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金点子",有"独门"技术 抗疫复产,这些企业干劲足

有

3月4日,巨强公司车间内,玻璃正在下线。 记者 胡锐 摄

员工在家贡献“金点子”,企业一年可节约成本150万元;废碎玻璃循环利用技术国际领先,新生产线投产……3月4日,三湘都市报记者走进湘潭的多家工业企业,看到了一片生产火热、干劲十足的场面。目前,湘潭961家规模企业全部复工复产,9900名产业工人上岗。

3月4日,湖南崇德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机床轰鸣,工人们都全心投入在有条不紊的生产中。这是一家专业滑动轴承生产厂家,东方汽轮机厂、韩国现代、美国GE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都是其客户。

疫情让崇德公司延长了春节假期,自2月10日复产,便开足马力赶制订单。“即使在复工前,我们也没有闲着。”该公司副总经理彭颖介绍,复工前,他们在网络上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发动员工在家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出“点子”,以达到企业提效降本的目的。

就这样在短短几天内,该公司共收集并审核通过了150多个“金点子”。公司副总经理黄颖表示,据初步测算,这些“金点子”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全部落实后,公司每年可节约成本120万-150万元。

3月4日,湖南巨强再生资源科技发展公司,一块块崭新的光伏超白玻璃正出炉下线。该公司是一家从事废碎玻璃回收利用生产再生浮法玻璃、光伏玻璃的龙头企业,年产能35万吨。

玻璃是一种极难降解的材料,废碎玻璃丢弃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玻璃的循环利用成为绿色发展的关键。然而在制造新玻璃时,如何提高利用废碎玻璃的占比,成为玻璃行业的一大难题。“我们的废碎玻璃循环利用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巨强科技副总经理邹林告诉记者,在全球其他企业的废碎玻璃掺入率不超过30%时,他们掺入率达到了90%。

■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记者 胡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