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明織就健康“防護網”


3月10日,《光明日報》第5版刊登了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

改革開放與現代化研究所副所長李颺

撰寫的點評文章

《以文明織就健康“防護網”》


專家點評 | 以文明織就健康“防護網”


【專家點評】


  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不僅是個人家庭文明行為生活的映照,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集中體現。這次疫情大考,不僅對我們生命健康是一次考驗,而且對我們生活方式也是一次深刻警示。如何珍惜生命,增強免疫力、防護力,如何樹立正確的健康觀、生活觀,將是值得每個人深思的一個現實課題。


  培養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要從自覺摒棄不良習慣做起。在這次疫情大考中,廣東省文明辦第一時間發佈《廣東省加強疫情防控、深化文明實踐倡議書》,倡導每個人養成“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毒,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食野味”等良好生活習慣,自覺維護公共衛生健康。倡導不聚會、不聚集、少移動,摒棄聚眾賭博酗酒等歪風陋習,堅持疏堵結合,德法兼治,從我做起,從家庭抓起,從科普學起,積極傳播文明健康理念,傳授健康知識和防護技能,這些都為培養健康生活方式夯實了基礎。


  培養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要從移風易俗弘揚新風抓起。廣東各地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黨群服務中心、志願服務組織等“三大陣地”作用,採取措施引導群眾取消春節期間群體聚會活動,通過黨員幹部、道德模範、身邊好人、志願者等示範引領,廣泛開展“新時代過新年”“我的健康我做主”等文明健康活動;推動年例、行通濟、圍龍宴等傳統習俗,轉變為宅家守護、微信拜年、電話問候、讀書運動等節日新民俗,讓群眾過上了一個安靜、安全、健康、文明、祥和的春節。這是一個生活觀念的極大轉變,也是一個時代文明的巨大進步。


  培養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要從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做起。防止傳染性疾病發生,阻斷疫情發生源頭,保護人民生命健康安全,還是要回歸自然、迴歸生命,學會用科學與理智去思考,用規矩與良知去導行。這次疫情大考警示我們,只有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人類才能擁有生機勃勃的春天。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我們必須牢固樹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必須自覺強化保護環境、愛護野生動物意識,這是自然所需時代所需,更是新時代公民文明素養所需。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創造人類文明美好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