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的孩子怎麼引導,你是怎麼和孩子溝通怎麼相處呢?

西施寶寶


叛逆期,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可笑的詞,我們國家的教育在孩子階段的教育並不比國外差,它是符合我們現階段的國情的,但是因為長時間的獨生子女政策,家長長輩對孩子的縱容、溺愛、已經達到了無法形容的狀態,孩子因此所產生的嬌橫霸道、目無尊長、刁蠻任性、自私無理、懶惰、忤逆家長的正常合理要求或安排行為,家長沒有去找出原因,而是順其自然旳接過所謂磚家的一個詞:叛逆期 來為自己的錯誤解脫。

什麼是叛逆?就是不聽話、違背父母老師教育的、任性的意思, 是不是?孩子不聽話,難以溝通教育的時期就叫叛逆期?

好!那我問你,很多進入社會的成年人,你在成年的階段做過多少聽不進父母勸告的事情?做過多少違背父母意願的事情?很多人別說你沒做過?當然,我也做過很多沒少讓父母操心的事情,你憑什麼?憑什麼?你成年人不聽話、不和父母溝通安排,是不是也是叛逆期???

家長作為過來人, 應該要明白的是, 不論孩子還是成年人都是具備一些任性和抗命性格思維共性。不同的是,作為家長這一代人以上的數代人(60/70/80/部份90後)在你自己的童年,少年時期,基本上都是非常尊敬孝順父母長輩、聽話乖巧、參加勞動為大人分擔家務,勤快熱心,愛幫助他人,以書上老師教育的為原則,回到家庭之中回去遵守執行。很小的時候開始,哪怕做錯事情,父母責罰被罰跪捱揍,都是正常的認錯改過,不會記恨父母。

反觀現在所謂叛逆期的孩子,在學校大部份都是老師眼裡的乖學生,聽話、認真、服從老師,一旦回到家,有的不願意走路,有的完全不做家務,好吃懶做、目無尊長,經常性無理取鬧,父母不能多一句責怪的話,稍有嚴加管教就威脅父母自殘,甚至自sha。為什麼?為什麼現在那些向你們上一代父母那樣嚴加管教的其他現代孩子,他們能夠像我們那個年代的人一樣,理解父母的艱辛,尊重父母,一樣學習,一樣會做家務,掌握基本生活能力,開朗熱情大方,聽話乖巧,這些從小就被嚴加管教的孩子,他們反而更加願意傾聽父母的教誨,和父母的關係更加的相處融洽他們的內心更加的強大自信.......,他們的父母怎麼沒有說自己的孩子叛逆期?

生活環境是很好了,你可以說沒必要讓孩子這麼累、苦,你不知道的是日本的小孩,從很小的(幼兒園)時候就是獨立去上學,他們沒有開奔馳寶馬的接送家長,也沒有騎電動車專門負責接送的爺爺奶奶,他們沒有因為體育動作危險,而不納入課程,依舊每個小朋友都要完成每個中國父母認為是危險的動作,你不知道的是,歐美國家的孩子從小就開始在父母的嚴厲管教下,逐漸的學會獨立生活.......

如果真的要說叛逆,我希望國家所有的孩子能夠擁有的面對困難和磨難的逆天之力,那就是在逆境中所爆發擁有不怕挫折精神和內心強大的生存能力。而不是在家長無底線的放縱、保護、溺愛下,形成所謂的刁蠻任性無法溝通忤逆父母的可恥行為,然後父母長期在無力改變糾正溝通的情況下,找個藉口叫青少年叛逆期!!!繼續任性做他的小皇帝和溫室中的花朵???

(這篇文章的內容是我和老婆因為女兒教育問題討論過的話題,我寫出來本來是準備發單貼的,正好回答用的上)


連山菸灰缸


知道嗎?我剛剛經歷了孩子初中的叛逆期,真的是“死去活來”的感覺。

初二下學期,孩子開始逆反,現在看,家長老師孩子都有問題。我是不知足,孩子考了第十二名,就督促他考進前十,其實他的能力有限,我還總是想讓他更好,關心孩子太多了,造成他煩躁,老師很嚴厲,把孩子脖子勒得太緊,我們在兩頭堵,結果孩子頂不住了,來了個不幹了,還迷上滑板,真的是痴迷,每天都要玩,出門看見啥都會聯想到滑板,也不和同學玩,厭煩學校裡的一切。我都抑鬱了,只能先“成人”吧。

放下所有想法,耐下心,給他足夠時間,不去阻止他玩滑板,只要有時間就讓孩子玩。過了一個學期,他的脾氣好些,能有效溝通交流了,我們開始商量怎麼提高成績,他自學滑板,每天看視頻,都是英文教,所以雖然沒寫過作業,沒背過單詞,但是語感好,英語聽力基本滿分,成績還行。別的科目就找老師一對一補習,最後中考成績漲了八十。

初中的知識量沒有很多,家長不要焦慮,跟孩子的感情交流很重要,不能讓他把自己封閉,要讓他跟咱說話,這樣才能聽進去咱的意見。家長一定要閉上嘴,少說話,點到為止。孩子如果出了問題,要“疏”,不要“堵”。還有,我的經驗是給孩子找一個情商高的班主任比嚴厲老師好。





純淨79


叛逆期的孩子最大的特徵是總與之要求的,正確的事背道而行,往往家長打壓的越多,孩子抵抗的力量也會越大越明顯。雖然我還沒有為人父,只能分享下我青春期的遭遇。 我的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並不是很高,都是初中畢業,但對於我青春期的教育我覺得還是挺成功的。我在青春期時特別叛逆的,打耳釘,染頭髮,逃課上網…總之在那個年紀,同齡人做的所謂的時髦和前衛的事情我都會想去嘗試,內心的想法是為了做的和別人與眾不同,這可能是大多數叛逆期孩子都有的心理。 我父母所做的並不是逼迫我如何如何去做某些事,而是在我做某些事之前和我交流,給我一些意見,這樣我內心即便做的事是叛逆的,但同樣也對他們有了依賴。比如我當時想燙頭髮,我媽會問我準備燙什麼樣的髮型,怎麼燙會好一點。 我也真的會聽她的意見。當燙過的頭髮沒有達到我的預期的時候,我下次也不會再去燙了。 還比如有女孩給我寫紙條表白,我也會分享給我父母,告訴他們關於這個女孩的情況,他們也並不會制止,而是告訴像我這樣的性格,應該找什麼樣子的女孩才合適,這樣我對擇偶標準也有了認識,因為有了標準,所以就不會和過多的女孩有聯繫,反而使得事情變得簡單了許多。 孩子雖然在叛逆,但仍然對很多事情是沒有辨別能力的,他們也需要有人站在他們的角度給他建議,幫他思考問題。 或許成為他的朋友,才能更直接得了解他,影響他。


大寶1991711


我家孩子8歲,正是叛逆的時候,經常你讓他往東他偏往西。特別是輔導作業的時候,經常被氣得上氣不接下氣。以前讓他做什麼事的時候,他總是說等一下,還很不耐煩。後來我們就學著他的語氣和他說話。他也覺得這樣很不好,讓我們改,於是商量一起糾正壞習慣,慢慢的改了一些,不知道這是不是好辦法?


合肥小玖月


這個問題都是作為家長普遍的問題,首先我是一名體智能老師,從事幼兒教育、親子活動的工作者,我一直認為百年樹人在幼教,幼教即根教,孩子3歲就開始上學上幼兒園了,但是作為他們老師的我們很開心,一直以來每週的一節課體能課他們玩的很開心年齡相差20來歲,為什麼孩子們還那麼高興開心沒有一點隔閡?因為他們知道你是他們的大哥哥給他們做遊戲是他們的朋友,那麼問題就解決了,多放低下自己的心態年齡和孩子做朋友帶他們多出去走走做做遊戲,傾聽一下孩子們的聲音,多鼓勵,希望對您有點啟發。


陳杰傑克遜


孩子之所以會叛逆,是因為其身心和思維正在經歷著重要的發育階段,開始產生自我意識,對事物開始產生獨立思考,是走向成熟的必經階段。

這個時候的孩子,承受著越來越重的學業負擔,面對著人生轉折點的重重壓力,最需要家人的理解、支持和鼓勵,作為父母應做好兩個角色:孩子最好的朋友、孩子的心靈與成長導師。

作為好朋友,給孩子加油打氣,幫助孩子釋放壓力,發現孩子的每一點進步,和孩子產生心靈上的共鳴,讓孩子的心中多一份安全感和歸屬感。

學會逐步放手,給孩子自主選擇權,比如穿什麼衣服、怎麼安排學習、要不要補課,都和孩子平等協商溝通,也培養了他的規劃能力、執行能力和擔當精神。

作為導師,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指導,幫助孩子明晰方向,指引前行。

當我們和孩子產生共鳴,做到心有靈犀,溝通與相處就會變得愉快且輕鬆,孩子更開心。

一定不要用簡單粗暴的家長式作風來管教孩子,比如“我都是為你好”、“我說的就是對的你必須聽我的”、“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多”......更不要老是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做比較,以及揭孩子的短板,否則孩子內心會產生抗拒情緒,而且會很委屈很傷心,叛逆心會更重,效果也會適得其反。

在和孩子聊天時,多聊聊孩子感興趣的輕鬆的話題,很多也能和學習結合,不要一味只談學習、考試、中高考這些,這樣會給孩子增加不必要的壓力,反而不利於學習和成長。


東北虎EDU


常言道:子不孝,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可見從古至今孩子的教育,都離不開家長和老師

80%的孩子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只不過很多的父母在迷茫中沒有用正確方法去處理,,往往採用說教、賭氣、謾罵、討好、找親朋好友勸說,甚至是打罵孩子等錯誤的處理方式,導致親子關係越來越差!

要改變孩子,先要了解孩子現在的情況,找到問題的根源。

制定可行的教育方案,一步步實施,一點點改變。

叛逆期孩子的行為方式和父母處理問題的方式不一致,這時候就會引發家庭的矛盾和衝突,嚴重起來還會影響孩子的安全感和家庭的和諧,發現孩子的行為方式跟家裡發生衝突的時候,首先要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和行為方式的原因和理由。比如說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他的行為方式會遵從幼兒園的老師的教育方式和小夥伴的行為方式,比如說他會大喊大叫,跟原來在家裡的小乖乖完全不一樣了,這時候父母就一定要了解孩子獨立人格建立的時候,他一定是表現出他本身固有的行為方式,有些孩子會表現出新奇或者與眾不同。這時候父母要了解孩子的所有行為方式的原因,耐心傾聽之後,允許孩子犯錯誤、碰釘子,接受挫折教育,同時發現父母的處理問題的方式要隨著孩子的長大不斷地變化,不斷地跟孩子的環境變化進行合拍,我們對孩子的不斷鼓勵和表揚,更有利於孩子改變他的逆反行為,能夠讓孩子更加快樂更加安全的度過每一個逆反期



小軼愛媽媽


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多鼓勵:對於該時期的孩子家長要多些鼓勵,多肯定孩子,多給孩子精神上的支持

信任:處於該時期的孩子心理比較敏感,家長要信任孩子,不能懷疑或質疑,懷疑和質疑只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只會拉遠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

不責罵: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不能像對小孩去責罵他,不能拿出大人的姿態去跟他說話,這樣只會使小孩產生牴觸心理,相反,家長要換種方式去交流,要讓小孩自己認識到錯誤,自己去改正

私人空間:多給小孩一點私人空間,不過多的去幹涉小孩的交際圈,讓他有一點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讓他自己去處理和決定自己的一些事情

尊重: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決定,尊重孩子的想法,讓孩子選擇自己的路

溝通:平時家長要多跟孩子溝通,多瞭解孩子的想法,融入孩子的交際圈和朋友前,拉近彼此心裡的距離

儘量以心平氣和去對待。



愛剪輯的小夢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家裡的孩子越來越叛逆了。不管自己說什麼孩子總會想盡辦法跟自己對著幹。家長也不敢管孩子,一旦管孩子就會遭到爺爺奶奶的批評教育。孩子就這樣被爺爺奶奶溺愛著。

很多的家長都很用心的經營自己的跟孩子的關係。但是親子關係就是得不到改善,這樣的狀況總是讓家長們頭痛不已。到底是孩子教育不好,還是家長給予的教育不到位?

什麼導致了寶寶叛逆?

1、家裡老人的溺愛

家裡有老人的家庭,會明顯感覺到隔代親的現象。或許是父母上班經常不帶孩子或者是爺爺奶奶給與孩子的關心較多,導致了寶寶更加喜歡跟爺爺奶奶在一起,而不是爸媽。

在爺爺奶奶的教育理念下,寶寶還小,往往寶寶的要求都會在爺爺奶奶那裡得到滿足。爺爺奶奶的寵愛,造成了寶寶肆無忌憚的性格。一旦爸媽想要在孩子心中樹立威信,就會遭到爺爺奶奶的嚴厲制止。

2、寶寶錯誤的行為得不到制止

一家人都坐在客廳看電視,寶寶獨自一個人在旁邊玩玩具。玩著玩著突然寶寶把手裡的玩具丟在地上,這時候一家人急匆匆地跑過去給孩子撿玩具。並且非常關切地檢查寶寶是不是收到了什麼傷害。

這個時候,寶寶就形成了,“我丟玩具可以吸引全家的注意力,還不被罵”的心理。到了三歲的寶寶行為能力已經漸漸的全面,但是因為沒有道德觀念的加持。所以家長應該在合適的時機做出相應的教導。而不是一味的以孩子為中心,採取“只要孩子沒有問題,其他的都不重要”的理念。

這種情況,如果孩子的行為沒有得到爸爸媽媽正確的批評教育,就會讓孩子更加的肆無忌憚,認為自己的才是家庭的中心。這種錯誤的觀念一旦形成就會帶領孩子走上叛逆的道路。

3、家長忙,不能跟孩子溝通

現在的家長普遍比較忙,家裡有老人的,家長的壓力也會很大。所以很多家長都是忙於工作,經常會忽略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在孩子提出要求以後,家長害怕孩子不滿自己,就會盡量的滿足孩子的要求。

久而久之孩子變得無理取鬧,經常會提一些過分的要求。家長讓孩子做的事情,孩子就會跟家長作對。

現在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已經不能採取以前的教育模式了。家庭教育就是愛的教育。對於孩子的教育,家長不要經常施加高壓政策,動不動就讓孩子去做什麼什麼。也不要太寵著孩子,對於孩子的愛要適度。

那應該怎麼跟孩子溝通呢?

1、爸爸媽媽保持冷靜的頭腦

對於不聽話的孩子,家長們總是更容易“上火”。一旦“上火”就不能做出理性的判斷了。在被孩子惹生氣以後,家長常用的處理辦法就是“家長的權力”。想著自己用自己是家長這一事實來控制孩子的行為。

這樣的辦法在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會見效,但是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形成更加嚴重的逆反心理。所以在面對孩子叛逆情況時首先要保持自己清醒的頭腦,不要讓孩子把自己“氣昏”,而去跟他爭吵。

2、對孩子要信任與尊重

隨著孩子的長大,孩子也漸漸的有了自己的想法,在孩子叛逆的這個時期,孩子往往處於自己是成年人卻沒有能力的矛盾之中。孩子的意識也漸漸的清晰,但是自己卻沒有能力去做。

因此,這段時間裡,孩子跟爸爸媽媽的想法總會出現一些衝突的情況。有的家長不明所以的就否定了孩子的想法。甚至都沒有讓他們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就被否決了。急於否定孩子勢必會讓孩子心理出現不滿的情緒。

因此,在跟孩子交流的時候,家長應該給與孩子自己一定的空間和權力。不要什麼事情自己都要干預孩子判斷。

3、出現矛盾找人調節

在跟孩子的意見出現分歧的時候,不要急著用自己是家長的權力來壓制孩子的抉擇。可以想辦法讓孩子信任的人來做中間的評判。如果孩子說的話真的有一定的道理,家長千萬不要為了自己的面子一定要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意見來做。

找孩子信任的人進行調解矛盾在孩子看來是一種合理的方法,同時也是家長對孩子尊重的一種表現。

4、拿回自己威信

雖然孩子還小,家長也要及時的樹立好自己的威信,不要任由爺爺奶奶寵溺孩子。只有樹立起自己的威信,才能寵信“奪回”教育孩子的權力。如果家裡的爺爺奶奶干預自己的教育孩子,就要避開爺爺奶奶。

爸媽是孩子的人生啟蒙老師,對於孩子的教育最有發言權的就是家長,千萬不要讓爺爺奶奶的溺愛,一直慫恿著孩子做一些不合適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做的都是對的。一旦形成錯誤的理念孩子的問題就變得難以糾正,因此家長應該樹立好自己的威信,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

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家長一定要拿捏適當不要,過分抓著孩子的問題不放,也不要不干涉孩子的問題。在教育的問題上,千萬不要採取強硬的教育方式,不然會適得其反,孩子會更加的叛逆。

隨著孩子的長大,孩子更希望的就是能夠被家長承認,而不是故意跟家長對著幹。因此,孩子也需要家長的尊重。在家裡應該給與孩子發言的權力,如果孩子說出的話不對,家長可以通過講道理的方法教育孩子。而不是“不分青紅皂白”的對於孩子的想法給予否定。

反正,孩子的教育是家庭的大事。家長不要盲目的進行“暴力鎮壓”,而是給與“禮儀教化”讓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家庭的教育是愛的教育,家長孩子人生的第一個老師,家長一定要做好教育工作。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加入J媽《養育聰明寶寶》粉絲圈,更多科學育兒知識在那裡等你哦!

我是J媽,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J媽學堂


叛逆期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的。

引導叛逆期中的孩子,家長可以這樣做:

首先,尊重。

尊重孩子的隱私,不要隨便翻他們的日記,書包。叛逆期的孩子比較敏感,本身還是孩子的他們會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不希望家長”指手畫腳“。

其次,多關心。

不要只關心孩子的成績,還是關心他們的生活,心情好不好,今天在學校發生過什麼好玩的事等。雖然他們自認為是大人,但是對很多事情還是感到無能為力和疑惑。家長要以朋友的姿態多和孩子交流,少些質問和指責,做孩子忠實的聽眾。

很多家長反應孩子在家裡怎麼怎麼不懂事,其實他們在班裡的時候並不是家長口中的樣子,就是因為跟父母溝通存在問題,可能有些事情是他們在家裡故意為之的。

最後,給孩子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用濃厚的親情幫孩子度過這個人生的關鍵期。

讓孩子感到家庭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這是以往有涵養的大人明智的做法。這種美妙的家庭情感,在我看來,和大人贈給孩子們的那些最精緻的禮物一樣珍貴。——華盛頓

好的家庭環境能讓孩子在困難面前更加從容,樂觀,自信,能幫助他們順利的度過叛逆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