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整體療法在鼻咽癌治療中的價值

1.目前放療作為主要治療手段治療鼻咽癌的現狀

臨床研究已經發現, 雖然鼻咽癌對放射較敏感, 50%~70%的患者可以獲得臨床治癒,但不同病理類型和臨床期別,放射敏感性仍然有所不同, 部分患者仍然會出現遠處轉移.

儘管現代放射治療技術對早期鼻咽癌患者單純放療療效顯著, 對局部晚期通過放療獲得的局控率亦有望進一步提高, 使通過化療提高局控而轉化為生存獲益的空間越來越小。然而, 由於遠處轉移仍然是影響後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 2/3 以上的遠處轉移是在局控良好的情況下發生, 這就需要我們更積極地尋找全身綜合治療的手段( 化療、靶向藥物治療和中醫藥整體治療) , 全面提高鼻咽癌的總生存率。

生命有兩方面的內容, 即生命活動維持時間( 壽命) 和生命活動水平的高低( 質量) 。以往人們對鼻咽癌治療方案評定,大多隻注重腫瘤大小、生存時間、生存率、死亡率等客觀指標,而對毒副反應多采用容忍態度。誠然, 用硬指標來衡量健康狀態是必要的, 但未能表達健康的全部內涵, 應包含反映生存質量指標如活動能力、睡眠、食慾、心理情緒、社會及家庭角色等,即軟指標。惡性腫瘤患者經積極治療後, 多延長几個月生存時間的觀念本身並不一定令人信服。

因此, 我們不能只測量患者的生存時間長短來評估治療效果, 而是更多地採用生存質量測定, 這樣才能更客觀、更全面地評估各種治療方案, 為臨床醫師在制定治療決策上提供可靠的臨床證據。

因大多數放射損傷均發生於放療數年後, 因此, 在評價鼻咽癌治療方案不僅要有近期治療結果, 而且要有長期隨訪資料。為了提高鼻咽癌局部控制率, 降低遠處轉移, 提高生存率, 目前運用最多的方法是採用加速分割照射及放療、化療綜合治療, 這些方法在一定的程度上加重正常組織的放射損傷。目前鼻咽癌第一線化療藥物為DDP 和5- Fu, 有文獻報道鼻咽癌放療聯合DDP 化療會引起嚴重的聽力功能障礙。DDP 可在內耳淋巴中維持較高的濃度,可損害毛細胞、耳蝸神經節細胞, 引起兩側不可逆的、對稱性、進行性感音神經性耳聾。DDP 還可引起腎毒性及外周神經病變等, 且呈劑量依賴性。5- Fu 可加重照射區黏膜的損傷。在目前的臨床實踐中, 鼻咽癌放、化療綜合治療尚未得出令人滿意的結果, 未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顯然, 濫用化療是不宜的。惡性腫瘤的療效評價可用如下公式: 理想療效= 滿意的生存質量+較長生存時間+ 最高的腫瘤緩解率。但患者的病情不同及要求不同它們所佔的權重又各不相同, 這就是治療方案個體化問題。對病期較早, 估計治療效果較好, 生存時間較長的患者或年老體衰, 耐受性差或兒童患者, 不宜選擇治療強度高, 毒副反應大的方案, 不宜或慎用化療。對病期較晚, 全身情況好的患者,最突出的問題是局部腫瘤控制和遠處轉移, 在治療決策上應選擇治療強度高的方案, 加強化療的力度, 以儘量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療結束後即進入漫長的康復期,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放射治療醫師的治療任務即可結束, 其實在鼻咽癌患者康復期, 臨床醫師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而且, 這方面工作做的好壞, 直接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癌症患者不但要經受放療、化療所帶來的肉體痛苦, 還可能遭受更難忍受的精神折磨, 生命的威脅, 工作能力、社會地位的喪失, 家人及朋友的疏遠, 我們應在精神、心理上關心他們。腫瘤患者不但在治療期間需要健康教育, 康復期仍需要健康教育, 據問卷調查表明83.0 %癌症患者渴求健康教育, 且對健康教育的要求是具體的、迫切的, 他們要求對營養、飲食、體育鍛煉、用藥、性生活、婚姻、生育等方面進行指導, 臨床實踐證明在放療中及放療後中醫中藥及氣功的作用較突出,中醫學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人體的五臟六腑通過經絡的聯繫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組織系統, 它主要通過調節機體的陰陽平衡來達到其治療目的, 它在腫瘤治療中有獨特的療效及不同的切入點, 可在某些方面彌補西醫之不足, 尤其是在提高腫瘤患者生存質量方面更顯其優勢。中醫中藥在鼻咽癌的治療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特別是目前西藥對鼻咽癌放射損傷的療效尚達不到理想的情況下, 中藥的應用成為治療放射損傷的一條新的途徑。中醫認為放射損傷的病因主要為熱毒過盛, 病機為熱毒結陰分, 脾腎造化不及, 氣血不足。所採用的治療方法多為健脾益腎,清熱養陰生津活血化瘀等法。清熱養陰藥可減輕鼻咽癌放療後出現的口乾、舌燥、咽喉疼痛等症狀。健脾扶正補益藥物大多數可激活T 淋巴細胞、巨噬細胞, 可以增強患者的體質, 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以達到抗癌防病的目的, 如黃芪、女貞子、豬苓多糖、香菇多糖等。放射治療後血管內皮細胞損傷, 導致血管狹窄和阻塞, 血流緩慢, 機體微循環障礙, 活血化瘀中藥可改善局部及全身血液循環, 減輕滲出及炎性反應, 對各種放射損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常用的藥物有丹參、三七、川芎、紅花等。

氣功是一種鬆弛訓練方法, 屬於行為治療範疇。氣功被認為是一種以調心、調息、調身為手段的自我心身鍛鍊的好方法。大量實踐表明氣功療法對腫瘤患者的康復治療可起積極的作用。氣功能激發人體的潛能, 保護和調動機體內在的抗病能力,有扶正固本的作用, 它通過意念調整氣機, 引導內氣循經絡通達全身, 起到疏經活絡、通暢氣血、化瘀散結等作用。氣功能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 樹立戰勝腫瘤的意念, 它使患者的戶外活動增加, 能納吸新鮮空氣, 同時經常行各種活動, 可減輕和延緩部分放射損傷, 能增強體質, 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氣功它把意念的自我調控與身體的體力鍛鍊相結合, 有靜有動, 優於一般體育運動。氣功訓練常常是集體式的, 患者之間能互相支持、鼓勵和幫助, 並能互相交流抗癌經驗和體會, 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