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你的“玻璃心”

有這樣的一個寓言故事,不知道你們是否聽過?

兩個人在森林裡野營,突然出現了一頭熊,其中一個人立刻穿上了鞋子,準備逃跑。這時候,另一個人就對他說了,“你就算穿上了鞋子,也跑不過熊的。”穿鞋的人答到,“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可以了。”

從這個寓言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遇到危險,比較敏感、反應比較快的生物更有可能生存下來。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媒體越來越發達,我們能接收到的信息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快,噪聲也自然就越來越多,這對敏感者簡直就是一場災難。敏感者為了不錯過每一條信息,隨時隨地都要保持著“敏感狀態”。長時間的神經緊張,會讓人變得過度敏感,變得“玻璃心”,有時候別人隨口的一句話,都能讓他懷疑別人是不是在嘲笑他?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樣拯救自己的“玻璃心”呢?

1. 敏感是什麼?


如何拯救你的“玻璃心”

敏感是一種意識擴大的表現,它可以讓一個人捕獲到更多外界事物的信號,並且反應更快。

敏感是一種人格特質,它存在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遺傳所得,這種特質是我們千萬年進化所得。一個人即使再笨,他體內都有百萬年先人的生存智慧。敏感就是這種生存智慧之一。這就像我在外面玩耍的時候,我媽喊我回家吃飯,但是我說我再玩一會兒就回去。過了一會兒,我媽大喊我全名,我就會根據我媽的叫喊中多了一個“姓”,快速判斷出我必須得回去吃飯,要不然就完了。這就是敏感帶給我們的好處——捕獲細節差異。

2. 為什麼你那麼敏感?

我曾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一位媽媽一邊哭著一邊動手打孩子,原因竟然是因為孩子弄丟了5塊錢的地鐵票。從視頻中可以看出來,這位母親是真的非常在乎這5塊錢。對於我們大多數人而言,弄丟了5塊錢根本就是一件無足輕重的事情,畢竟平時出門吃個飯就要花上百塊錢。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的道理我們都懂。但是,我們幾乎不在乎的5塊錢,為什麼卻讓這位母親如此歇斯底里呢?原來是因為她欠缺足夠的應對資源。視頻後面說了,這位母親是從事家政服務工作的,工資才900塊,而且工作非常不穩定,丈夫又不在了,一個人靠著借債度日。這5塊錢對於應對資源缺乏的人來說,就相當於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就是應對資源對我們情緒和反應的影響。如果一個人缺乏足夠的應對資源,面對同一件事情時,他就會有比較重的思想包袱,就容易變得敏感。

心理學家拉扎勒斯和福克曼認為,人們對某件事情產生的應激反應需要經過兩次評估,分別是初評估和再評估。初評估是指判斷某件事是否和自身有關,當你覺得某件事情與自己無關時,你就不容易對這件事情產生應激反應。如果這件情事和你有關,你就會進行再評估,評估自身的資源是否能夠應對這件事情。當你有足夠的應對資源時,你也不太容易產生應激反應。一旦解決事情需要的資源超過我們所擁有的應對資源時,我們就會產生應激反應。


如何拯救你的“玻璃心”

打個比方,平時我們出門搭公交車,如果我們不是很急,實在上不了車的時候,我們通常會耐心的等待下一班車。但是,如果是你早上趕公交去上班,比較急,這時人太多了需要擠上車才行,而且下一趟車要到半個小時之後,這時你還會那麼“禮貌”和“謙讓”的等下一輛車嗎?估計你就算是要使出吃奶的力氣也要擠上去吧?

3. 敏感的利與弊

保持敏感狀態的好處就是,越是在危險的壞境中,敏感的特質越能夠幫助你生存。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保持“敏感狀態”會讓你時刻處於“高耗能模式”,就像系統過載了還要繼續工作,處理信息的能力就會下降,出錯率也會變高,你也會因此失去其他方面的發展機會。


如何拯救你的“玻璃心”

有一次,我在小區裡看到了兩隻小狗,看起來挺乾淨可愛的,可是卻在垃圾桶旁邊找東西吃。我知道是它們餓了,就從揹包裡拿出幾包鳳爪丟給它們吃。我本來想趁著它們吃東西的時候,過去撫摸一下它們。結果,其中一隻小狗看到我接近,搖頭晃腦的往後退了幾步,並且吼叫了幾聲,看樣子是捨不得事物又害怕我靠近。而另一條小狗卻很友善,繼續吃它的鳳爪,並享受著我的撫摸,對我這個生人並不以為意。吃完了還對著我嗅了一會兒,像是還想要我給吃的。

可以想象得到,第一條敏感的小狗肯定是被人給欺負過,才會對人產生恐懼感。這種敏感的想法讓生物具有適應性,避免了下一次遇到同樣的傷害。但如果我確實是個壞人或者有惡意,那另一條對人有信賴感的小狗就遭殃了,而敏感的小狗只是少吃了一點食物,避免了危險。

4.敏感者應該如何自救?

有時候,敏感的確給我們帶來了一些不方便,但我並不覺得敏感是負面的。相反,我覺得這種特質能夠幫助我們發現別人看不到的精彩,讓人更有創造力和想象力。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協調好這些不方便呢?

1). 變聰明

敏感這種特質是我們先天所得,是一種“出廠設置”,我們很難去改變這種屬性。如果你非常敏感,你可以通過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讓自己變聰明,能夠識別出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噪聲,這樣你就可以控制住很多不必要的應激和報警了。至少不會再因為別人的一句玩笑話而鬱鬱寡歡了。

2). 學會維護“雷達”

“雷達”運行是一個耗損的過程。因為本能屬性,你不可能控制自己不敏感的不去識別各種信號。但是,如果你沒有及時的維護保養,“雷達”也是會老化的,錯誤率就會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我們及時的通過冥想等方式來放空自己和停止信號輸入,讓我們的應激系統得到適當緩衝,壓力因子也得到清理。當我們重新啟動的時候,“系統緩存”被清理乾淨了,大腦系統的運行也不卡頓了,也就可以避免錯誤的應激了,進而提高了正確率。

凡事都有利有弊,我們不應該去排斥自己的敏感,反而要保持適當的“敏感狀態”,並學會處理敏感帶來一些不方便,你的生活才更有意義,更有創造力。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