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劫》——一段過往的歷史,展現亂世中醫者的家國仁義情懷

於2013年10月25日在中國上映的電影《大明劫》是由王競指導,謝曉東製片兼編劇,

馮遠征、戴立忍、馮波、餘少群領銜主演的歷史災難題材作品。影片講述了崇禎15年(1642年)瘟疫橫行,李自成攻打開封,明朝江山內憂外患,孫傳庭與吳又可分別誓死抗擊闖軍與瘟疫的故事。

《大明劫》——一段過往的歷史,展現亂世中醫者的家國仁義情懷

馮遠征扮演吳又可《大明劫》

中國有很多作品比自己出名的導演,比如王競,提起他的名字大部分人都會納悶兒:誰呀?但是提到他的一部作品《萬箭穿心》,很多人就非常熟悉了。自看過《萬箭穿心》後我就被王競導演的“功力”折服,但是沒想到歷史片他也能拍的這麼好。《大明劫》雖然沒有贏取好的票房,但是無論是從場景、服裝、音樂、演員演技、劇情設計各方面看,這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片。特別是對於處在疫情期的我們,影片更有一番意味。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我們都要常回味歷史,以史為鑑,才能走的更穩、更遠。

《大明劫》——一段過往的歷史,展現亂世中醫者的家國仁義情懷

國不等外寇而兵自潰,是為劫。公元1642年,彼時的明朝因為戰爭、瘟疫、災荒已經處於內憂外患,搖搖欲墜的邊緣,李自成帥兵攻打開封,崇禎帝不得以將關押在死牢的孫傳庭放出來,命他鎮壓李自成。孫傳庭臨危受命,並且在朝堂許諾只需要帶五千精兵,配合當地的兵力,就能夠擊敗李自成。

《大明劫》——一段過往的歷史,展現亂世中醫者的家國仁義情懷

《大明劫》


《大明劫》——一段過往的歷史,展現亂世中醫者的家國仁義情懷

《大明劫》

帶著妻兒和五千精兵到達潼關後的孫傳庭都督,本著雄心壯志抗擊李自成,保家衛國。沒想到此時的明朝已不似當年,年年賦稅,地方鄉紳土豪強佔百姓土地,朝廷國庫虧空加上貪官汙吏從中作亂,地方軍隊糧食、軍餉、武器常年得不到補給,基本的溫飽都解決不了的士兵們根本無心無力操練,兵不像兵,而且,由於瘟疫的逐漸蔓延,很多營的士兵都倒下了。

《大明劫》——一段過往的歷史,展現亂世中醫者的家國仁義情懷

《大明劫》


《大明劫》——一段過往的歷史,展現亂世中醫者的家國仁義情懷

《大明劫》

江湖遊醫吳又可,本為朝廷醫官,因看不慣其他同僚趨炎附勢的風氣,辭官做了一個居無定所的遊醫。自小學醫的他從沒有忘記醫者治病救人的本性,只是因為他善於打破傳統,用藥上大膽而又獨特,屢遭病人及家屬告官說其亂用藥,最後被驅逐只能前往潼關投奔師傅趙川。彼時的趙川在軍中做藥局提領,在一次診療中發現一名將士兵因病死亡,依據經驗診斷為傷寒,沒想到這卻是一場即將在全軍蔓延的瘟疫的開始。

《大明劫》——一段過往的歷史,展現亂世中醫者的家國仁義情懷

《大明劫》


《大明劫》——一段過往的歷史,展現亂世中醫者的家國仁義情懷

《大明劫》

到了潼關後的吳又可跟著師傅趙川進軍營為士兵們診治,吳又可根據自己的判斷認為這是一種看起來像傷寒其實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瘟疫,師傅趙川卻已自己和史書反駁,並且堅持用自己的藥方,無奈吳又可只能之身去尋找能夠證明自己觀點的證據。

《大明劫》——一段過往的歷史,展現亂世中醫者的家國仁義情懷

《大明劫》

連續用藥幾天病人的症狀沒有減輕反而加重,趙川在病人對自己的憤懣和懷疑中也失去了心智,惶惶中被軍中將士殺死。找到證據的吳又可又回到軍營找師傅,沒想到此時的師傅已經成了一具死屍,本地醫官們怕治不好丟命都跑了,吳又可被孫傳庭命令必須給士兵們治病。

《大明劫》——一段過往的歷史,展現亂世中醫者的家國仁義情懷

《大明劫》

雖然對師傅的死心裡充滿了憤怒,但是身為一名醫者,他始終記得治病救人的本性,所以他又踏入軍營,開始跟瘟疫作戰。


《大明劫》——一段過往的歷史,展現亂世中醫者的家國仁義情懷

《大明劫》


《大明劫》——一段過往的歷史,展現亂世中醫者的家國仁義情懷

《大明劫》

《大明劫》——一段過往的歷史,展現亂世中醫者的家國仁義情懷

《大明劫》

朝廷不管前方將士是否有足夠的軍糧、武器,催促孫傳庭馬上出兵。孫傳庭為了糧食殺了強佔田地又不肯募捐的土豪鄉紳。在吳又可的努力下,瘟疫得到了控制,最後只有百十來人還沒有康復。但是戰事告急,孫傳庭為了不延誤戰事,又為了免除後患,將這剩下了百十來人全部殺死了。


《大明劫》——一段過往的歷史,展現亂世中醫者的家國仁義情懷

《大明劫》


《大明劫》——一段過往的歷史,展現亂世中醫者的家國仁義情懷

《大明劫》

孫傳庭臨上戰場前邀請吳又可來家中晚宴,吳又可急著要回去診治剩下的病人,孫傳庭一邊賦詩,一邊聽著古箏,他問吳又可:‘先生也認為大明要亡了嗎?’吳又可答:“自古王朝,始興亂終,我朝積弊已久,非一劑猛藥可以醫治。”

《大明劫》——一段過往的歷史,展現亂世中醫者的家國仁義情懷

《大明劫》

史料記載,孫傳庭於1642年帶兵奔赴潼關與李自成作戰,於郟縣被李自成大敗,退回潼關後被崇禎帝下旨催促再次出兵,孫傳庭在時逢戰敗兵心不穩不適合作戰的情況下再次出兵,終戰死沙場。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禎皇帝吊死在北京景山的一個老槐樹上。


《大明劫》——一段過往的歷史,展現亂世中醫者的家國仁義情懷

《大明劫》


《大明劫》——一段過往的歷史,展現亂世中醫者的家國仁義情懷

《大明劫》

遊醫吳又可於1642年回到老家蘇州東山,於1643年完成了不朽名著《瘟疫論》,從而奠定了中醫治療傳染病的理論基礎,書中所記錄的經方“達原飲”用於治療非典收到了奇效。吳又可領先世界近200年開創性的提出了病毒學說及病毒的傳播方式。

《大明劫》——一段過往的歷史,展現亂世中醫者的家國仁義情懷

《大明劫》

王競導演的電影,沒有那些浮躁的商業風,從《萬箭穿心》到《大明劫》你可以看到這個人的堅持。真實、正經、嚴肅、《大明劫》裡面的吳又可,孫傳庭都是真實的歷史人物,明末瘟疫氾濫也是有史可查的的真實背景,在大家都追求商業利益的時代,能夠靜下心來認認真真的做一部有深度的歷史題材的電影,這份真誠本身就足以讓我們感動。

回顧歷史能讓我們更加珍惜現在,在明末那樣一個民不聊生的時代,作為平民百姓沒有人會關心他們的生命。得了瘟疫,犯了病,只能眼巴巴的等死。他們從生到死,都是卑微沒有尊嚴和價值的。真慶幸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好的時代,有團結的人民,有一心為民的政府。2003年,我們戰勝了非典,2020年,新冠狀病毒比非典傳染性更大,但是我們有無所畏懼的醫生護士、軍人警察,有全心為民的中國政府,從每天增長几千到現在的兩位數,很多地方都已經很多天零增長,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病毒並不可怕,因為我們有強大的國家和人民,我們一定會勝利。

世道更替,醫道長存,曾經的那段歷史隨著時間的長河滾滾而逝,但是那些經得住時間考驗的醫學知識,救國救民的情懷,愛國精神卻一代一代的流傳下來。當國家需要的時候,總有那些逆行的身影奔赴一線,謝謝你們的負重前行,才保我大中華家國無恙,人民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