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播:小生意幹一年半了,首年收入過了十萬,今年所有省都要幹起

這個生意做了一年多了,到現在已經能夠確保各地首年收入就都能超過10萬了。雖然細節永遠要不斷完善,但收入已經穩定了。


這圖是一月份收入結款的圖,一月份因為到春節了其實只幹了半個多月就都放年假了。

實播:小生意幹一年半了,首年收入過了十萬,今年所有省都要幹起

這個生意最大的難處就是前期有1-2年的時間要不斷上門拜訪汽配商和汽修廠。臉皮薄、內向害羞、抗壓能力差的人做不了。

另外一個難處就是每個代理要負責幾個城市,前面一兩年要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面跑,不顧家。當然好處就是:跑上兩三年後,自己對地盤上行業運行狀態的掌握、跟大量老闆的熟悉度、和資金積累方面就都能支持自己坐在辦公室裡就能駕輕就熟的管理好自己地盤上的員工和業務了。這兩三年的苦不白吃,能紮實的積攢起來自己身上的能量。這比很多人潛意識裡想憑空就找到一個“容易做”、“收入高”、“潛力大”等的項目要現實的多。花時間提升下自己的能量說不定對整個人生會有很大影響。

我們的做法很簡單(融合中此消彼長式銜接):前期幫汽配商向汽修廠發一到兩輪名片,一邊賺錢一邊轉直供。因為單發名片效果很差,所以必須利用發名片的這個過程把和汽配商的合作模式從付費發名片轉變成直供供貨商聯盟(小車件、大車件、特種車件等全覆蓋),這樣就不再發名片而是轉為長期收廣告費、和直供配件的服務費,同時還能為自營配件、汽修養護業務、二手車業務等後續業務打下資金和客源基礎。

在跑汽修廠幫汽配商做宣傳的過程中,會慢慢跑熟大量(幾千到上萬)汽修廠。等這些汽修廠裡有上百家比較忠實固定讓咱們給供貨的汽修廠之後,就能毫無風險的啟動自營配件了,這塊的收入就更大且開始在更高的層面打造自己地盤的商業基礎了。

這種簡單的生意細節就很關鍵,細節做的好就掙錢,做不好就真的掙不了錢,因為實在太簡單了,估計越是簡單的事情就越是這樣。

大家不要自己去嘗試,不小心翼翼把握細節就收不到錢。我們逐漸做起來的細節都細緻到每一句話都小心翼翼的琢磨好、一點點的過渡過來,要不很容易被汽配商們排斥甚至排擠掉。其實這個項目很一般,不是什麼風口,是我們細節把握的好所以顯得容易。

就像某雲說的:一流的項目三流的操作掙不了錢;三流的項目一流的操作能掙錢。方向贏在格局、操作贏在細節,二者缺一不可。方向對了不代表會一帆風順,而是會有各種新問題攔路,解決了或繞過去之後才是更上一層樓。反之就會回到大眾方向,雖然一時沒了新問題但是會越做越沒起色慢慢消亡。操作的時候越能做好細節就越能有收入,而且還容易發現更多的發力點,越能表現得進展迅速、看上去很輕鬆。其實是細節上差之毫釐,進展上就會謬以千里,做的好就看上去輕鬆簡單發展快,反之就步履維艱、還沒事做幹發愁。這也是同行不同利的原因之一。

言歸正傳:最開始的前10來天是跑汽配商打基礎的階段沒有收入,過了這個階段就開始有收入了。

收入來源由多個部分組成:前期是拜訪汽修廠時的廣告費和賣配件的服務費;之後是自營配件的銷售利潤收入;再之後的汽修業務和二手車業務可以先忽略不考慮。

廣告費收入前三個月一般幾千元每月多的能上萬,4-6個月在1-3萬每月,後面在2-5萬每月;服務費在前幾個月可以忽略不計,5-9個月每月幾百、幾千元,後面會慢慢過渡到2-5萬每月,穩定後這個收入的多少取決於自己運營城市的多少。

自營配件要等跑熟汽修廠之後再無風險的啟動,這個收入每月保守估計應該在10萬以上,具體數字還估計不到。

自營也不用自己投本錢進貨,而是用前面2個業務賺的錢再投資進來備貨。而且是等有了大批合作的汽修廠之後再自營,我們做的每一步都是沒有風險的。

收入的增加有個過程:做第一個城市的時候收入最少還最難,因為這時候只從這一個城市賺錢。到做第二個城市的時候就是兩個城市一塊賺錢了。以此類推,每跑下來一個城市就會多一個城市的收入,賺錢就越來越多了。

每個人大概要一兩年的時間就能把自己的地盤跑出來:就在跑出來的這幾個城市的汽配、汽修領域紮根了。其實就單說跑下來的這個資源本身就很有價值了,以後在自己地盤上拓展各種相關生意都更容易的。


我們的願景:成為集汽車配件生產銷售回收、汽車養護維修改裝、及二手車評估收售於一體的企業集團。

我們的使命:讓廣大車主在用車、養車、及二手車買賣環節得到最清楚、最放心、最方便、性價比最高的產品和服務。

我們的價值觀:志存高遠不忘腳踏實地;立足當前兼顧未來:把力不能及的大目標分解成各階段小目標,直到分解到自己力所能及,頑強努力,不斷提升;做好今天的事情、服務好今天的客戶、賺到今天的錢、瞄準未來的目標,不忘初心奮力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