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婚徵婚紛亂嘈雜百相叢生,但結果如油鍋裡的肉丸,沒幾個粘著

農村經常有人感嘆再婚難。也經常見到孤單隻影的中老年人。讓人疑惑的是,他們為什麼不去重新組建自己的家呢?

問其原因,孤男寡女們都搖搖頭,繼而長嘆一聲:“難啊”,然後低頭不語,一副心酸無奈樣子……這更讓人不明白,自己想再婚、又是法律許可、光明正大的事,為什麼長吁短嘆不去行動呢?中間有什麼為難讓經歷半輩子辛苦的老人苦不堪言呢?

子女干涉!

在農村,子女干涉中老年人再婚難的不在少數,10人有5人因兒女阻止選擇孤獨終老。而兒女製造悲劇動機更是可惡:不想失去這臺“洗衣機”和免費“保姆”。男方兒女則擔心女方分“他們的”房產、擔心爹的錢“外流”、肥外人。所以對父母再婚橫加指責、干涉。

當然,農村不是所有兒女都不同意長輩再婚。有支持娘再嫁的,但又擔心娘出去受罪,開出長長條件單,嚇的沒人敢登門,幫些倒忙。彷彿他們家活了半輩子的父母就是弱智、都是不會做人做事、需要他們指點的襁褓嬰兒。子女們過當保護(有的穿保護外衣,實為干涉)和無理干涉,是造成農村中老年人不能再婚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數量龐大。

造成農村中老年再婚難的另一半原因,是他們自身原因和可選範圍小造成的。

農村好多中老年人,拿著智能手機不會用。手機裡眾多徵婚平臺不會操作,把自己擠在認識的那幾個狹窄空間內,降低了成功率。頭腦靈活、會用手機、已把徵婚引入徵婚平臺上的,又受到新的挑戰:面對網絡裡潮水般的徵婚者不知如何是好,成了“狗咬刺蝟,無法下嘴”。

網絡平臺,真真假假、粉亂嘈雜、良莠混雜,沒有孫悟空“火眼金睛”、狄仁傑料事如神,還真不好應付。這給勉強操作手機的農村中老年人,增加了難度。再看網上一個個開出的徵婚條件單,農村孤男寡女們又如當頭淋了桶涼水,才知自己是徵婚當中的“邊角料”。羞澀的物質條件和自身條件,讓他們頓失來時的信心,只能靜靜看,被動等。偶爾認為可以聊聊的,點開對方對話框,笨嘴拙舌的半天說不到要領上,讓對方感覺弱智而關閉對話。條件、語音、方法的欠缺,歸罪於自身品質不優秀,不覺自卑心油然而生,一臉失望和茫然………

45歲以下、抗打擊的,不信這個邪:他有退休金的怎麼,不是人生的?不遇難誰再婚,他們有本事不要再找啊,沒退休金老孃還不要呢!於是,也學網絡開出長長條件單。

一般45以下的女人,都有一男半女,雖說孩子小不會阻攔,但就因有孩子,所以圍繞孩子開出條件單:要求男方無條件出資供孩子讀大學、買房結婚。有的想的更美,想留下繼續為孩子服,要求男方來她這裡買房、生活。

同齡男人們看了,頭大的嗡嗡響:這那是徵婚,是徵一頭背駝銀行的牛!

一計不成,再換一計,反正老子“不達目的,絕不收兵”!於是,把徵婚年紀上調到60歲,甚至更大。晚上一個人輕咬牙齒,狠狠到:只要有人替我養孩子,老孃認老牛啃她這顆嫩草……

按說50歲以上的農村中老年男女,孩子們基本都成家了(農村結婚早。也有沒成家的),沒“累贅”應該徵婚不難。錯了!養老問題又提上日程。

農村人沒有退休金,養老是問題。農村女就想借助再婚,嫁家殷實的、最好有退休金的、徹底解養老問題,讓自己一個無憂晚年。 想法不錯。

但有退休金男,想的卻是有退休金有房的“雙有”女,人家還想著過的候鳥”生活呢。這讓一無所有的農村女一臉懵逼,暗恨自己不該生在農村,不該沒工作,不該……今生太多的不該,讓他們委屈淚水,悽然而下……

無牽無掛的農村男,進展也不順利。

面對網上一堆有權有勢、有退休工資的對手,和要求有”固定工資或退休金、有獨立住房”的女帖,頭矇眼花,一籌莫展。只能憤憤嘀咕:農村人哪來退休金?這把年紀打個工都沒人要,去哪弄固定收入。他們只好該幹啥幹啥,感覺 網絡上的女人,就是荊刺棚裡的牡丹花,只能看看,和他們沒多少關係……

一群孤男寡女在網上鬧騰著、膠織著、觀望著、等待著,人人期盼奇蹟出現……而對他們紛雜境遇,各位看官,你可有好建議幫幫這些中老年人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