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名士多出在颍川?

Serials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颍川是个神奇的地方。

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天下名人,中州过半”,河南省位于中原地带,一直处于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战国时期是百家争鸣当中几大思想门派的发源地,从古到今文化的底蕴都比较浓厚,也蕴育出一大批名人,大家,要说哪个市出的名人最多,我觉得要属颍川郡,今天的禹州市,放眼望去,简直是一座名人制造机,颍川在历史上一直是大郡,自设立以后一直是京师之外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地方,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颍川都出了哪些名人呢?让我们来仔细数数,保证你们大吃惊。

黄帝,中华民族的始祖。大禹,黄帝的六世孙,大禹治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的,战国时期的大名人。吕不韦,传说中秦王赢政的爹,先不说爹不爹的问题了,吕不韦的才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接下来就是敢跑去刺杀赢政的张良,张良原姓姬,后刺杀秦始皇失败后改姓张,传说得到姜太公姜尚所著的《太公兵法》,从而助刘邦上王位。吴道子,中国唐代画家,被后世尊称为“画圣”。 褚遂良唐朝大臣,著名书法家。

此外还有青史留名的郭嘉、荀彧、荀攸、荀文若、徐庶、陈群、钟会、淳于琼、钟繇等等。

同时颍川还是很多姓氏的发源地。

韩姓,以“颍川”为堂号,虽迁居异乡,仍以是颍川人为荣。

方姓,一九九七年,经过有关姓氏专家的考察论证,确定河南禹州方山镇的方山为方姓鼻祖方雷公的封地,海内外方氏的发源地

钟姓,同为“颍川堂”。至于五百年前这句话的原意是:“五百年前在一个锅里面煮肉吃”,在客家人里面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家人,所以就有这个说法了。广东兴宁的资料的客家人中颍川堂的人是最多的。

郭氏,郭氏来自姬姓,由虢叔之虢按声转为郭。

庾姓,在两汉时代形成了颍川和新野两大郡望,而颍川庾姓最繁盛是当今庚姓中最大支派。

乌姓,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代,少昊氏以乌命官,有乌鸟氏,他的后人去鸟字姓乌,称乌氏。望族出于颍川、汝南、鄱阳。

繁姓,望居颍川郡。历史名人繁钦为汉末文学家。颍川人。

还有陈姓, 赖姓,陆姓等,对不少陈姓、钟姓、荀姓、庾姓族人来说,颍川是个神圣的地方,因为他们的祖先曾在那里书写过辉煌。因此,在他们的族谱或堂联上都有“颍川”字样。

要说谁最牛,当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才有我们这几千年文明历史,才有我们这千千万万华夏子孙,所以,最牛的名人无疑是黄帝。当然吕不韦也是挺牛的了,有他才有创建大秦王朝的秦始皇。


更多河南历史文化类原创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历史宝藏


就题目列举而言,应该是想说汉末三国时期,有许多名士出现在颍川地区。这不奇怪,颍川有足够的历史底蕴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其文化昌盛的一面。

第一,历史底蕴

颍川郡治所叫阳翟,现在叫禹州,当时的范围包括河南登封市、宝丰以东,尉氏、郾城以西,新密市以南,叶县、舞阳以北地。

《史记·帝王世纪》记载:“禹受封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阳翟是也。大多数正史记载,都认为阳翟是是夏朝的都城,有华夏第一都之称。

除了史料之外,禹州现存的瓦店遗址,也是被认为最接近夏朝的遗址,是龙山文化晚期全国面积最大的人类聚落遗址之一。是由国家支持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大科研项目。

颍川郡一直是古代人群最密集的地方之一,在夏商周之时曾三次作为一国之都。许多人了解颍川是在三国时期的人才爆发,其实不止如此,秦汉之际,吕不韦、韩非、张良、晁错等许多人都出身颍川郡,往后还有褚遂良、吴道子等人物,人才一直就没停过,只是没有三国时期那么耀眼了。

第二,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从来就是影响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颍川的地理环境可谓得天独厚。颍川属于豫州,本身处于黄河中下游,同时是颍河上游,颍河又是淮河最大支流,二者相临的地方,水文条件实在太好。

颍川避开了豫西的部分山脉地带,处于山水交汇的平原地区。有水吃,有粮种,还有山水风景,生活不要太滋润,说是早期最适合人居住的地区之一,毫不为过。这也是为什么颍河上游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的原因。

在秦朝首次设立郡县制时,史书记载的颍川郡已相当繁华,有“17城,户263440,口1436513”,堪称全国最大、最富有的地区。

古豫州地处中原地带,颍川郡更在中心腹地,南来北往,东西交替,作为交通中枢,人口众多,土地肥沃,最后形成经济文化的昌盛,这些是情理之中的事。

第三,风俗文化

汉末三国时期的人才爆发,一方面是时势,另一方面应该跟其风俗文化有一定关联。

据《史记》记载:颍川、南阳,夏人之居也。夏人政尚忠朴,犹有先王之遗风。颍川敦愿”。

夏人为政,崇尚忠诚朴实,颍川留传有夏朝的遗风。

另据史书的记载,颍川的风俗多有:“高仕宦,好文法,喜争讼,多朋党”,士有申子、韩非,刻害余烈。

颍川地区,大部分时间与国家都城相距不远,士族聚集地,政治敏感度或向往度都较高,因此“高仕宦,好文法”都不难理解。

  • 法家思想

“喜争讼”就有意思了,好听的说就是凡事要争个明白,不好听的说就是,爱较真,容易纠缠在一件事上。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颍川出现了大量的法家代表人物,是为了解决“喜争讼”吗?不好说,但某种程度可以说法家出颍川,如申不害、韩非,吕不韦,晁错都是颍川人。

颍川一地的法家思想一直相当浓厚,东汉时期长社人钟皓“世善刑律,教授门徒千余人”,“郭氏自弘后,数世皆传法律”。

相对于儒家,无疑法家更为务实。在汉末三国时期,即使是儒家当道,但有法家思想影响的人才也更能贴近实际问题,也就更易受到重用。

  • 吏俗朋党

史书记载,颍川豪杰大姓相与为婚姻,吏俗朋党。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个相互结交的圈子,颍川人才爆发跟朋党相交也有关系。许多颍川出身的人才都是朋党之间相互举荐,才被掌权者认可的。

最为典型的就是曹操麾下的荀彧了,他出身颍川荀氏,接连推荐了大量颍川人才,如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

第四,巅峰时刻

颍川人才昌盛的巅峰时刻,要数魏晋时代了,这里边有政治因素夹杂其中,如同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颍川的昌盛伴随着世家的昌盛出现,如:


颍阴荀氏颍川著姓,

长社钟氏颍川名门,

鄢陵庾氏颍川望族,

颍川首姓陈氏巨族,

陈钟庾荀,是最为昌盛的四大望族,除此之外,阳翟薛氏、原氏、褚氏、赵氏、李氏、郭氏;颍阳王氏、姚氏;舞阳韩氏;郏臧氏、申氏,还有赖氏、方氏、许氏等等,都是当时的豪族大姓,现在不少姓氏都能在颍川找到来源。

结语

在某种程度上,颍川可以看做河南的缩影,历史、地理、风俗、政治都是其昌盛的因素。但历史就是这样,盛极而衰,盛衰往复,再有名望的家族终有衰落的一天,随着天下动乱,颍川再也不复当年辉煌。


书僮聊历史


此言差矣。

从题目的描述中,可知提问这个问题的朋友是三国演义看多了,却又看少了。看多了,所以才发出“为什么古代名士多出在颍川?”,看少了是因为,他只看到了颍川。

君不见“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君不知“九品之下无名士,世族之外无造士”。

魏晋时期,颍川出了很多名士不假,就像这位朋友所说的有“郭嘉、徐庶、司马徽,还有荀氏家族”。但这也只是魏晋时期而已,纵观整个历史,“古代名士多出颍川”这个结论并不正确。即便是在魏晋时期,这个结论也值得商榷。这就是我们将要说的“王”“谢”两家。

“王”指的是魏晋名门“琅琊王氏”。这个家族有我们所熟悉“王与马共天下”中的那个王导,便出自琅琊王氏。书圣王羲之,以及王献之,也都是琅邪王氏的成员,为王导的后辈。同一时期的琅琊,不是只有一个王家,闻名于后世的还有其他几家。

《三国演义》中我们所熟悉的诸葛亮,诸葛瑾,诸葛玄都是琅琊人。二十四孝之“卧冰求鲤”的主人公王祥也是琅琊人,竹林七贤中的王戎为琅琊人,此外还有萧道成,鲍照等人。

“谢”,是太康谢家。这个家族在魏晋时期非常有名,时人所说的“大才槃槃谢家安,江东独步王文度,盛德日新郗嘉宾”,其中谢家安,指的的就是谢安。咏絮之才的谢道韫是谢安的侄女,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的谢灵运也是谢家儿郎。李白在其作品《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所说:“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中的惠连,为谢惠连,也是谢家子弟。

由此可知,仅以魏晋时期来说,琅邪出的名士远远多于颍川,而当时琅邪的王氏和诸葛氏都是望族,并不比颍川荀氏差,甚至还要高出一筹。

现在我们再说说,为何颍川在魏晋时期出了郭嘉、司马微等名士,原因便在于我们所说的“九品之下无名士,世族之外无造士”。自曹魏开始“九品中正制”实行以后,世家大族逐渐掌控了官吏的选拔和认用,同时还掌握着各种各样的书籍,把控了知识的输出。

所以,对于寒士来说,一方面没有足够的资源学习,掌握知识,另一方面进朝做官和出名的渠道都被世家大族所掌握,而在世家大族眼中,寒士与他们不是一路人,更不会帮助寒士出名。所以我们看到,三国时期出自颍川的名士大多都是颍川的大族,比如颍川荀氏、崔氏、司马氏等。


此笺


为什么在三国时期,颍川出现如此多的人才?

这是与颍川这个地方自古以来的风气,还有当时的政治制度有密切关系的。

自古以来,颍川这个地方的群体,就对参与政治非常感兴趣。

东汉年间,由于政治昏暗,所以士大夫对宦官当权的现象非常不满,由此出现“清议”之风。


在这一政治背景下,由于颍川处于政治经济的重心区域,导致家族豪强众多,且颍川名士彼此互为交结,相与婚姻,能够成为基于地域的共同集团,这是其他地方所难以相提并论的。

与此同时,当时的政治制度是地方豪强世袭垄断州牧郡守等职,朝廷对地方政治无法干涉。

在此背景下,颍川名士既有家族的实力,也有参与政治的浓厚兴趣。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朝廷被宦官把持,缺乏儒雅文风,而文化水平高超的颍川名士就抓住了这个机会,脱颖而出,成为士林之首。


历史上的颍川名士大多出自:

颍阴荀氏、长社钟氏、鄢陵庾氏、禹州方山、颍川陈氏。

足以说明,颍川名士是历史特殊时期的产物。


HuiNanHistory


主要是人口基数大,大郡


John14802


一是颍川地理位置特殊,处于政治经济的中心区域,氏族豪门聚集,大量兼并土地,扩张政治军事和文化势力,形成豪强集团。二是取得地方直至中央的治理权和参与权后,从制度上建立世袭体系,固化利益分配机制。三是从文化舆论上建立了话语权。故传名士多出颍川,实际上多出世家。


我的汉口记忆


我觉得这是一个循环效应,可能最初颍川出现名士后,更愿意带动自己家乡的人,而当地人也以此名士为榜样注重这方面的培养,如此一来,名士越来越多,但是纵观历史,只能说颍川多名士,别的地方也有很多哦。


清新luck


1.颍川多士家;荀氏;钟氏;韩氏;

2.士族之间多结交,形成庞大的关系网;

3.颍川属于一线城市,人才、机会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