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燎荒火


散文:燎荒火


燎 荒 火

正月三十晚上在我們家鄉一直流傳至今的一個習俗——燎荒火。八百里秦川道上一片沃野,是小麥的優生種植區。過完正月十五基本上家家戶戶開始在麥地裡除草,現在全栽成了果樹,就在果園裡摟樹葉,拾樹枝,上化肥,整理果園。人勤春早,整個地方呈現出一派春耕氣息。

過去交通不便,信息閉塞。過了正月才算真正意義上把年過完了。正月三十晚上燎荒火是過年的最後一項活動。燎荒火用的柴火可是有講究的,夏天收麥子時剁掉麥穗,捆上一大捆麥稈專門存到正月三十燎荒火用。麥稈有硬節,燒起來會發出噼噼啪啪類似鞭炮的聲響。沒有留麥稈的人家到時候只能折蒿子燎荒火了。

正月三十下午一放學,趕緊把作業寫完,在家裡找根草繩,叫上幾個夥伴去折燎荒火柴。村子近處的蒿子都被從地裡幹活回來的人順路折完了,我們就會跑到村外的西乾渠岸上折。西乾渠是寶雞峽水庫總乾渠從乾縣臨平鎮流經薛錄鎮後分為東西兩條幹渠,解決乾縣禮泉缺水灌溉農田的水利設施,造福乾禮百姓。因為行水的緣故,岸邊蒿子特別旺盛。冬季一般渠裡不放水,我們就瞅準那個地方折燎荒火柴,四個人結伴而行。把繩子放在一邊,用手從半節腰折斷。冬天沒有下雪蒿子杆太乾,杆杆比較硬,折的時候太費勁。一不小心就會戳到手背。我們只想著多折柴火,到時候燎一個大荒火那裡還顧得上疼痛。越是離渠口近的地方蒿子越茂實,就是不好折弄不好會滑下去,渠底子還有薄薄一層水。我們四個人就分成兩組,一個人蹲在渠岸邊邊,另一個人在後面拉著一隻手,另一隻手摺折下來往身後一撇。看看折的差不多了就停下來整理一下。我們把蒿子拾在一起用腳踏幾下分成四份,一人一份用草繩一捆拉上就回家去了。

把柴火放到門口,草繩一解就去找夥伴們商量晚上燎荒火的事情了。等天快黑下來的時候,吃罷晚飯,母親先在後院燒一小堆麥草。然後把一大把麥秸引燃,拿著火把從後院到頭門口穿院而過,直到點燃門口堆放的蒿子。乾透了的蒿子頓時燃燒起來,火焰直竄有三四米高。這個時候誰都不敢從火上燎過去,蒿子籽燒著後火星飄向空中扶搖直上,指引著光明。就會聽到有人喊,這家今年的麥子豐收咧,火籽漫天飛。蒿子杆杆發出的脆響不正是人們新的一年裡富有節奏的快樂生活嗎?等火漸漸的小了,就開始了我們期待已久的燎荒火,有時候不注意對面是否有人,就一下子撞在一起。大家都是一笑了之,一個接著一個從火上跨過。鄰居們都聚在一起,燎完這家的燎那家,到誰家燎的人多就說明誰家的人緣好。別看一個簡單的燎荒火,可以折射出一個人的品質。大家歡笑著,跳著,誰也沒有去想燎後的結果。到了第二天相互見面後就樂了,有的人頭髮稍被火燎的蜷在一起了,有的人眉毛都被燎著了。但是說的最多的還是誰家的火旺,誰家的柴好。

燎荒火,用火燎去以前的不悅與晦氣;燒掉所有的煩惱與困頓。燎的是人們心裡的一種祝願,燒掉荒草剔除雜物,過去的一切隨火化為灰燼。在新年伊始萬象更新之際,從頭開始進入一個全新的生活。

散文:燎荒火

作家簡介:商策,1976年6月出生於陝西咸陽禮泉縣新時社區大張寨。1998年至今從事教育工作。詩歌公開發表一百六十多首,獲獎十八次。辭條入選《中國新生代詩人大辭典》,大型文學專集《禮泉文苑》一次收錄詩歌二十多首。2019年4月出版《那年那月》散文集。文章見於《榆林晚報》、《咸陽日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