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代文明,其主线或核心元素究竟是什么?

该出手时就出腿


中华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她的精髓在于包容性,而她的主线则是汉字。

汉字,是世界上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的起源一直是个谜。最出名的应该是仓颉造字说,据《淮南子•本经训》记载:“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过去仓颉造字的时候,天空下起了谷子,鬼神在夜里发出哭声。且不论真假,仅凭这个传说的盛行,就可以看出汉字的出现在整个中华文化里占主要地位。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汉字的出现使得中华文明得以传承,文以载道,许多文化就是没有记载成文,口口相传造成缺失。像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等文化遗产都对后世产生了深厚影响。

汉字在中华文化的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地域广阔,各地区文化都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之间通过汉字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留了各自的特色。

综上所述,汉字的出现是中华文明里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汉字薪火相传发展至今,可以说是随着中华文明一起历经了磨难。


不茗嚼栗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华文明史源远流长,若从夏朝时代就开始有了。

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多个,而其中又以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为主,中华文明是多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学术界一般称之为“多源一体”的文明形成模式。

少数民族入侵虽然带来中华文明的间歇,但并没有导致中华民族主体语言,汉语言的根本改变或消失,以传统汉语言写成的古典文献延绵不绝,保存至今,由于传统语言及古典文献的保存,其所承载的传统价值观得以保存、延续。

中国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及适宜的气候、高产量的平原、先进的耕作方式,形成了众多的人口,虽历经五胡乱华、蒙古、女真三次血腥屠杀及秦末、汉末、唐末等人口严重减少的内乱,还是顽强地挺了过来。

中国文化还强调中庸、平和。在被好战的异族统治其间,由于以农耕为主要职业,人口损失远比以战士为职业、互相征战不休的蛮族损失少,少量剩下的蛮族被文化遥遥领先的富庶的汉族所同化。汉族坚持强力反弹、有限扩张的国策,没有大量消耗国力。

故而中国是古国中唯一延续至今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中华文明延续至今.所有侵入中国的外族,无一列外被中国文化同化了,中国文化吸引多少古今中外的历史学家相继研究,共同点是无一不被中华文明的内涵所折服、吸引。





细看古今


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三千年前无意中打败了蛮族入侵;第二个原因是社会治理模式长期处于先进状态,导致周边的所有入侵的民族都被中华文明所同化。

先给你上个图:

蛮族大迁徙,导致整个游牧民族大迁徙,迫使周边的农耕文明灭亡。

1、印度没了,两河流域的农耕文明没了,地中海周边基本都进入了黑暗时期。

2、印欧人在公元前十三世纪来到了中国的河套平原,迫使黄河中游的游牧民资向南迁徙,这就是所谓的戎狄,和鬼方,以及后来印欧人融入了北方游牧民族,最后形成了北方的胡人。

3、这期间,蛮族以及戎狄遇到了当时强大的殷商王朝,以及最牛逼的商王武丁,武丁和媳妇妇好使劲“武丁伐鬼方,三年克之”。武丁干了半个世纪,你想想,游牧民族也打了半个世纪。最后分散到周边的戎狄之中,形成了什么西落鬼戎、犬戎、獯育等。

公元前12世纪,又遇到了商末期的陕西宝鸡人“季历”和他儿子“姬昌”父子俩,这一打又是大半个世纪,七十多年。这批印欧人头都大了,估计已经生了四五代人了。

4、殷商时期,中华民族形成了独特的社会治理体系,到西周时,周公和太公将这些优秀的社会治理模式进行汇编,形成了优秀的中华文明的核心文化,这就是《尚书洪范》所描述的《洪范九畴》,这是儒家思想的源头,出自于殷商贵族之口。

5、后来的三千年里,无论是四分五裂的状态,还是外族入侵,都没有更好的社会治理模式,于是,周边七十多个民族被这种文化所感染而形成了如今的汉族。这就是大一统王朝为什么不会消失的原因。

6、未来,中华文明至今依然具有超强的社会治理的优越性,我们也一直在与时俱进的进行革新,一定会继续长存下去。


终南高扬


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以道文化为基础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起始于伏羲,文传于《周氏家训》即周文王对周武王的临终遗言,也就是道文化的核心。道文化自盘古开天劈地分阴阳一至于今300多万年一直是中华文明的根基。 7000多年前产生的伏羲文化根植于阴阳大道;5000多年前产生的轩辕文化根植于阴阳大道;3000多年前产生的周易文化根植于阴阳大道;2500多年前产生的道德经根植于阴阳大道。同期的诸子百家,工农商学兵其实都是道文化的分支。这是国内的情况。国外如2000多年前释迦牟尼成佛依然根植于阴阳大道;再如马克思在100年前提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依然根植于阴阳大道;就连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也以大道相称;中国、美国等国家名称都来源于道文化,可见道文化不仅是华夏文明的一根历史红线,更是人类世界文明的主题。过去如此,未来必然如此!为什么呢?因为道文化反映的是客观规律,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是否认识,是否主导,是否愿意,它都每时每刻每分每秒地伴随你、左右你、驱动你、奖惩你!这就叫"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音形世界


当原始人群尚处在蒙昧之中时,文化与文化创便以萌生。真正让人类能自立于生命之巅,成为万物之灵的是文化,是能够物化的精神创造。

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以中国文明为中心的东方文明一直处在持续的繁荣发展中,不论是分裂还是王朝更替,都不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取代,而是同一文化体的更新,各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冲击,要么被局限于边缘地带,要么入主中原后,又被中原固有的文化所征服,形成文化的交流,融合,从而推动了原有文化体系的更新,进步与繁荣。

从总体上看,其内容特色十分突出,集中体现在宗教,儒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四个方面。

从宗教方面看,中国兴起了本土的宗教体系——道教。也有许多外来宗教进入,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等。中国宗教的发展是多元化进程,不论是本土的道教,还是外来的宗教,都未取得真正的一尊地位。其间,虽然也有各宗教之争,但在中国文化的蕴泽下还是多元发展,共存共荣的。中土的宗教基本上是政治的附庸,没有那一宗教成为国教,更没有哪一种宗教直接进入政治领域,实现政教合一。

从儒学发展看,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学说一直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中一直处于主流地位。其间经历了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唐代道统,宋代理学几个阶段,但主导内容与地位一直未有变化,这就是积极的入世与进取。从孔子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而乐,”所体现的是同一追求。

从文学艺术看,由于中国社会是非宗教化社会,而且又是非贵族化的小农社会,充盈着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在经济与社会的繁荣中,人们的种种价值追求,喜怒哀乐可以得以相应的张扬,文学艺术的繁荣是历史的必然。从汉代乐府到唐诗宋词,从汉代大赋到宋元戏曲,从《史记》《汉书》到各种文体的繁盛,可以说是如锦如织,美不胜收。

从科学技术看,四大发明,数学,天文历法,农学都形成了系统现论,取得了重大进展。

总之,在人类文明发展中,中国传统文明更会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用自已特有的精神价值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谢谢。





金都一非书法


应该是由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我们文化的强大的包容性,中华文明能够延续至今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其文化上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和对本身文化传统的坚持与固守,就是文明的认同感。

还有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字,这一点也的非常重要!

一般认为文字的出现,标志着文明的起始,从甲骨文开始历经文字的发展演变,金文、钟鼎文、石鼓文、六国文字等,到秦统一中国统一文字,之前的可以称之为古文字时期。而后就是今文字的发展从隶书,又经过隶变产生草书和楷书、行书、唐宋元明清等一直到今天,文字一直贯穿整条历史的文化的主线。

另外,中国每个朝代的更替都有很好的写史书,为了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在很大程度上也保存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尽管历史上我们也历经外族的入侵,朝代的更迭,但是我们的文化始终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反而同化和包容了外来的文化,哪怕汉族曾经被蒙古人、满人征服过,但这些无一例外都渐渐的被汉民族同化了,成为了汉民族的一部分我们的文明依旧未曾被毁坏或者崩塌。中华民族的伟大之处是在吸收外来文明的同时也要坚持自己的文化传统,这也是我们国家现在提出的要坚持文化自信一样,作为我们中国人真的感到无比自豪!

世界上其他文明就不同了,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一起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都由于战争、外族的侵略、殖民、变迁等文化变了,文字变了,文明也就变了,断而失去了独立,中断了古代的文明!


知然书法


看到你的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提的非常非常好,最起码说明我们国家目前还是存在少数人在寻找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理论的核心价值观的精髓结晶的。那么我就分为三个层次来表达一下我对我们国家古老的文化思想理论的解读吧。

第一个层次就是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明呢?

文化是孕育文明诞生的一种本源性基础科学。而文明只是随着社会时代进步发展的一种适合当时时代的需要而已。因此上文明是会随着时间长推移慢慢会湮灭的,而文化是不会湮灭的。这就是规律法则而已。

第二个层次就是原来全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到最后只有中华民族文化没有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因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理论具有高维度智慧作为孕育各种适合本土文明诞生的土壤而已。而其他三个古国文化并不具备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理论的宇宙全息论的底蕴而已。

第三个层次就是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理论核心元素实际上就是宇宙全息论作为文化传承的根源而已。用数字来论述实际上就是《一》,用语言来论述表达实际上就是《太极》而已,而其他三个古国文化根本不具备这样的底蕴。所以其他古国文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湮灭了。


生命力提升


中华文明没有被中断的根本原因有几个:1、中国很早就形成了大一统的格局,覆盖中华大地,其中就包括始于秦成于汉的文化一统,它融入汉民族的基因。而中华文化在历史上一直处于先进地位,辐射周边民族与国家。所以不管朝代如何更替,哪怕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也要接受这个文化,才能顺利统治!2、作为文明载体的文字,一直没有中断过,被各民族使用,成为历朝历代的官方文字!3、每一种文明发展到最后都会有个标志性人物,受人崇拜尊崇,它不会受统治者的变迁而变化,比如西方文化的耶稣,中国的则是孔子,他成为中华文明传承千年的象征与载体!即使外来统治者侵入也会尊奉他!比如日本、英美等国!4、中华文明有兼容并蓄不断发展的特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在历史上中华文明受到几次巨大冲击,佛教、西方文化,但他最后都能兼容并蓄涅槃重生!总之,进入中华大地不接受中华文明,统治者是难以生存的,外来文明不接受改造适应中国,它会遇到强烈的基因排斥而不能久存!



坐网谈天


中华文明之所以没中断,首先感谢的应该是东亚地区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才是文化思想上的大一统理念。

东亚大陆版块足够大,超过欧州之和,而东有大海,西边从南到北,有青藏高原昆仑山脉,帕米尔高原天山阿尔泰山以及中间的沙漠戈壁大荒原,既远离中东亚欧非交汇处地区的历史粉碎机,又保证了历次西方形成大帝国后鞭长莫及,导致了中华文化圈长时期的独立发展,唯一的挑战就是北方游牧民族,而其从文化上只能算中原地区的次生文明,只有可能被同化和排挤,不可能取而代之,才有了"胡无百年运"一说,尤其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朝代动乱更迭,使得人心思安,让大一统思想愈加深入人心。中华文明也得以长久固化,直至航海时代到来前,主体文明经过千年以上的传承筑固,才受到了外部不同文化的冲击,但无法为外来文明从根源上彻底撼动。


HL齐鲁青


文字是记录语言和事情的工具,可以说人类有了文字,才真正进入了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国人的根,从甲骨文到现在通用的楷书可以说在记录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灿烂文化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世界有五大自源性文字,如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圣书字,古希腊的线形文字A和线形文字B,另外就是中国的文字。前面四种文字早已消失,即使个别文字没有消失也已弃用,只有中国的文字,汉字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楷书,中国从没有断过,当然中国的历史也没有断过,这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汉字。同时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已成了中国乃至世界极其重要的艺术,影响深远。所以,中华文明唯一没有断史的核心元素就是汉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