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寶寶和寶媽的病房隔離日記:39度高燒+交叉感染隱患,讓人崩潰

1歲寶寶和寶媽的病房隔離日記:39度高燒+交叉感染隱患,讓人崩潰

2月5日

隔離的第1天


今年除夕也就是1月24日,我們一家剛從湖北迴來。回家後,全家人主動地進行了為期兩週的隔離,足不出戶。

本以為過完2月6日,全家就可以順利地從14天的潛伏期魔咒中解脫出來,沒想到的是昨晚孩子突發高燒, 而且持久不退。萬般無奈下,冒著風險,我們步行去了最近的醫院。

醫護人員聽聞有湖北行經史如臨大敵,給我們每個人都做了體溫檢測,填寫了個人資料。

結果不巧的是孩子爺爺體溫偏高0.1-0.2度,而我前兩天也有咽痛現象,於是,加上孩子我們一共三人均被列入了重點考察對象。醫院要求我們抽血、做胸透,還做了咽試紙取樣。

開始的時候,我完全不以為意,覺得這事根本不可能落到我頭上。胸透結果出來時卻很意外,我和孩子爺爺都成了疑似人群。

不過那一刻我完全來不及驚訝以及恐懼,因為在等待的過程中,不到兩歲的兒子體溫驟升,手腳由開始的發燙變得冰冷,而且出現寒顫抽搐現象。

(當時的我並不知道這是一種由高燒引起的神經紊亂,一時之間,除了給孩子裹上他爸爸的厚重外套外別無他法。)

就在我抱著孩子往門口衝時,一位穿著防護服的醫生告訴了我X光片疑似的消息。聽到的剎那雖然感覺難以接受,但還是沒有孩子的高燒來得驚恐,父母之愛子大概就是如此吧。

於是,毫無準備地我們三人被要求立即住院,進行隔離觀察。隔離區在一棟大樓的頂層,沒有電梯,只能步行。

人的潛力真的需要激發,平時抱著孩子走在平坦的大路上時,不到五百米就會氣喘吁吁,這次居然抱著他上到了七樓。


1歲寶寶和寶媽的病房隔離日記:39度高燒+交叉感染隱患,讓人崩潰

高燒中的兒子對這間屬於我們母子倆的房間表現出呆滯的好奇,但左右看了一會後就很快厭倦,開始用一種哭腔不停地哼唧“去玩,去玩”。

而我也對這個隔離病房感到陣陣寒意,條件很差,又破又髒。從天花板到地面,灰暗的顏色既彰顯出它的年代感,也向人表示著一種不安——設備和管理滯後。

房間裡陳列著兩張老式棗紅木椅,一個滿是陳年汙漬的床頭櫃,一個壁掛式電視加一個外皮剝落的矮櫃。

1歲寶寶和寶媽的病房隔離日記:39度高燒+交叉感染隱患,讓人崩潰

地表有水漬,應該是剛噴過消毒水,鞋子走過的地方留下一個個難看的腳印。而衛生間的情況更加糟糕,馬桶、漱洗臺、地面看起來都很髒。

從進來的第一刻開始,就對這樣的隔離充滿隱憂,我們的陽臺是露天的,如果有一個待確診的患者住在隔壁,他和我們完全呼吸相通。我尚且可以戴口罩減少接觸,可我那根本戴不住口罩的兒子怎麼辦。

還有這個房間住過誰,他摸過的地方都消毒了嗎,以這個房間的衛生狀況來說答案不言而喻。醫院的確是一個交叉感染高發區。想想就不寒而慄。


1歲寶寶和寶媽的病房隔離日記:39度高燒+交叉感染隱患,讓人崩潰

但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面,這個夜晚勢必寢食難安,我的兒子仍然處在高燒中。如果是平時,估計早安排輸液了。這次面對我們這一家疑似患者,醫護人員都是高度緊張,只放了一些藥在門外凳子上,然後用呼叫鈴通知我去拿。

時間在哄孩子中很快過去,因為高燒,兒子的胃口很差,不願意進食和喝水,吃飯、喂水、喂藥、哄入睡,每一個步驟都那麼漫長,耗時良久。

不由得想起了付首爾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是呀,一個一兩歲的小孩能幹什麼啊,但他就是能讓你什麼都幹不了。傅首爾的話大概說出了許多母親的心聲。

孩子睡著後總算有了一刻閒暇,忙不迭地吃了幾口早已冰冷的飯,給孩子洗奶瓶、洗水杯、洗口水巾,再量體溫時不出意外,又燒起來了,三十九度多,並且和之前一樣,手腳冰冷,但是額頭和頸部特別滾燙。

急忙呼叫了護士,除了建議給孩子吃退燒藥和等待醫生安排,她也別無他法。我把昏睡的孩子弄醒,強行灌藥,兒子又是一輪哇哇大哭。

哭完還得哄他喝水,因為只有水才能催化退燒藥的藥效。結果用了四十來分鐘,兒子才喝了半杯水。之後不管怎麼威逼利誘,再也不肯張嘴了。

一整夜我半臥半躺睡了不到兩小時,既擔心高溫燒壞孩子,也擔心退燒後裸露的孩子會著涼。病毒肺炎沒有嚇倒我,但高燒嚇到了。

這一夜孩子的身體狀況在低燒、高燒、低燒中慢慢過去,大人的心也像過山車一樣來回顛簸。看到孩子高燒不退,我的內心有一種絕望的情緒來臨,這次可能真的是中招,被冠狀病毒感染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