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所高校新開本科,這個專業火到爆!你看好嗎?

近日,人社部等三部門聯合發佈了包括人工智能培訓師在內的16個新崗位。

3月3日,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下發文件,指出要依託“兩個一流”建設,加快培養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生。

3月3日,教育部公佈了2019年普通高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其中,最新註冊的專業是人工智能,新增該專業的高校有180所。

  180所高校新開本科,這個專業火到爆!你看好嗎?

人工智能,人們對這個詞並不陌生。早在20世紀50年代,達特茅斯會議就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由於技術條件的限制,人工智能的發展起起落落。

直到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不斷突破和完善,人工智能的發展熱潮再次到來,它已成為引領新一輪技術革命、產業變革和社會變革的戰略性技術,並逐漸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在中國,人工智能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政府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更是不斷加大支持力度,建設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人工智能人才培養體系。

一、人工智能教育全面展開

2017年,國務院發佈《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要求“完善人工智能領域學科佈局,設置人工智能專業”。

2018年4月,教育部發布《高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要求“根據國家和地區產業需求,加強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養”。

舉辦人工智能專業,成立人工智能學院,招收人工智能相關交叉學科的研究生,許多高校都採取了行動。如今,人工智能教育可謂“春意盎然”。

  No.1

  180所高校增設人工智能本科專業

在教育部公佈的2019年普通高校本科專業備案及審批結果中[請點擊查看詳情],新增備案專業最多的是人工智能專業。全國共有180所高校獲得人工智能專業建設資格,與2018年的35所相比,增長驚人

180所高校新開本科,這個專業火到爆!你看好嗎?

  No.2

  至少有40所大學建立了人工智能學院

自人工智能誕生以來,其理論和技術日趨成熟,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拓展。為了抓住人工智能給高校帶來的新的發展機遇,近年來許多高校紛紛成立了人工20底,

  180所高校新開本科,這個專業火到爆!你看好嗎?

  

No.3

  人工智能專業研究生將擴招

同濟大學校長陳杰在接受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採訪時曾指出:

人工智能本身就是跨學科的產物。我國人工智能研究要想走在世界前列,高校必須加強人工智能相關領域複合型人才特別是高層次博士生的培養。

近日,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印發了《關於推進“兩個一流”大學建設中學科整合,加快培養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生的若干意見》,研究生培養規模明顯擴大。

根據《意見》,將人工智能納入“國家重點地區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招生計劃”支持範圍,安排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生的專項增量招生計劃。引導高校通過實施常規增量傾斜和存量調整方式,有效優化招生結構,擴大人工智能相關學科高層次人才培養規模。

  180所高校新開本科,這個專業火到爆!你看好嗎?

陳杰說:“中國的制度優勢,加上產業模式創新需求和人才儲備優勢,共同為中國新一輪人工智能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人工智能的戰爭“流行病”力量,高校在行動

2月4日,面對肺炎的流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應運而生。

在與時間和病毒的較量中,人工智能在疾病診斷、疫情防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快速溫度檢測、智能查詢系統、機器人送藥、人工智能算法尋找病毒宿主、醫學圖像判讀人工智能技術正逐漸成為新一代的人類守護者。

2月1日,新型冠狀病毒防治與科研在教育部啟動。學校敦促各高校充分發揮創新優勢,立即行動,主動加快科研步伐。各高校積極響應,致力於科學研究,取得了一批階段性成果,其中人工智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上海交通大學

醫療服務機器人避免交叉感染

  180所高校新開本科,這個專業火到爆!你看好嗎?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吳濤研究團隊研製的“界面人工智能醫療服務機器人”,可以最大限度地方便醫務人員對隔離區內患者的觀察、診斷和治療,避免醫院內醫患交叉感染。醫務人員可以使用手機、pad或電腦隨時、在任何地點進入隔離病房內部署的機器人,並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指導隔離病房醫務人員。

  華中科技大學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降低醫生診斷負擔

  180所高校新開本科,這個專業火到爆!你看好嗎?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人工智能輔助醫學影像定量分析華為雲服務由華中科技大學徐永超副教授團隊和華威雲藍網科技共同開發推出。針對新發冠狀肺炎的CT圖像,可見許多小斑塊、多磨砂玻璃、肺浸潤和實變。大大提高診斷效率,減輕重疫區醫生診斷負擔。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可用於鑑別疾病的早期、晚期和危重期,有利於新冠狀病毒肺炎的早期篩查和早期防治。

同時,對於確診患者,通過對短時間內多次複查的影像資料進行定量分析,可以幫助醫生有效地評價患者病情進展和藥物治療效果。

  電子科技大學

全國首個“疫情衛星圖”快速檢測系統的研製

  180所高校新開本科,這個專業火到爆!你看好嗎?

該系統採用人工智能衛星數據智能處理與分發技術對遙感圖像數據進行處理,並結合精確的語義識別和地理編碼工具,將官方疫情文本轉化為清晰的“疫情衛星地圖”。

目前,“疫情衛星圖”已覆蓋全國,並不斷完善和跟蹤新的點數據,確保用戶查詢的信息最全面、最權威。同時,在這一背景下形成了數據收集和反饋機制,希望能為防疫工作提供科學決策。

  北京工業大學

“空警”參戰,智能無人機投入防疫

  180所高校新開本科,這個專業火到爆!你看好嗎?

基於神經網絡的“空防”智能無人機疫情預警監測系統主要由無人機平臺、光電負載、呼叫系統、地面控制和圖像處理平臺組成。

智能無人機疫情預警監測系統能自動監測廣場、道路、社區等環境人群,檢測人員聚集情況,利用紅外熱成像技術實時獲取人員體溫,實現非接觸條件下疑似高危人員的快速鑑別,快速形成疫情人員的相關數據,並根據系統提供大量分析的數據接口。

  西安交通大學

溫度測量消毒檢測機器人的研發效率是人類的10倍

據介紹,該溫度篩查檢測機器人配備了熱成像人體溫度測量系統。通過先進的人工智能算法,具有人臉識別功能,可以同時自動跟蹤和捕獲多個供暖人員。測量精度高,可實現7×24小時智能監測預警,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和暴露風險,可實現歷史數據的追溯和數據分析

機器人配有紫外線殺滅管,可實現無人值守和遠程控制。適用於車站、機場、醫院等各種環境,有效提高殺滅效率,降低人體暴露風險。經測試,該機器人的工作效率約為人類的10倍。

  中國農業大學

參與環衛機器人研發一小時可殺掉4萬平方米

  180所高校新開本科,這個專業火到爆!你看好嗎?

中國農業大學研製的“智能高效環衛殺毒機器人”實現了藥液遠送、霧化度最大化的要求。可應用於垃圾集中點、城市街道、社區、集中防疫點、道路檢查站、車站、建築工地、學校、地下車庫等場所,以及特種車輛等移動物體。

  天津大學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校企合作

  180所高校新開本科,這個專業火到爆!你看好嗎?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斷系統由天津大學醫學工程與轉化醫學研究所、天津市宋慧儀醫療設備有限公司、貝瑞上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設計。,研製了可穿戴式組合智能監測系統,對血氧含量、呼吸頻率、心率、體位、呼吸阻塞等核心生理指標進行監測。通過多模式信息融合和自動識別,實現疾病模式的智能分析和及時預警。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望緩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醫護人員眾多,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降低醫患交叉感染的幾率,對預防和控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起到積極作用。

同時,該項目還可用於其他呼吸系統疾病的“早發現、早治療”,降低普通患者向危重患者的發病率。

參考材料:

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審批結果

關於建設“雙一流”促進學科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生培養的若干意見

陳杰:服務國家需要服務上海科技創新貢獻“同濟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