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将怎样打破美国航空母舰的封锁?

环球播报


如果美国的航母要在波斯湾外围对伊朗实施封锁,伊朗舰船还真不好办。毕竟航母出动都是一个航母战斗群,而波斯湾的出口霍尔木兹海峡仅有38公里宽,美国要是在阿曼湾地区进行封锁,伊朗就很难突破美国的封锁线。

(美国以前双航母通过霍尔木兹海峡情景)

当然,美国即使封锁阿曼湾,但是也不可能阻止商船出入,如果那样的话将会切断波斯湾与外界的联系,会引发能源危机,甚至战争。美国如果要封锁伊朗,也只是封锁伊朗的海军舰船而已。

美伊现在关系虽然紧张,但是也没到非打不可的地步,毕竟两国都没有发动战争的意愿和条件。所以,美国的航母前往波斯湾地区只是为了炫耀武力,并不会对伊朗采取封锁活动。

毕竟波斯湾地区是伊朗的地盘,如果美国把伊朗逼入死角,伊朗还真有可能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两伊战争期间伊朗就这么干过,只要伊朗通过布设水雷就可以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海面,同时还可以部署岸基短程导弹进行封锁。如果美伊真的发生战争,美国的航母也只能在阿曼湾外围活动,还真没有胆量进入波斯湾里面,一旦进去将成为伊朗的靶子。

(红圈中岛屿均被伊朗控制)

所以,航母不是用来封锁的,而是用于远洋作战,起战略威慑作用的。美国现在部署两个航母战斗群在中东地区,目的就是加大对伊朗的军事威胁,伊朗没有必要去招惹美国的航母。


铭苏先生


说实话,我认为在美国绝对的实力面前,伊朗无法突破美军大型航母编队的封锁。

但是如果伊朗铁了心,不惜任何代价的要突破封锁,办法还是有的。

我们来看伊朗的人口总数,在2019年已经达到了八千多万,伊朗的国内各武装部队,总人数加起来也达到了六十多万。这么多的人口完全可以发动一场人海战术。

当然,美军总人数加起来要比伊军多一倍,但是美国军事力量比较分散,它不敢全都调过来打伊朗。

美国不是封锁伊朗向外出口石油么,伊朗可以调集全国的各种小型快艇,一只快艇运一桶石油,一万艘快艇就是一万桶。就算你美军各舰艇战斗力再强,来个1000发导弹齐射击毁我1000艘快艇,那我伊朗这边还有9000艘可以突破封锁。

当然,如果美军敢动武,伊朗也不会只被动挨打吧?全面开战后人海战术依然好使,军用快艇上可是能装备小型鱼雷和导弹的。试想一万艘快艇,至少一次齐射发动一万枚鱼雷攻击美国航母,就算你美军航母编队再牛,你又能承受几次万枚鱼雷的群攻,更别说还有小导弹了。

人海战术不用多次使用,就这一次痛打美军就行,等炸沉美军几艘舰艇后,估计美军就会开始撤退了,然后估计很多年之后,美军再不敢来犯伊朗了。

这种人海战术我军历史上是多次使用的,虽然可能伤亡惨重,但是最后的胜利属于我们。

比如,朝鲜战场上,我军用人海战术,最终打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谈判桌上签字。就算现在告诉美军让他再来打一次朝鲜,估计美军连想都不敢想了。

再看看水上作战,我国的人海战术效果如何。

那年国共两党和谈失败。毛主席一声号令:“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然后再看长江上无数的小船飘洋而过,即便是国民党武器精良,那又怎么样,太多了根本打不过来了,最后我军以极小的伤亡解放了长江以南。

所以,我认为只要伊朗军队有恒心有毅力,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突破美军的封锁并不难,如果美军敢先动手,那就打到美军胆寒为止。








百战军武


破封锁简单,打航母也简单,真敢打不?就难了

当前美国航母尼米兹级林肯号就在阿曼湾附近游荡,暂时虽然马上可以进入波斯湾,但美国仍然没有放开胆子,让美国林肯号航母“单枪匹马”的进入到波斯湾,毕竟霍尔木兹海峡只有38公里宽度,别说伊朗海军这么强大的国防工业实力国家,就是美国航母面对着也门胡塞海军也需要合计三分:毕竟海峡宽度就这么宽,美国10万级别的航母通过不可能不被发现。

特别是伊朗拥有强大、数量众多,并且全部国产化的海岸雷达、侦察系统,大批侦察机可以实时对波斯湾进行侦察和监控,绝不会让美国10万级别航母毫无损伤的通过。而之前美国航母几次通过波斯湾都被伊朗无人机、侦察机、海军舰艇全程跟踪。只要可以做到全程跟踪,锁定航母并不难,毕竟伊朗占据的先天位置太好了,正好“掐在”了波斯湾出口,并且这个出口还是最狭窄的地方,这个狭窄地方美国航母至少要驶进150公里以上,才能进算是波斯湾比较宽大的地方,但是宽度也没有超过300公里。而按照美国航母30节(每小时45公里左右),150公里最快也得3个小时,这足够伊朗各种反航母武器轮番打一遍了。

伊朗智能水雷、蛙人部队、远程火箭炮、波斯湾反舰弹道导弹、C-801反舰导弹、战机打航母,反航母手段伊朗现在应有尽有!可以说美国航母进入波斯湾,就是“瓮中捉鳖”,一点反手余地都没有,现在的问题就是伊朗海军有没有敢打美国航母决心,如果伊朗海军有,那么打沉美国航母绝对不成问题!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的一些简单看法,供抛砖引玉,欢迎更多讨论和交流互动。如有转载,烦请表明出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