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线终于敲定!粗框架下的细主线!(附IDC龙头)

我们在早期的文章中有提过2020年部分省市公布的“25万亿”的重点项目投资规模,国家为了刺激经济一定会开启“基建潮”;


但是基建潮是个很粗的概念,当时我们说对于国家到底侧重新基建、汽车行业或是传统基建上我们当时暂时无法找到具体的侧重点。


我最近统计了近几年新增地方专项债的投向,2020年新增的9000多亿专项债中,投入量最大的三项分别为园区建设(约1600亿)、交通运输(约1500亿)以及城市建设(约1000亿);


其中包括轨道、产业园、新能源等在内的广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约2400亿,而交通运输、农林水等传统基建项目总投入则接近5000亿。


新型基础设施占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的比重从18年的15%,提高到2019年的33%,占比在不断抬升,但总体规模仍然有限,未来空间仍较大。


主线终于敲定!粗框架下的细主线!(附IDC龙头)


主线终于敲定!粗框架下的细主线!(附IDC龙头)


从上图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交通运输、新基建方面的新增额占了大头,也就是说,“基建潮”基本可以看作两头发力,不过从增长的潜力来看,新基建未来的增长潜力是要比传统基建来的大的。


再往细了说,即使确定了新基建这个方向,但是新基建依然是个比较粗的框架。


新基建还能分为广义狭义两种。


狭义指以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为核心领域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5G及相关电子信息领域配套设施(如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如 AI 医疗等、大数据中心、云计算等);


传统基础设施的信息智能改造领域(如智慧城市等);新能源新材料及其应用领域配套设施(如光伏、生物质能、垃圾发电等);


无人化配套设施(如无人机、无人配送物流系统);卫星太空基建及这些领域对应的园区项目。


而广义新基建除狭义新基建外,还包括存量规模相对大部分传统基建行业较小,但未来增量空间较大的领域,实际上即传统基建领域新兴细分子行业;


包括交通运输短板领域(轨道交通、冷链物流)、能源行业短板领域(核电、特高压)、环保基建、市政建设短板领域、民生基建、特色小镇、文旅配套设施等。


那么多的板块,怎么选?


昨天上层领导总算是划出了重点。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3月4日召开会议,会上强调“……要选好投资项目,加强用地、用能、资金等政策配套,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所以很明确,主线确定下来就两个方向,一个5G网络建设,一个数据中心。


这里主要介绍下IDC的相关龙头企业:


奥飞数据(300738):公司在继续加紧互联网数据中心的建设、扩容和规划,为各类有IDC业务需求的企事业单位提供IDC和其他互联网综合服务。


数据港(603881):为客户提供完整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服务于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和网易四大世界级互联网公司的数据中心运营商。


光环新网(300383):是国内第三方IDC服务供应商龙头,公司所有数据中心均处于京津冀和长三角核心地区,网络质量优于其他地域。


宝信软件(600845):2013年开始,公司开始大力推进IDC业务,建设宝之云一~四期,IDC服务最终客户包括欧冶、BFC外滩金融中心、阿里巴巴、上海医药、周大福、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