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半的女宝宝老是很调皮,说什么都不听,老是跟你唱反调怎么办?

李家小念


孩子嘛,都是在自我成长的。两岁半的女宝宝,他有了自己模糊的意识。就是说他觉得自己可以做主了,自己的想法开始冒头,愿意自己去尝试。什么东西都感到新奇,都想去碰一碰,摸一摸拿一拿。

我们大人呢,就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觉得这不安全,那不安全。这不能动,那不能动。无形中这种保护成为了一种限制。孩子就觉得受不了,你越不让他去拿,他就越去拿;要不让他去动,他就非要去动,就像我们大人一样会发脾气。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想这样去做一个事情,别人在你耳朵边叨叨叨叨叨叨这不行,那不行。你是怎样的?

我们的爱不能成为限制孩子的理由。我们可以试着放手,在保证他安全的情形下,让他自由的去探索,去成长。遇到了事情也不要急躁。静下心来和他平视,先理解他同他站同一战线,然后再来分析给他听。可不要小看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哟!

其实在爱的大环境下,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孩子是白纸,没有好坏之分。重点是在于如何我们去做。





唐家族的幸福日常


不是两岁半

直到她长大,你一直都会有这个烦恼

我经常用的办法就是换一个思路

比如

今天早上我喊妞刷牙

她说“不要,我还想玩,我要玩玩具!”

如果我一直说你应该刷牙什么的肯定没啥用

我说“妈妈有个小秘密,如果你来刷完牙,妈妈就告诉你哦”

她说“什么?我来啦”

就一句话,不用吼,也避免闹得“鸡飞狗跳”就解决了

其实我的秘密是什么呢?

就是我前两天给她买的新拼图马上就要到了,她非常开心

很多时候她在做完事情之后马上就忘了你要跟她说什么了

开心的去玩别的去了

所以遇到孩子不听话,不按你的想法来

别着急

想想办法,换个思路,孩子是很容易被转移注意力的


鱼鱼愚


家有两岁一个月女宝,一样越不让做什么越做什么。孩子现在处于自我意识萌芽阶段,分享几个小方法:

1.转移注意力,比如她要看动画片,但是已经看过一集了,我问她要不要喝酸奶,她马上拉着我去喝酸奶,喝完酸奶就忘记动画片这回事。

2.让孩子选择,比如换完尿不湿不穿裤子,拿出两条裤子,问她是穿蓝裤子还是穿黑裤子,她会自己选择。

3.想象或者回忆法,还是看动画片问题,她要求看动画片,我会给她讲上一次我们看过的那一集。最近不能出去玩,她要出去,就给她讲假如出去去哪里玩,做什么,发挥想象。一般讲完她的欲望就没那么强烈了。

4.榜样激励法,例如不爱吃菜,讲绘本里小朋友吃菜,告诉她我们要像绘本中的小朋友一样,吃菜长高高。

5.换个说法,比如不洗手,就告诉她来玩水了,不打肥皂,告诉她打泡泡了,她就比较能接受。

其实最主要的是许多事情孩子愿意做,在安全的前提下,家长不要干涉,我家自己穿裤子,自己穿鞋,自己吃饭,她学习了很久,直到现在都是比较慢,所以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来让她学习,不要因为嫌麻烦都一一代劳。

祝宝贝健康成长😃


蓁宝妈妈


我是二个宝的妈妈,孩子二岁多的时候处于对事物似懂非懂的状态,会不断模仿大人动作,说话语气等,模仿过后就开始反着来说了,我到认为能有思想给大人唱反调不是坏事,说明孩子有思想,她也许觉得唱反调更好玩,这是孩子世界里新的尝试,好好珍惜孩子调皮的时光,真的很美好。

我家老大现在马上高中了,学业压力以及作业学习的重任在身,很少有时间再给我逗嘴了,只有吃饭的时候来几句俏皮逗嘴的话,虽说逗嘴有时候觉得无言以对,但特别喜欢陪伴孩子们的一起逗嘴的幸福时光,有时候看孩子儿时照片和视频,内心还是很幸福的。

时光飞逝,孩几年就长大了,二岁多就能给你唱反调,说明孩子还是很聪明的,好好说教引导就行,不用焦虑。



jane259


你好宝妈,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宝宝随着年龄增长,会有一些行为变化。我家娃今天刚好2岁8个月,也经历过这个时期,调皮得很,你越是不让她干嘛,她就越是跟你对着干。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是咆哮的,气得我胸闷,一点小事都能激起我的愤怒。后来我本着我的命比较重要,我得大度点,不慌。想想孩子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她肯定是觉得这样好玩她才这样做,那我就让她觉得不好玩,玩不下去。所以我采取的方法就是轻视她的这种行为,无论她怎么气我,我都一笑而过,然后走开。

孩子容易受到妈妈的情绪影响。孩子会认为自己把妈妈惹恼是获得妈妈关注的一种途径,而且百试百灵。比如你一直在忙你自己的事,不怎么跟她玩,那她就会做些惹恼的你的事情,你生气了,那么她就达到她想要的结果了,就是妈妈理我了。所以我建议妈妈平时再忙,也要固定每天抽时间陪宝宝玩一下。

其实每个孩子都会经历顽皮的阶段,关键看我们家长怎么去引导,怎么去看待。宝宝每天都在长大,需求会跟以前不一样,我们要随着宝宝的变化而变化。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你。

我是赛赛麻麻,欢迎你关注我,与我一起分享养娃的经验。


赛赛妈妈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两岁半的宝贝这些表现很正常!我家姑娘也才三岁,也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乖起来也特别乖,闹起来简直不忍直视,你分分钟想把她打死!哈哈[呲牙]有时候真的是,她一声妈妈,你瞬间哭笑不得!我也上网查阅过很多资料,也问过同学朋友,每个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样,而且家庭教育和环境也不同。俗话说,三岁四岁闹人才会!就是说两三岁,三四岁的孩子,才开始会闹人,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这个时间段,他们刚刚开始说话,走路,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小思想,不懂是非,不明事理!所以,他们不可能完全按照大人的话去做!就要大人告诉他什么是对错。好好的去引导!我家姑娘我采取的方法是,无理取闹,我完全不理,让她哭,哭够了,你再去和她沟通,她不一定听得懂,但是一定要讲,一次两次之后,她就知道你在说什么了,就知道这个事你不让她去做!但是有的时候这个方法也是不管用的,记得两岁左右吧,有一次她无理取闹,我就不理她,谁知她不达目的不罢休,一直哭,把自己哭吐!后来她再也不那样哭了!她自己也知道哭吐是难受的!哎,反正每个孩子脾气性格都不一样,不是每个方法适合每个孩子!对付孩子,还需因材施教!


断翅燕不忧伤


2岁是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有了自我意识,是正常现象,家长的引导很关键!

叛逆的原因:1.身体不适 2.精力充沛 3.渴望关注 4.对家长的指令不理解

应对方法:

1.检查孩子是否有身体不适

2.让孩子充分发泄,增加运动量,多一些亲子 游戏

3.多关注孩子,多沟通,适时的表扬,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4.提前给孩子讲清楚规则和要求,必要时要做示范(言传身教),教给孩子表达自己需求的方式和语言(因为2岁多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好,所以他们经常用肢体语言表达)

5.冷处理,离开现场(比如在商场哭闹着要玩具,家里已经有一模一样的了)

6.奖罚分明,明确主次

举个例子:孩子因为看动画片而错过了吃饭的时间,那他就要承担饿肚子的后果(在保证健康和安全的前提下)。建议饭前一个小时之内不要给孩子吃任何东西。





夏天69478


这样的情况应该是幼儿期的叛逆期到了,它主要有以下几点表现,你先看看是不是符合。

1破坏性强

叛逆期的孩子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喜欢摔东西、拆玩具、乱写乱画、撕书、故意把玩具丢的满地都是。

2/6

倔强固执,情绪反应激烈坚持要特定的某一件东西,即使是外表相同的也不要;坚持要穿某件衣服某双鞋,即使不符合季节;想要做的事坚决要做到,否则就大哭大闹;在公共场合坐地耍赖、打人。

3/6

和父母唱反调,不理睬,父母要求的事偏不做,越是禁止做的事情越要做;不理睬父母,宁愿自己玩,不要父母一起玩。

4/6挑战规则和,攻底线,刻意在失败前树立一个好的规则;无休止的需求的新的要求;和父母说话,以满足要求之前,他们愿意做的事情。

5/6和其他孩子起冲突,易动手,和别的小朋友玩耍时,争抢同一件玩具,争抢先后顺序,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玩具,但又爱抢别人玩具,严重时甚至打人。这个时期的宝宝还不太理解大人说的话,所以太多的说教是不管用的。你可以转移一下他的注意力,让他从这件事上暂时离开。或者不会造成伤害的时候就依着他,切记不能和孩子硬着来,不能骂更不能打。一定要用智慧,我相信20几年的智慧学识一定可以搞定一个2岁萌娃的!



angel121


每个孩子成长的一生中,都会经历三次叛逆期,这三个叛逆期都要给孩子充分的尊重和关怀。

2~3岁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期,一般孩子在两岁之前都比较听话,你说什么他便做什么,而在两岁之后,总喜欢说不,凡事就拧着来,稍不顺心就哭闹。

很多父母面对2~3岁小孩的叛逆都不知道该怎么办,骂他他又听不懂,打他又怕打坏了。其实这表示孩子有个阶段性的成长了,他有自己的意识,孩子懵懂的探寻自己可以掌控的范围。这是他第一次意识主动的,好奇的感知这个世界,明确自己的能力范围。家长此时此刻就让他自己去探索,不要一昧的按着自己想法来要求他,否则他会感到非常迷茫和焦虑。

7~9岁是孩子人生的第二个叛逆期。他们可能会经常出现赖床、挑食、看电视毫无节制、不爱收拾、总喜欢和父母对着来。这是因为他们进入学校后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有了更强烈的独立思想,总想挣脱父母的掌控,想要一片自由自在同龄人的广场。当孩子有这种行为时,父母尽量不要过度限制他的自由,在可控制范围内既可以给他自由,同时还可以和他一起探讨未来,看他有什么梦想,并通过梦想来点燃他对学习的热情。除此之外,和他有关的一些事情,家长也不要全包揽决定,充分尊重孩子。此时处理不好,直接为下一个叛逆期留下隐患,甚至无解的伏笔。童年产生的问题,青春期全部加倍奉还。好多问题少年就此产生,家长而不自知。

12~16岁是孩子从第三个叛逆期,也就是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叛逆心理是比较明显的,同时也是家长比较头疼的。他们的身心就像被一股巨大力量占据控制着,无论是想法还是行为都产生了较大变化,丛思维意识上认为自己已经可以独立,强烈的需要价值感和归属感。若是父母强行管教的话,不注意方式方法的话。不仅不会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直接和家长站到对立面。甚至产生心理疾病或者问题少年!小欢喜里面的学霸就是一个例子,始终感受不到归属和价值,心理产生问题……





孩子听话1


二岁的宝宝已经长大了,这个时候的宝宝有自己的明显特征,已经出现了逆反心理,已经学会了很多东西,也正在积极学习自己见到的一切事物。妈妈们应该积极教育二岁的宝宝,避免宝宝学坏。那么二岁宝宝如何教育呢?

一、2岁宝宝特征分析

宝宝在2岁左右的这个年龄阶段,其生理以及心理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常常会使人觉得2岁的宝宝不好教养。那么,2岁的宝宝有哪些特征呢?

1、逆反心理出现,凡事都要自己来做

当宝宝长到2岁时,由于各种能力的不断增长,他会走、会跑、会说话,所以常常觉得:“我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完成所有的事。”以至于凡事都要自己来做,但是往往做得不是很好,弄得父母也跟着紧张。

举个例子,宝宝在出门以前可能会要求自己穿衣服或鞋子,但是却又因为不熟练而浪费了很多时间,穿了很长时间还是穿不好,这时父母肯定会很着急,还要伸手帮助,但是宝宝却又固执地要自己来完成这件事情,时间一久,父母可能会失去耐心而唠叨两句,孩子也因为委屈而大哭,接着一场亲子闹剧再度上演……

当上述情节一再上演时,照顾者自然就会觉得2岁的宝宝真是太难对付了,不闹时乖的像可爱的小天使;但是一旦发起脾气来简直像个“小恶魔”,实在让人不敢领教。

2、依赖心理&分离焦虑

父母才刚离开一会儿,宝宝早已鼻涕眼泪的涂了一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非得做到寸步不离吗?父母可能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受:孩子在反抗之余,却又对你产生的严重的依赖,一旦离开你,他马上就会哭闹。

2岁正是宝宝产生“依赖”之时,因此这时宝宝会对最亲近的人(父母或主要照顾者)产生“分离焦虑”,他就像一块橡皮糖似的粘着父母或照顾者,一刻也不想分开,否则会哭闹不休,如此“依赖”让家长很伤脑筋,就连出门也成了一大难题。在这时,父母常常会考虑是否应该将宝宝送入托儿所。还有些宝宝此时语言能力较弱,仅仅会以哭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即使家长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仍然哭闹不止,所以常常会给父母留下“和2岁的宝宝难以沟通”的印象。

3、与别人难以相处

2岁的宝宝即使上了托儿所,通常也是老师心中难缠的角色。通过观察我们发现2岁的宝宝比较容易出现抢同学玩具的情形,偶尔还会出现咬人、推人的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与宝宝心理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宝宝刚从舒适的家里进入另一个陌生的环境,难免会有些不适应,在家里他是惟一的宝贝,他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看到别人有的东西自己也想拥有,这是2岁宝宝的一个特性,也常常让父母和老师们感到很棘手。

二、如何对二岁宝宝进行教育

2岁左右的宝宝心理和行为都在发生变化。随着智力和语言的发展,宝宝开始有了一些属于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没有自己处理事情的实践经验和能力,因此常常会有一些不容易让别人理解的行为出现,从而造成父母的困扰,增加了亲子之间的冲突。

了解宝宝的这些变化,并且对宝宝的行为加以理解,这是父母和宝宝相处的基础。下面提供2种方法,让你能够更好地和宝宝相处。

方法一:故事教育

“和小孩子讲道理,他能听得懂吗?”许多父母也许会质疑,但是千万别小看孩子的能力!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与他对话,效果通常不错。你不妨也试一试,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尝试和孩子正向沟通,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方法二:一致性的教育模式

如果孩子已经入托了,父母多与学校的老师沟通也是很必要的。父母可以将孩子在家里的情况记录下来,然后将记录带到学校和老师一起讨论,建立起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尽量一致的教育模式,这样才不会使得孩子无所适从,同时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也比较容易把握,易于引导。

家里有二岁宝宝的家庭可以参照一下本文二岁宝宝的特点,看看你的孩子到底出现了哪些特征,同时积极按照本文所讲的这些教育方法对二岁宝宝进行必要的早教教育,只要是教育得好的话二岁宝宝可以变得很出色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