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什么也别说什么也别信,这是处世的智慧

叔本华:什么也别说什么也别信,这是处世的智慧

叔本华:什么也别说什么也别信,这是处世的智慧


叔本华是德国伟大作家、思想家、哲学家,叔本华哲学继承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先哲”的有益成分,对康德哲学进行了有益改造,独创了自己的哲学体系,成为现代悲观主义哲学、唯意志论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人物,对维特根斯坦、萨特、尼采等人的哲学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叔本华是现代哲学不可绕过的一个重要哲学家,其在现代哲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尼采非常崇拜叔本华,在其年轻的时候读到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之后越发不可收拾,尼采那个时候已经深切地认识到,叔本华注定必定成为对其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尼采30岁时创作的《我的哲学老师叔本华》一书,该书成为尼采哲学思想的主要著作之一,由此可见叔本华哲学对尼采的影响之深远。


叔本华:什么也别说什么也别信,这是处世的智慧


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不一定必须是课堂上老师讲授、学生听讲之间的关系,也不一定是同时代的人才能成为师生。只要某个人的著作成为你思想的源泉,那么那个人就是你的老师。比如,如果有人对《红楼梦》入迷,从《红楼梦》之中悟出了人生道理、学到了文学创作技巧,并且影响了他的一生,那么,曹雪芹就是这个人的老师。

无疑,康德是叔本华的老师,叔本华是尼采的老师;无疑,尼采这位哲学大家是我这个哲学小家的老师,叔本华则是我的师爷。


叔本华:什么也别说什么也别信,这是处世的智慧

尼采


所有哲学,我说的是那些真正的哲学而非虚伪的哲学,最终都要解决时空问题,即时间、空间的本质特性的问题,但所有哲学都会将人世间的幸福、人生的智慧作为其研究的目标。

叔本华哲学之所以风靡全球、风行世界、走遍人间,其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提出了独特的“幸福哲学”系统,发挥了哲学促进人生幸福的作用,这其实就是所有哲学都试图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叔本华:什么也别说什么也别信,这是处世的智慧


叔本华说:“既不屈从于爱,也不屈从于恨,这是半个处世的智慧。另外半个处世的智慧是,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信。两者加起来就是完整的。”叔本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屈从于爱恨,什么也别说、保持沉默,不要相信别人的话,这就是处世的全部智慧了。叔本华认为,只要我们认真地遵循这两条原则,就能够保持清醒,如果你正在被许多爱恨情仇之内的烦恼所困扰,那么如果按照这两条原则行事,就会让你幡然醒悟,不被错误的想法和行为所蒙蔽。


叔本华:什么也别说什么也别信,这是处世的智慧


关于不屈从于爱恨,不是说我们不能有爱,也不是说我们不能有恨,而是爱要爱得其所、恨要恨得彻底,不要存在过多的私心杂念,也不要爱得过多、恨得过多,否则必定影响我们对幸福的感触。苏东坡说:“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个人过于多情了,心中存在过多的爱和恨,也就老得快,对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如果不是什么太重要的事情和人物,我们对他们要保持平和心态,尽可能地不要过于爱恋他们,也不要过于憎恨他们,无论是爱恋也好、憎恨也罢,超过了必要的限度,也就会伤及自身。所以,过分地亲密、过分的友好同过分的仇恨一样,都是愚蠢的、不明智的。


叔本华:什么也别说什么也别信,这是处世的智慧


遵从上述叔本华所说的两则原则说话,你就应该平和地说话,而不是带有强烈的爱或者恨的感情色彩。比如,我们不应该愤怒地向被人说话,你本来是想通过愤怒的表情和语气表明你对事情的看法,表明你的不平的态度,而这确实是完全多余的,表示忿恨的话要平和地说,对方才会听得进你的建议。叔本华认为,一个人以强烈的感情色彩讲话,是“危险的、愚蠢的、可笑的和粗俗的”。

你的爱、你的恨,在任何情况下不要表现得太突出,爱表现得过分了,别人就不会珍惜你的爱;恨表现得过分了,别人就会对你更加恨之入骨。


叔本华:什么也别说什么也别信,这是处世的智慧


什么都别说,这才是正确的。别人说的什么也不要相信,因为语言其实就是一种伪装的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