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金融界牛人輩出,中國金融界卻鮮有名人

這幾年因為愛好,讀了一些金融投資界的書,包括商界成功人士的人物傳記和這些人寫的投資理論的書,有很大的啟發,但是在收穫之餘,有一個問題一直縈繞在腦海:為什麼這些書都是美國人寫的,很少有中國人寫的?即便中國人寫出來之後,總感覺跟人老美寫出來的差那麼回事。苦苦思索後,發現了其中一些道理。

首先是金融體制不同,美國有發達的、成熟的金融制度,直接融資很便捷。比如硅谷的風投,只要你的創意獨特並且有可執行的可能性,是不缺錢的;比如IPO,納斯達克的上市要求很寬鬆,對成立年限、營業收入和利潤都沒有什麼要求,只要你想上就差不多能上。而國內目前主要還是以間接融資為主(主要是銀行貸款),那既然是債權融資,不管利息多高,都是固定的,所以銀行不會有特別高的利潤率,並且大部分銀行還是國資背景,所以不太好凸顯出個人的能力。

然後就是金融市場的發展階段不同,美國金融市場金融工具層出不窮,金融衍生工具眼花繚亂,股票、期貨、期權、外匯……各類衍生品大家都可以參與,各種槓桿隨便上,所以才會有這些投資大鱷,量子基金的索羅斯、橋水基金的瑞·達里奧、納西姆·尼古拉斯1塔勒布(提出黑天鵝理論,在金融危機期間多次做空美國股市賺的盤滿缽滿)。而中國股市自上世紀90年代至今差不多三十年,並且最初十年還是規則缺失的年代,還在金融市場的幼稚園時代。

近幾年因為中國經濟發展神速,工業體系基本上已經很完備了,所以中國金融市場這兩年發展同步也很快,科創板的設立就是對標納斯達克,為一些科技型企業IPO融資打開了大門,另外在投資領域,除了基礎的股票、債券、基金產品,高槓杆的期貨、期權也在逐漸上市,基本與美國看齊。

所以展望一下這個世界,金融街引領世界的一定是這個東方國度。

在股市,能夠把巴菲特價值投資理論發揚光大,會產生一批以價值投資為圭臬的投資公司;在衍生品市場也會有很多白手起家的故事,產生一批世界級的資產管理公司,並且會發揚和獨創很多金融理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