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疫情防控不鬆懈 抓復工復產不停歇——河西“兩戰”並重努力實現“雙勝雙贏”綜述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河西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貫徹落實中央部署和市委要求,立足於防大疫、打大仗、打硬仗,進一步強化戰時狀態、戰時機制、戰時思維、戰時方法,緊張有序、穩步開展各項工作,並在確保疫情防控不鬆懈的基礎上,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不停歇,堅定不移地抓好抓牢疫情監測、小區封閉管理等重點防控工作,同時,分類分批分期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奮力打好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戰,努力做到“兩戰”並重、確保實現“雙勝雙贏”。

  強化疫情監測處置 穩步推進衛健事業

  加強疫情監測和處置是當前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對疫情防控工作的紮實開展具有重要意義。河西區自1月23日成立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以來,不斷強化完善疫情監測處置工作,第一時間啟動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全面啟動排查宣傳消殺等任務,摸排重點地區來津人員情況……排查在冊湖北來河西區人員10024人,已完結7075人,正在隔離健康觀察2663人。2月29日,中建三局援建武漢火神山醫院的19名隊員和2名工作人員全部解除醫學觀察。與此同時,河西區積極推進衛生健康委各項重點工作,通過主動預約、限制人流量、設置健康檢測環節、加強設備設施清潔消毒等措施,恢復計劃免疫接種、孕婦產檢、兒童保健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通過“智能語音外呼”,協助開展對重點人群進行健康隨訪、疾病篩查和健康宣教等工作;藉助“互聯網+醫療健康”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及正常診療工作,266名符合條件的家庭醫生利用業餘時間為居民提供遠程診療和諮詢服務;對於慢性病、老年病或其他穩定期需要長期用藥的疾病,在保證醫療安全的基礎上,為門診患者開具最長12周長期處方;對轄區當前開診的33家社會辦醫療機構重點開展現場督查指導,主動向公眾發佈就診信息和就診指南,指導發熱患者直接到轄區指定醫院發熱門診就診,確保“零感染、零漏診”的目標。

  堅守疫情防控 “第一道防線”

  社區是社會的細胞和單元,是做好整體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堡壘。嚴格社區往來車輛人員核查登記、在社區出入口設置監測點實施監測等舉措,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撐。1月31日,河西區完成全區居民31.8萬餘戶排查後,於2月1日起全面落實返津來津人員網格化動態排查,隨後啟動社區封閉式管理,明確社區居委會10項任務、點位執勤人員8項職責,持續強化社區疫情防控力度。隨後,全區756個自然小區實施全封閉式入口管理,1387個出入口保持封閉狀態,803個檢查點位有序運行。區防控工作指揮部調度“區—街道部門—社區—網格員—樓門棟長”五級聯動,嚴格落實“五個一”舉措,精細、精準、精確抓好排查防控,統籌調度、分析研判、跟進指導,強化各社區黨組織基層治理主戰隊功能作用,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地毯式、跟蹤式摸排,每日收集人員流動信息情況,做好重點人群巡訪排查、出租屋再排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分析研判,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值得一提的是,在社區防控一線,各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創新思路,積極摸索出了移動“小喇叭”反覆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無線電子門鈴方便居民進出、藉助微信小程序提高調查效率等實用招法,進一步提高了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效率。堅守社區“第一道防線”過程中,河西區不斷織牢織密群防群治網絡,由社區黨委牽頭,組建“社區網格員+樓棟長+機關幹部+黨員志願者+物業”構成的若干戰“疫”小組,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堅決守好社區入口關、登記關、排查關“三道防線”,做到一車一證、一人一證,我市發佈的《公告》一點一張貼、逐戶送上門。河西區在超市、菜市場、酒店、銀行等人員密集場所醒目處,張貼、懸掛保持安全距離的提示牌1500餘塊,提醒居民認真掃碼,進一步引導樹立“疫情防控,人人有責”意識。此外,為確保疫情期間特殊居民的正常生活,河西各社區網格員發揚無私奉獻精神,幫助獨居老人送菜送飯、為居民跑腿兒購買口罩藥品、更換煤氣罐……在他們的堅守和奉獻下,疫情防控社區“第一道防線”有序展開。

  “百千萬”增援 增強社區防線韌性

  一個黨員一面旗幟、一個支部一個堡壘。疫情期間,街道社區湧現了很多“我是黨員我先上”“再值一次夜班,我沒問題”等鮮活事例,眾多共產黨員始終衝鋒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用實際行動踐行為民初衷,以責任和擔當增加了社區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的強度和韌性。隨著百個黨組織、千名黨員幹部、萬名志願者支援社區防控一線工作的陸續展開,河西區充分發揮城市基層黨建“紅色聚力行動”和單位黨組織、在職黨員到社區“雙報到”機制作用,各區屬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主動聯繫所包保街道、社區黨組織,服從街道社區統一安排,參加所聯繫社區群防群控,協助社區做好宣傳、動員、組織和服務群眾工作。各單位、各部門的在職黨員幹部主動聯繫居住地黨組織,以普通黨員、社區居民身份,服從居住地社區黨組織統一調度,全力配合做好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各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充分發揮“軸心”作用,對市屬、區屬部門黨組織力量和資源進行科學安排,發動所聯繫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共同參與街道、社區群防群控。其中,市級機關選派的第一批600名幹部納入各街道整體安排、統一調配分派,充實完善到社區防控一線,河西區區級領導也分別到社區“入隊”,與社區工作者一道參加值班值勤,協調解決問題,推動任務落地落實。至此,全區每日參與社區值班值守的各級黨員幹部近8000人,這些駐守在各社區各點位的黨員幹部,如同一面面鮮紅的旗幟紮根一線,他們不打折扣、不懼嚴寒、嚴謹細緻,全身心投入點位值守、人員登記、體溫測量、政策宣講等各項工作中,與社區工作者、志願者、物業工作人員共同築牢社區“外防輸入”的第一道屏障。

  穩步推進 復工復產

  企業復工復產關乎經濟社會發展和民計民生,如何打好抓緊抓實抓細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推進復工復產“組合拳”,是現階段工作的重中之重。河西區一手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戰時狀態確保戰“疫”力度;一手保“六穩”,嚴格落實本市21條措施和全區16條措施,分類分批分期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響、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和社會和諧穩定。為確保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順利復工復產,區領導多次深入企業問需求、解難題,先後來到中發華冠機械有限公司、弗裡生(天津)乳製品有限公司、國投生物能源銷售有限公司、三源振河科技園、天津光電集團有限公司、中電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等,實地檢查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情況,協調河西區各相關部門為企業和在建項目提供服務和保障。連日來,河西區嚴把復工復產流程,壓實已復工復產企業的主體責任,抓實工作場所消毒、工作人員檢測觀察、員工用餐等具體管理舉措,確保疫情防控、安全生產措施到位;對於有復工意願的企業,區各相關部門嚴格執行報備審批程序,主動對接上門服務,指導企業對照標準規範逐項抓好落實,助力盡早具備復工條件。在推動復工復產過程中,河西區緊密聯繫企業實際情況,對於擬開工的建設項目,加緊辦理報批報審手續,條件符合時實現開工;擬復工的,建立聯合檢查機制,主動提供服務,協助解決問題,特別是幫助企業聯繫賓館酒店,指導做好現場隔離場所設置,確保防控措施達標規範,有力有序協助項目早日復工。截至3月2日,全區累計復工復產各類企業單位及項目3503家,復工人員33760人。其中,限額以上統計一套表企業767家,復工企業408家,復工率53.1%;規上工業企業26家,已復工21家,復工率81%;商務樓宇內規上企業275家,已復工159家,復工率57.8%;銀行保險證券等重點金融企業94家已全部復工。

  文字:劉航

  製作:孫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