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玻璃心怎么破?


总是玻璃心怎么破?


玻璃心的人活得有多难?难到人生处处不如意。

最近热播的台剧,悬疑爱情电视剧《想见你》中,女二号,十几岁的高中生,陈韵如就是这种人。

她敏感而自卑,在学校、家庭中都感受不到温暖,因为内向胆怯,始终困在自己的世界中,每天戴着耳机,独来独往。

她的心声,都说给自己听。

“我心里有很多很多的话,却说不出来。”

“我习惯一个人学习,一个人吃饭,我没有朋友,在女生的小团体中格格不入。”

“当别人热情地与我说话时,我内心想要积极地回应,但现实却是胆怯而又支支吾吾。”

“我总是通过讨好别人来祈求别人的喜欢。”

“我讨厌这里,我讨厌这个世界!我讨厌独自活在这个世界的自己!”

多少内向又敏感的少年,都是这样度过自己的青春的。

又有多少人,苦撑着熬到毕业,本以为毕业了就好了,没想到,进入社会,在成年人的世界里,玻璃心碎成了渣渣。

在无数个暗夜里,不由得暗想,要是不这么玻璃心多好啊。

那么,玻璃心到底该怎么破?来点儿钝感力就好了。

1

什么是钝感力?

这个词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一书中提出来的,告诫现代人不要对日常生活太过敏感。

所谓钝感力,简单来说,就是对周围的事务不过于敏感的能力,强调的是对于困境的一种耐力,是厚着脸皮对抗外界的能力。

难怪冯唐提出三个建议: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对于玻璃心的人来说,不着急、不害怕都容易做到,最难做到的是“不要脸”。

玻璃心的人,就是“太要脸”,出一点儿小差错,就觉得全世界都在指责自己;别人只不过发句牢骚,就觉得全世界都与自己为敌。

其实呢?大家都很忙,没空一直盯着你。


总是玻璃心怎么破?

周鸿祎也有一段肺腑之言:

“人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应该迟钝一点,让自己的心变得粗糙一点,能够承受各种锻炼和痛苦。你可以选择在年轻的时候肆意妄为,但如果没有趁年轻打下一片基础,凭什么在这样一个环境越来越复杂、竞争越来越激烈、CPI越来越高的地方生存下去?”

2

快速翻篇儿

提高钝感力,意味着要学会迅速把不快之事抛掉脑后。

有一位漂亮的女记者,先后采访了一对已经离异一年的夫妻。

采访女方的时候,女方一口气说了两三个小时,说到嗓子都哑了。从前夫婚前的不体贴、不靠谱,说到婚后前夫的抠门、聊骚、丧偶式育儿、诈尸式育儿,又说到前公婆的偏心、逼生二胎,还有离婚时看透了对方的嘴脸……

女记者根本插不上话。

然后,女记者去采访女人的前夫。对方只说:“都过去了。嘿,你还挺漂亮的……”


总是玻璃心怎么破?

虽然这男人的言行不怎么入人法眼,但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出,对他来说,离异这件事,无论好坏,都过去了。

而女人呢,还沉浸在过去的痛苦之中。可这痛苦,只是在自我折磨而已。每当想起一次,再对前夫咬牙切齿,伤害的也只是自己。

放过别人,把对方抛到脑后,开始新生活,是为了放过自己。

3

不在意否定

提高钝感力,意味着不要太在意那些否定。

渡边淳一当年做过十年的骨科医生,后来弃医从文,从默默无闻的写作者,到畅销书作家。期间,也经历了很多暗淡的时光。


总是玻璃心怎么破?

回想起四十多年前,他总是为一位敏感的O先生感到可惜。

当年,渡边淳一只是一个初入行的作家,加入了一个文艺沙龙。里面都是一些新人作家,经常会遭遇一些退稿。每逢这时候,大家就一起喝喝酒,发发牢骚,吐槽一下编辑,然后再振作起来继续写稿。

O先生颇有写作天赋,也曾在文学杂志上发表过小说。他的才华很高,可自尊心极强,所以,他在遭遇退稿之后很难振作起来,每天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毫无创作新作品的斗志。

后来,渡边淳一和沙龙中其他五六个同伴获得了日本的文学奖,而O先生,则渐渐在文坛消失了。

对此,渡边淳一感慨道:

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只取决于才能的有无,而在于究竟能把人的才能发掘和引导出来多少。

在发掘和引导才能的过程中,遭遇挫折是必然的。而钝感力,则是与之对抗的一剂良药。

4

感谢嫉妒和讽刺

提高钝感力,意味着要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

正所谓“不为人嫉乃庸才”,有能力的人,还会遇到的一个人生课题,就是被嫉妒。

渡边淳一觉得这是件好事,只有比你差、比你弱的人,才会嫉妒你。被嫉妒,说明你比别人强啊。

所以,面对别人的嫉妒,不妨大方一些,坦率地接受,并表示感谢:

“谢谢你总是这么嫉妒我。托你的福,我会更加努力的,今后还请继续嫉妒吧。”

面对讽刺,也要如此,假装听不出别人的弦外之音,坚持走自己的路。

“一旦下了决心,就能够无事周围人的目光和流言蜚语,毅然决然地进行。即便听到别人的讽刺,也是一副‘与我无关’的架势,大大方方地勇往直前。”

慢慢地,你就会发现,那些讽刺,逐渐变成了欣赏。

这种面对嫉妒和讽刺的钝感力,就是人们向崭新的领域挑战时能够获得成功的原动力。

既然怀揣一颗玻璃心,那就让它经历高温历练,变成一颗钻石心吧。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