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馬雲呼籲改變教育前先改革考試# 網友:說出了我的心聲】 巴黎當地時間12月3日上午,馬雲 受邀參加世界教育論壇並發表演講。馬雲表示,要改變教育模式,首先要改變考試的模式。“如果考試是唯一的KPI,教育就不會是正確方向。”很多年輕人上了大學卻不知道要幹什麼。“那些文憑只是學費的收據而已。我們需要有那些真正思考的人,社會是真正的學校。”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馬雲覺得教育應該向前走,我們不應該去注重某些國家的大學排名,而是應該去正確的看待幼兒園,小學,中學的成績。

文憑不過是大學學費的一張收據,真正的文憑是我們為生活所奮鬥來的。

如果將考試作為教育的KPI 那這一定不是一個正確的方向,

對此,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現在很多家長把孩子侷限在學校,家庭之內,每天三點一線的學習,學習,再學習。

不讓他們去參與,不肯放手讓他們去接觸社會,漸漸地,他們變得麻木,變成了死讀書的工具。

因為他們覺得社會衡量一個人是否有價值的渠道,似乎只是成績而已。

那麼,很多人就疑問,中國的教育變革到底何時才能掀起革命的波濤呢?

其實,改變固有的形式教育必然是一條很漫長的路,如果無法從本身的考試製度去做改革的話,也可以引導孩子增強自身的眼界。

正確認識到考試對人生的意義,同時增加人生的閱歷,如果能夠兼備馬雲的提倡又能滿足當今社會“科舉”制的條件,豈不是一舉兩得?

就在今年,台州市教育局也發文要求加強校園美育工作,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教育,加強勞動實踐教育,印發《台州市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建設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示範點。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當然,研學不管對孩子們的成長還是生活都是很有益處的。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研學旅行使孩子以集體生活的形式,去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探討學習;集體生活培養出來的團隊觀念和整體意識。

研學旅行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傳統遊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為素質教育的新內容和新方式。學生基於自身興趣,在教師幫助指導下,從自然科學、社會和生活實踐中選擇和確定主題,在動手做、做中學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集體學習活動。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開展研學旅行,有利於促進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學生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引導學生主動適應社會,促進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的深度融合,培養創新人才,推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簡單通俗來說,研學對孩子有以下十點的幫助

【社會實踐】

參加研學旅行走向自然,走進社會正好是對孩子們平日裡學習到的課本知識的印證。世間萬物皆是學問,可以有效加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放鬆心情】

經過一個漫長學期的學習,是該讓孩子放鬆一下心情,走出校園,走出家門,走向大自然。

【獨立自主】

現在孩子學習壓力大,家長往往給孩子提供了除學習以外的一切服務,許多孩子都沒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觀念和習慣,參加研學旅行正好可以孩子一個機會。

【增強自信】

平日裡千篇一律的學習生活,磨滅了孩子接觸未知世界的勇氣,通過研學旅行為孩子專門設計的活動,可以讓孩子有信心去做以前沒有做過的事情,認識新團隊成員,並從中得到收穫。

【堅定目標】

研學旅行中會安排無數孩子嚮往的名校,有機會與名校學子面對面接觸,讓孩子對自己的未來有了一個更清晰的認識,樹立學習的榜樣。

【學會感恩】

現在孩子都是父母掌心的寶貝,生活中都是被呵護的對象,參加研學旅行可以讓孩子意識到父母平時付出的辛苦,意識到這個世界也需要通過自己努力去創造美好生活。

【磨鍊意志】

孩子們平時習慣遇到問題就讓父母幫忙完成,更沒有吃苦的意識,參加研學旅行可以讓孩子意識到要完成任務就必須服從指揮,必須堅持到底。

【增進友誼】

參加研學旅行可以讓孩子認識新的朋友,學會與新小朋友相處之道。

【持續進步】

孩子放假是放鬆不是解放,讓孩子意識到學無止境,參加研學旅行讓孩子到一個全新的世界去學習新知識、新方法,增長見識。

【團隊意識】

參加研學旅行可以讓孩子提高團隊協作意識,學習到團隊配合的技巧,感受到團隊榮譽感。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研學旅行

是一種最好的、最直觀的方式,讓孩子們看到真實的世界,體驗真實的生活途徑。

研學旅行不是遊山玩水,而是課堂的延伸,更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方式。

通過言傳身教、活動設計浸潤孩子,讓他們變得更有愛心,更能夠和別人分享,更有集體主義精神。同時,也要提醒家長,酸甜苦辣都是營養。

在行程中,不要排斥多給孩子一些獨立自主的機會,讓研學旅行真正成為孩子成長的歷程。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