些好的资料、书籍、视频来看,因为是了解,不需要很深的理解,主要是知道框架,有了解只是你知道了解,所以只要通过看阅读嗯书籍资料或者视频,或者听讲座啊之类的就可以了。

2)记忆

如果你的学习目的是为了增加记忆量,比如要背下唐诗三百首、要记下乘法口诀、工作的一些基础知识等等。这个时候一定不能用看的方法来学习,就因为看会蒙蔽你,一看你觉得全会、全都知道了,但把书关起来,你会发现这不会、那不会、漏洞百出,因为你看的时候大脑是模糊的。对于记忆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背诵或默写,第一篇看,第2遍就开始背诵。比如说你要背一个单词,你看第1遍,第2遍就要开始默写,不会没关系,看一下,但不能抄默写,然后后默读3遍,就这样也许你每一次默写只增加一个字母,但是你这样默写个四五遍之后,最多默写10遍之后,这个新单词,你基本上会进入永久记忆(当然学外语,记单词不是好的方法,请关注:人生那条河,以后我会有专门文章介绍真正有效的学语言的方法),记忆其实就是这么神奇,通过默写来记,就容易记住;通过看,记忆效果就很差,人的输出记忆比输入记忆要强很多。如果只想通过听来记忆,就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如果只想通过看来记忆,过目不忘那是神话。

打个比方,你开车记忆路,如果你是坐车,也许走过很多遍了,路都记不住。但是如果你自己开车,也许开几遍之后就记得非常熟了,而且可以记非常非常远,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但是你如果是坐车或者用导航的话,离家几公里之外的路就不记住了。记忆就这么奇怪,这就是被动记忆与主动记忆的差别。所以当你的目的是为了把东西记下来时,你一定要用主动记忆,要用默写、要用背诵或者行为输出的方式来记住。

3)技能(能力)

如果你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一个技能、能力,那么这个时候一定要用广义学习的方法来学习。广义的学习,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行为实践的行为,对于不会的东西,我们就当在查手册或者问人,或者直接在模仿。因为在实践过程中,问题和需求点非常针对,所以掌握起来特别的有效,学习好和记忆的效果就特别的好。

如果仅仅是看或者背诵,你会非常的劳苦而无效,最后不得不选择不了了之,最终选择放弃的下场。打个比方你要学会一种新的语言能力,那么你一遍一遍地看视频、看书或者背单词,也许你背十年二十年,都不能流利地说一门新语言。但大家想象一下,你自己的母语语言能力是靠背出来的吗?是靠学出来的吗?根本不是!你的母语的记忆量非常得大,大得惊人,而且你都可能没有意识到你母语词汇量的巨大;你都根本没有感觉到学这个过程,在生活当中不知不觉就会了。

再比如你学习开车,你哪怕把所有的文档都书背得滚瓜烂熟,不去开,你怎么也不会开。但是你如果跟着会开的人,自己去开试着开,也许你没有上过任何理论课程,你都会开车了。我们的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很多的技能,实际上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这就是平时我们经常在用的广义学习,也许我们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但是广义学习这么大威力的神技时刻不离地潜伏在我们身边。这才是最强大的学习力量;才是最有效最宽广、最有革命性、最无穷无尽的学习力量,我们一定要把它利用起来。

2、不能把学习当做学习,学习像是表演

孩子不爱学习,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这5点学习方法肯定能帮到你

一定不能把学习和实践分离,学习是实践的一部分,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在实践中遇到疑问去找答案,带着带着疑问来学习,把学习当做查找。

我们还需要搞清楚学习与考试的关系,如果考试单纯的考的是记忆量,那么就通过背诵的方式学习;如果考试考的是理解和运用能力,这个时候就需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然后运用和表达自己的理解。比如我们考试让你默写一首诗,这里考的是记忆,当然记忆是学习的一部分,而记忆也是可以用广义学习的方法来加强的,如下一段文字;那如果考试创作一首诗,这个时候就是考的是能力。这个能力包括:你的情怀、理解能力、对文学美学的感悟能力、以及调遣文字的技能。这个能力考试要比记忆的考试,要求要高很多,但掌握方法也是不难。如上文所说,所有的能力只有通过在实践当中的广义学习才能够学会。但如果没有实践呢,那该怎么办?这时就应该像表演一样,给自己营造一个虚拟的或者模拟的实践环境或场景,哪怕是内心里的表演。

比如我们背一首唐诗,我们不能一遍一遍只背诵文字的发音,还要理解这个诗的场景,表达什么意思,抒发什么感慨,把自己想象成诗人,在诗的场景下触景生情,联想出场景里所有人都有的同感,然后用文字表达出来,自己的表达肯定没有诗人好,就模仿诗人的文字表达,这时你还会琢磨为什么诗人这样表达就能出现意境和效果,自己为什么不行。这时,以前令人枯燥头疼的记忆或者学习变得非常生动、有趣,你的理解能力和你的写作能力就自然会提高。模仿着,模仿着,不但思背诵变得很容易,而且对诗对文学的感悟,感性能力也会大大加强。这就是所谓“熟读唐诗300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道理。

所以学习我认为和表演很像,广义的学习本质就是一场师傅带徒弟的模仿秀。把自己放在一个设想的环境里,然后模仿师傅去怎么做或者怎么表达,如果不会的时候就问一下师傅。这个师傅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抽象的师傅,比如说一篇文章、网上查、一本书等等。在这种模仿秀型的学习里,人的记忆能力是很强的。在模仿秀里,开始会很生疏笨拙,逐步会变得熟练,最后会变得随心所欲、得心应手的熟练,最后会变得充分熟悉,炉火纯青,这时就会变成了自己的能力。这就像卖油翁说的“无他,唯手熟耳!”

3、排除内心的干扰

孩子不爱学习,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这5点学习方法肯定能帮到你

注意我说的是内心的干扰,而不是环境的干扰,以为环境的干扰好排除,内心的干扰不好排除。及时环境的干扰排除了,但内心的干扰不排除,也是没有用的;反过来,如果内心干扰排除了,哪怕环境干扰不用排除,环境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也是不大的,甚至没有影响。

排除干扰,首先要明白学习当下的内心活动是哪些因素在干扰自己的注意力,是欲望?还是忧烦怒乱?还是恐惧?还是犹豫?如果是请见前文,影响学习注意力的因素当中析这些干扰因素和排除这些干扰因素的办法。

有一些错误观点也会影响学习。比如说有时社会上流行一些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文科是傻子学的,理科是聪明人学的”。也许这些话只是有人荒诞的玩笑,但是对心智不高学习者、尤其是小孩子,心里会产生很大的干扰。他们会下意识认为“如果我把文科学好,就是傻子了。”这真实冤大头了,不要笑,只是你没发现,这种情况是存在的,甚至影响很严重,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还有,我们要了解注意力的规律,把注意力和学习活动结合起来,让注意力为自己的学习活动做正工而不是负工。古代人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其实就是这种做法:就是让自己的注意力和欲望和学习活动关联统一起来。

4、要有层次性

学习一定要有层次性,森林、树木、树叶要分清楚。森林是指对未知领的一个全貌,对于学习,这是面上的东西,需要以了解性的方法来学习,通过看、听、观来做概括性的了解,这个过程不要花很多时间;了解全貌之后,要迅速地找到自己的树木。什么是自己的树木,比如说你在做的项目、学习的每一个章节。对于树木要采取理解、模仿、表演的方式来学;树叶是具体的某个知识点,这个是你在做题目或者做项目时遇到具体不懂的、没记住的知识点,这个时候你要通过查找的方式来学习,所谓拿来主义。知识点,太海量了,如果确实是应该记住的就背下来,多数不用背的知识点,就不要他们浪费时间去背,知道它们的存在,遇到知道哪里查就行了,有时查多了,反而自然也记住了。比如以前铅字打印员,一个字盘上面的几千个字,打字员能熟练记住每一个字的位置,在旁人看来觉得非常神奇,但打字员觉得不屑一顾,打字员不觉得自己有惊人的记忆力,而是觉得在工作过程中,长期枯燥找字过程中,自然会记住了而已。

5、持之以恒,点滴积累

任何学习行为要想有结果,都需要持之以恒的点滴积累。但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为什么呢?一般人认为是毅力,是毅力逼着自己在坚持学习。我认为这首先要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是认知的问题,认知决定了毅力,要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为什么要学习,真正明白自己学习的动机、理由、目的,以及自己对这种动机的强烈渴望,才是你毅力和坚持的前提。

人的本能是趋向快乐的,痛苦苦逼的坚持和毅力是很难做到的。对大多数,如果没有正确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纠正态度和认知,会觉得学习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但要是掌握的正确的方式和正确了态度和认知之后,学习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其乐无穷。

“那条河谈认知”帮助清晰化、正确化、体系化人生基础认知。更多文章可关注后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