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长期跟爷爷姑姑他们一起生活,被她们洗脑了,放假过来处处跟我对着干,说话特别难听,我该如何是好?

我是余小鱼


怪谁呢?谁叫你自己不带?人家帮你带了,带成什么样,你都只能接受,有本事就自己带,想带成什么样都可以


姚小姚216724343


你让我想起了我表姨,他有两个儿子,大的在小的出生后就被孩子奶奶带到城里了,表姨自己带着小的在农村务农。

大的就亲奶奶,不亲妈妈。

但是有一点不得不承认,奶奶确实比她会教孩子,一路上学,后面考进了人大。

毕业后,进入政府部门工作,本来是可以直接当官的,但他很有野心自愿从低层干起,现在在北京已经是不小的官了,每次回来,我们当地的县领导都会来拜访。

他不恨我表姨,但也不亲,人虽然在北京,但经常会买东西寄给奶奶。

每次奶奶都会打电话给我表姨,说我大孙子今天又给我买了什么什么,有没有给你买?

我表姨本来就因为大儿子不亲她后悔,又被婆婆这么刺激,直接疯了。

后面还是大儿子派人把她接到北京治疗,现在已经好很多了,但母子之间的关系依旧不亲。

说这么多就是告诉你,人生很多事情都是不能偷懒的。

有些事情你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一辈子都不会再有机会弥补。

我要是你,就把孩子接到自己身边,孩子对你有什么误会,你就尽量跟他解释,千万不要将矛头对准孩子爷爷奶奶和姑姑,因为在孩子心里,你远没有他们重要。

你越抨击他们,孩子对你的印象就越差


用户4155785772277211


我女儿现在也是我婆婆再带,我也很担心以后她不跟我亲,小孩子就是谁带谁亲的,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样过来的。到时候孩子差不多上幼儿园了就要自己带,孩子的童年父母真的不能缺席,因为他们长大了以后也跟你没什么话说,到时候就该做父母的伤心了。


chouxiangdelinger


有可能被洗脑啦,在孩子面前成天说妈妈不好的。因为真有这种人哦,我感觉我婆婆和老公就是这种人,所以以后我要是离婚,一定得要孩子抚养权,可不能等到他们把孩子教坏啦才后悔孩子怎么跟自己不亲,所以离婚,想要孩子亲,就带孩子走,既然离婚又不带走孩子,就别怪前婆家不客气教坏孩子


1985小胖妹


不要说孩子被洗脑了,他一直和爷爷奶奶姑姑生活在一起,朝夕相处,时刻相伴,他们之间的感情是你无法相比的。

你离得远远的,顶多电话问候,孩子呢,天天跟着他们,吃在一起,睡在一起,孩子的喜怒哀乐,全是他们在陪伴,在疏解,说实在的,人家尽了养育之责,你啥也没管。

我认识一个小男孩,他就是从小跟着奶奶,妈妈忙的压根顾不了他。后来大了,回到妈妈身边,可是跟妈妈仍然很疏离,后来,你问他,你最爱吃什么饭?他仍然说,奶奶做的饭最好吃。后来,奶奶去世,他就跟掉了魂一样,好久都没缓过来。

孩子的心最明白,谁对他好,谁就是敷衍了事,所以,孩子大了,懂事了,明白是非了,你不能说孩子被洗脑了。

如果你真心疼爱孩子,时时刻刻为孩子着想,孩子会明白的。所以,想把形式扭转过来,你还得下苦功夫好好待孩子才行。


Longsuixinyuan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中的一个剧情,季杨杨小的时候父母一直不在他身边,直到上高中的时候,才和父母生活在了一起。

季胜利和刘静为了庆祝全家团圆准备了很久,一直在等季杨杨回来,但是直到很晚季杨杨才回家。

季胜利很生气,质问儿子去了哪里,季杨杨说他去舅舅那里开车了,季胜利训斥道:“以后少跟你舅舅混,学不来一点好!”

季杨杨反驳道:“你骂我可以,别骂我舅,我是舅舅养大的,你还得感激他呢!”

季胜利听后愤然而去。

爷爷姑姑毕竟不是你的娘家人,你和他们之间多少存有一些嫌隙。打个比方,退一步讲,如果你的孩子是姥姥这一方帮忙带,你可能就不会这样想了。

你这样想只是你的偏颇,问题的根源不是被爷爷和姑姑洗脑了,而是你失去了对孩子的心理控制力,你应该为你的失职买单。

孩子在生命早期会对陪在他身边照顾他的人,产生很深的情感依恋,与此同时,这个照顾他的人就拥有了对孩子心理控制力。

提到情感依恋,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讲到关于末代皇帝溥仪的故事:

溥仪在他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写到他小时候的一些故事。因为是小皇子,周围的人都对他言听计从,所以养成了骄横霸道的恶习。他常常会变着花样戏弄太监,搞一些非常出格的恶作剧,来享受权位给他带来的快感,他会让太监吃地上的脏东西,甚至让太监吃石头子儿。

有人找来了德高望重的师傅劝说溥仪,但他置之不理。后来,又找来了他的乳母王焦氏,令人奇怪的是,王焦氏来了以后,无论说什么他都听。

溥仪讲,“宫中唯一能够制止我恶作剧的,就是我的乳母。”虽然他的乳母斗大的字不识,也不懂什么天文地理、治国方略,但溥仪就是听她的话。

这个故事说明,对于孩子来说,从小照顾他的人才能拥有对他的控制力。

所以,希望你能够看清真相、找到症结、对症下药,你现在要做的是放下对爷爷姑姑的成见,放下对孩子不满,因为抱怨是最无能的表现,也于事无益。

你应该努力用爱去修复你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给到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如果你依然执迷不悟,只会把孩子推离,和孩子的关系只会越来越差,永远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

您好!我是 ,育儿达人,多平台签约作者。每日与您分享我在育儿路上收获的感动与成长!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关注、转发、赞赏!您有什么育儿的心得与体会,也欢迎留言,和大家一起交流互动!

百合妈妈读心理


儿子现在的态度不能想当然的归结到爷爷姑姑身上!要想想自己哪里不对?为何孩子会长期与爷爷姑姑生活在一起?你在干什么?养孩子就要和孩子在一起,再大的事也打不过自己亲自养,没有任何理由!今天孩子对你的态度就是你应得的代价!世上绝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不服气!我五十多岁了,儿女都结婚有孩子了,再困难我的底线是孩子必须在母亲身边,克服一切困难,孩子三岁后再说其他。现在大的快五岁了,两家大人配合的帮忙带孩子,我们再辛苦也要维持孩子和父母在一起,这是最好的方式!你孩子现在的结果是你一开始就种下的,不要怨任何人,现在要做的是如何弥补和纠改!


浮山剑客


有没有想过,孩子是真心想和你对着干,而不是因为被爷爷姑姑他们洗脑了?

在这个问题上,题主本就带着成见看待爷爷姑姑,兴许过去是有一些矛盾,但问题在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爷爷姑姑长期跟孩子一起生活,即便他们没有下意识的教孩子,但孩子是天生的观察模仿高手,自然而然就学会了一些内容。

为什么说孩子是真心想和你对着干?

很直接的一个事就是“放假才过来”和题主相处,你都没有给他应有的关注和陪伴,他认为你抛弃了她,不要他了。

对着干和说话特别难听,只是一个表现方式,表现他心中对你的不满。孩子有多爱你,多渴望你的关注,他的行为就有多激烈。

可能题主又会有疑惑:他想我,爱我,直接和我说不就得了,抱抱我不是更好吗?
敢问,你教过他这些吗?他从与爷爷姑姑他们的相处中,习得如何与他人相处,习得如何引起他人关注,最后向外界投射。

至于怎么办,不妨敞开心扉的和孩子谈谈心,先同理孩子的情绪,你一句“你是不是想妈妈了?”,可能瞬间就让孩子平静下来,甚至想哭了。他会感受到,原来妈妈知道自己想什么,妈妈是真的关心自己的。

然后再解释你为什么要放他在爷爷那住,或许是生活所迫,或许是因为婚姻关系...孩子是能理解的。

最后,倾诉完之后,记得告诉孩子这不是他的责任,他的责任就是健康成长。教会他辨别他所面对的人事物哪些是对,哪些是错,对他有什么影响。


淅爸育儿记


那就应该把孩子接过来自己带,自己的孩子就自己带着,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肯定是他们有一些不好的事影响了孩子,孩子才会这样,孩子三观不正,自己挣了再多的钱又怎样,让孩子在自己身边自己少挣点,只有把孩子照顾好管好才是最大的财富,把孩子养好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孩子负责,若干年后孩子成了才,可能他一分钟动动手指的钱比自己现在辛辛苦苦一个月都挣的多,到那时候孩子也幸福了自己也会偷着乐吧!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宝妈的无可奈何


孩子跟着爷爷和姑姑他们生活,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和他们相似的习惯,如果说把这种事情定义为洗脑的话,个人认为是实为不妥。

首先,是自己把孩子放在爷爷和姑姑他们家生活,如果感觉不恰当,为什么不自己带孩子呢?哪怕苦点累点又有什么关系呢?可提问者你最终的选择是把孩子放到他爷爷和他姑姑那里,即使说真有错,那也在于自己,又有什么权利去责怪他人呢?


太过于敏感的神经

对于“洗脑”这两个字,一般对于家庭来讲是很难应用到的,家庭的教养,始终是从一而终的,自己会什么?教给后一辈的人自然也就是什么,如果这也是所谓的洗脑的话,那真可谓是贻笑大方。

懂孩子

任何一个孩子,他都有怕生的心理,哪怕作为他们的亲生父母,如果长时间没有见到,他们也一样会躲着你,会不愿意呆在你的身边,甚至于说会选择和你对着干,以求能够达到回到他最习惯呆的熟悉环境中。

如果把这种简单的怕生心理理解为“洗脑”,那我相信孩子有任何一丁点儿的改变,哪怕去课堂读书,去接受新的知识文化以及素养,对于提问者这种心态来讲都是一种所谓的洗脑。

太过于敏感的神经

人敏感一点并没有错,毕竟世无常态,任何事如果没有多留一个心眼,最终的结局都可能大变模样,但如果这种心态过于敏感,那就不是简单的留一个心眼了,而是一种赤裸裸的不信任,怀疑甚至于自身的心理疾病。




如何改变孩子的这一态度

根据我上述谈到的,孩子做出叛逆的一些举动,主要原因在于怕生心理,虽然在提问者的立场上,你是孩子最亲最亲的亲人,是生他的父母亲,但如果没有养,这一切其实都并没有什么作用。

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他并不懂的什么利害关系,他知道的唯有谁对他好?他便选择依赖在谁的身边?突然之间,因为放假的原因你把他接到了自己的身边,把他带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他没有认识的人,没有了解的事物,一切的一切都是陌生的,自然而然他不会习惯于这种环境,哪怕当前的环境比他之前生活的好上十倍百倍,哪怕作为父母亲的,比他的爷爷和姑姑更用心对他十倍百倍,陌生就是陌生,如果不建立在熟悉的立场上,永远,孩子都会是这种态度。

所以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把孩子彻底接到自己的身边,由自己扶养,好好的照顾他,渐渐地,随着孩子认可了你,这些叛逆的举动也就不会继续发生了,但如果仅仅只是暑假一段时间接过来一个月,两个月,之后由于孩子上学和自己工作忙,又把孩子放回到他爷爷和姑姑身边,这种亲近感自然又将化为虚无。

孩子是上天赋予的精灵,是父母的心头肉,但孩子他毕竟还只是孩子,很多事他都无法理解,对于孩子,如果无法做到真心实意的对待,无法做到长时间的陪伴,就请千万不要以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待孩子。

感谢关注[情感小沐柯],给你有温度、有启迪的情感疏导。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