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战犯和李大钊先生同乡,在台湾病老期间医药费都靠朋友资助

张厉生是中国国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同乡,但他却选择一条与李大钊完全相反的道路。他西洋留学生,是蒋介石反共的党务专家,为蒋家王朝所重用三十余年,曾担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行政院秘书长,中央党部秘书长等职。由于他反共铁心,官居显赫,被我党列为国民党19号战犯。

张厉生,字少武,1901年6月17日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一贫困家庭,

和我党李大钊先生同乡。其父张绳武为了家庭生计,弃农去东北公主岭一带经商做小卖买。

此战犯和李大钊先生同乡,在台湾病老期间医药费都靠朋友资助

张厉生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八岁入私塾,15岁考入 乐亭县立高等小学,在校期间,因父亲病故,家境窘迫,面临缀学,张厉生成绩优秀,得其校长和好友资助才完成学业。

1917年张厉生考入天津南开中学,和周恩来先生是同学,但两人思想主张截然不同,走上了反共道路。张厉生受资产价级家吴稚晖影响,决定赴法留学(勤工俭学),未毕业就离津考入北京朝阳学院法学系进修欧州史和法语。

1920年张厉生赴法留学,先进入迪埃普学院学习。 1922年考入法国巴黎大学,专攻社会学、政治经济学课程。在校期间,张经人介绍加入了国民党。当时,正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张厉生仇视共产主义运动,他串连国民党右派等人,发文章搞讲演大肆宣传反共理论,破坏国共合作。

此战犯和李大钊先生同乡,在台湾病老期间医药费都靠朋友资助

1925年夏,张厉生回国,在上海中山学院任主任教授。认识了陈果夫,两人思想言谈颇有一致,相见恨晚。1926年,北伐军进至武汉,张厉生赴武汉任国民第十军政治部秘书。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另立国民政府,急需网络反共人材,张厉生由陈果夫推荐,和蒋介石是臭味相投,一拍即合,加入反革命阵营。

1929年3月,张厉生参加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大会上热衷蒋介石反共言论,被CC派陈果夫任命为组织部秘书,为蒋家王朝整理党务,在“剿共”方面献计献策,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进逼华北,张厉生是蒋的心腹干将,被委任国民党河北省政府委员,兼“委员长行营驻北平军事代表“。张厉生做为华北党务特派员,四处活动,游走与华北各军阀之间,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促成各大军阀签订“军人公约”一致服从蒋的领导。他还遵从蒋的命令,发表文章演讲诋毁抗日同盟,派兵镇压”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此战犯和李大钊先生同乡,在台湾病老期间医药费都靠朋友资助

张厉生在华北期间,为蒋殚精竭虑,使华北十二省、市党部一齐倒向蒋介石,他还与陈立夫、陈果夫建立与发展秘秘组织,开展特务活动,镇压抗日民主运动,残害抗日烈士。

1935年6月”何梅协定后”张厉生退出北平。在国民党“五全大会”上,被选为中执行委员,并与1936年2月任命组织部长。

抗日战争初期,我党在河北农村开展抗日斗争。张厉生反对破坏河北民革委员、国民参议员王葆贞提议河北赈灾事件,致使这一赈灾计划落空,王葆贞被捕入狱。

1940年9月,张厉生任国民党“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秘书长,与陈诚策化大批特务去湖北恩施县破坏抗日斗年,致使鄂西北阶级斗争尖锐化。

1942年,张厉生由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提名,被任命行政院秘书长,成为蒋介石的幕僚长。从此直接参与政务行政工作,他秉承蒋孔旨意,对工作认真严谨,有条有理,深受蒋的赏识,一路飙升,1944年任内政部长。

张厉生在任内政部长四年间,死心塌地为蒋家王朝卖命。他游走国民党各派之间,充当说客,使蒋介石在1948年2月5日召开所谓“行宪国大”会议上,如愿如偿当上总统,张厉生也升任行政院副院长。

1948年,张厉生受蒋命令飞往北平,全权负责华北地区“金圆卷“制度,致使人民群众几万两真金白银流入蒋家王朝私囊,华北工商业一度陷入瘫痪,民不聊生。

1949年,国民党败局以定,蒋介石在全国人民反战声中,宣布”引退“,张厉生也辞去行改院长之职,同年随蒋仓皇逃离大陆到台湾。

张厉生到台湾后,在陈诚手下谋事,先任“台湾地方自治研究会“主任委员,1950年再度出任“行政院副员长“,和陈诚默契配合,为蒋效力,。1957年,张厉生被蒋委任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秘书长,一干就是五年。

1959年,张厉生受命出任台湾“驻日本大使”,在日本期间,为蒋介石政府拉拢日本政界右翼分子,阻挠恢复中日帮交行动,鼓吹“反共复国”,亲台口号,阻止中日民间贸易交流,充当了极其不光彩角色。

1963年,中日贸易关系恢复,张厉生被蒋介石以“工作不力“召回台湾,永不重用。

张厉生一生死心塌地追随蒋介石,此时游闲在家,心情黯淡,昔日满面春风日子一去不返,身体壮况也大不如前。

张厉生一生自律甚严,好学慎行,清廉耿介,不置恒产。晚年生活更加清贫,甚至连医药费都担当不起,多靠亲朋好友资助。

1971年4月的一天,一生充当蒋介石反共急先锋张厉生在台北病逝,享年70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