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沒有GPS,從一個地方長途跋涉去另外一個地方轟炸,靠什麼方式準確導航到達的?

JessenLi


這個問題其實涉及到航空工程領域的導航技術發展歷程了。這裡就來詳談一下沒有衛星定位系統之前的航空導航方式吧:

1、慣導+人工計算;

陀螺儀是二戰時期飛機慣性導航系統的核心部件,其主要用途其實是用來實時測量飛機的航向角度、XYZ座標系下各個軸向的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此外配置的無線電高度表或者氣壓高度表提供飛機的實時高度值,空速管提供飛機的相對空速。具備這樣的數據之後,飛機上的領航員就可以人工計算方式對飛機的航跡進行繪製了,這種計算方式其實就是一種積分運算,所參考的基礎就是起飛機場的座標位置。

通過這樣的人工航跡繪製,結合航圖就可以為飛機提供遠程導航了。但是積分運算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系統誤差,這一誤差隨著距離的增加或者飛行時間的增加而不斷的被放大,因此,需要額外的定位方法來間斷性的對航跡進行修正。二戰時期常用的修正方式就是下面要談的方法。

2、地面無線電導航臺;

在地面各個航線經過點設置一些無線電雷達導航站,這樣飛機飛過此地時,地面雷達站可以對其進行照射,從而給出飛機相對雷達站的座標位置。這一數據會通過無線電告知飛機上的領航員,從而幫助其在航圖上進行軌跡修正。不過這種方式也有侷限性,那就是必須在己方控制區才能夠提供這種比較高精度的修正,一旦深入敵方腹地就沒有辦法了。

3、地面參照物;

在敵方腹地區域,一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前派遣偵察機進行戰術偵察,提前打探好航線以及可以使用的地面參照物,這些參照物可以是山峰、河流、湖泊、島嶼,甚至是高層建築、古建築、橋樑等,這樣對於飛入此區域的轟炸機編隊而言就可以進行航線修正了。

不過這種方式也有一定的侷限性,敵方可以對地面可能被使用的參照物進行偽裝,從而干擾到轟炸機編隊的識別。

4、地面情報人員的信號指示。

除了地面參照物之外,地面上滲透進去的特工人員也可以在約定的時間和地點,用約定的方法為空中轟炸機編隊提供目標指示,這種方式的導航精度比較高,不過實施起來的風險非常高,容易被敵方的情報組織干擾。


因此,總的來說二戰時期的飛機導航其實是以慣導為基礎,其他方法為輔助修正的一種複合制導模式,在這種模式引導下,飛機可以以比較好的航行精度飛到目標區上空。



——問題就回答到這裡了——

對航空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來關注老鷹航空吧。

(圖片來自互聯網公開圖片,如侵則刪。)


老鷹航空


只知道《虎口脫險》裡是看地圖的


沙子


在地圖上設定預定的航線,使用羅盤保持方向,按照預定的速度飛行,會在預定的時間到達預定的地點,這期間要修正風的影響,中途會事先選定明顯的地標作為檢查點,修正誤差,在己方區域,還可以在地面設立導航臺,在己方雷達探測範圍內,可以提供地面引導。


荒原漫遊者


就算現在,也不能完全依靠GPS,GPS信號是很弱的,非常容易受到干擾,民用的很好用是因為有地面站而是沒人去特意干擾。

軍用的話,GPS永遠是“之一”而不是“唯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