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贵州农村公路旁边不准种玉米?

手机用户52089942715


1、近日,一份由贵州凯里市舟溪村下发《调整玉米种植结构通知》在网上热传。通知规定,禁止在村内多处地方种植玉米,若被通报或处罚将免去三年的合作医疗补贴。(3月28日澎湃新闻)

2、3月27日,政协第十二届贵州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就“坚决打好玉米种植调整硬仗、调优粮经种植结构”进行协商议政。


为什么要去减少玉米种植?

1、国家库存压力过大。到2017年,我国的玉米库存达到2.6亿吨,接近粮食总库存的一半。2.6亿吨玉米需要付出的库存成本费就高达650亿元。

2、价格下行压力巨大,继续种植受损的必然是农民。目前玉米需求严重供过于求,价格必然下行。国家也是为了农民考虑,才不鼓励种植玉米。

3、国家收购政策改革在即。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局联合宣布,将取消东北四省区的临储玉米收购政策,转而实施种植补贴政策。这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瓶颈的一次关键探索,先从玉米开始,然后是小麦水稻等。

相信贵州政府的本意是好的,调结构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只要工作到位、理解到位,谁也不会跟长远利益过不去。

如何执行上面还得下一番功夫,特别是基层执行时如何保持政策不走样,估计是很大的考验。毕竟农民是最苦的,不让种植玉米,种植其他的收入就增加了?未必见的!!希望基层制定政策时,多于农民沟通。不要好心办坏事,弄的人民意见太大。

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意见可以大家一起讨论。


问道君


作为一个勉强算种过地的人,基本上可以毫无避讳的说,玉米就是“懒人经济”!一般只要抛下去种子,都不用怎么管,就能长出来,最后收货结果。

很多住在农村的贵州人,常年居住在山区,养成了自给自足的习惯,不太愿意做出改变,玉米这种东西,实际上经济价值并不高,而且贵州的耕地本来就少,如果都用来种玉米,真的是好钢没用在刀刃上。

贵州玉米,本来品相就不是最好,对比东北运来的玉米,东北的颗粒又大,又饱满,而且很多还是机械化的耕作,解放了很多劳动力,贵州农村那么多人,如果都能把劳动力解放出来,到城里学一门手艺或者技术,然后定居在城里,岂不乐哉?

农村地方的人,如果只是种玉米,创造的GDP是很低的,经济效益并不高,不管是医疗还是社保等,如果总是靠外在的帮扶,或者靠城里人创造的经济价值来“反哺”,并不是长远之计。

△原始玉米采集方式

因为要统筹城乡,有的地方城市建设并不好,很大的原因就是,农业人口太多,城里人创造的GDP或经济价值,可能还需要匀出一部分资源来平衡农村。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一些省级的公积金标准,反倒不如省会城市的公积金高,形成倒挂,原因就是到了省这一级,就需要考虑全省的平均标准,一平均,就低了下来,而省会城市城镇化率高,农业人口相对少。

△玉米机械化耕作

所以,贵州在城镇化的进程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光是种不种玉米的问题,放弃那种经济效益低的原始耕作方式,适应现代的生活节奏,最好能搬迁到城市居住,自己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又能促进城镇化,是最好不过的了。

综上,我是支持不种玉米的!


贵阳小数据


关键字:农村,公路旁,不得种玉米。

其实原因很简单,有人提到国家库存压力,我认为这两者没有任何关联。公路旁不准种玉米,原因是安全问题!

大家试想,为什么不限制麦子或者水稻?原因只有一个玉米高,容易挡住司机的视线。我们知道,贵州曾经道路不通,导致在人们印象中落后,穷。那么,既然现在通路了,会是那种宽阔的大路吗?肯定不是,现在农村的水泥路都异常凶险,180度急转弯随处可见,90度转弯那就跟头发丝一样多。关键这路还很窄,大家都喜欢把车开在路中间,如此,拐弯时很容易出事。现在农村大都家家户户有车,轿车。轿车个头小,玉米杆太高,路弯道太多,视距就短,无法判断前方是否有对头车。所以,禁止路边种玉米,是为行车安全考虑的。



当然,我想大家应该都知晓的,在农村行车,喇叭一定要好使,凡是转弯前都要长按喇叭,以提醒对头车辆注意。农村很多人,开车都不按喇叭的,导致很多时候都需要急刹车。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当然了,农村好一点的路面,拐弯处都有那种凸镜,但我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地方的凸镜都不见了镜面,奇怪。😄


总之一句话,农村由于土地等限制,政府在建修路时,一般都会循着曾经的老路来修,不够宽的就把周遭的荆棘等弄掉,悬崖边就凿山,反正,尽量减小成本。

路,修桥是比较贵的,所以,很多路是绕着悬崖走的。地边也是一样,如果修成直路,就是直接从地里横穿,这种要赔钱,成本大。


没来过农村的可以抽时间来农村感受下农村的“十里千百绕”,不过,过弯道一定记得按喇叭。😄


溪门飞雪


我是山区交通公路基层管理员,就公路两旁不准种玉米来综合分析一下。近年来,不只是云贵农村公路两侧不准种植玉米,而是大部分地区的国省、县乡公路两旁都在劝导农民朋友不要紧挨路肩种植高杆农作物。

我们都知道,国家正在加大力度建设“四好农村公路”,而其中的“二好”就是绿、畅。山区农村公路建设竣工后,必须尽快安装交通警示标志牌和两旁的绿化迖标。如果高杆农作物不有效控制,会阻挡行车视线和压抑花草树苗的生长期。

而云贵农村公路旁不准种植玉米,应该是与该省在2018年就“坚决打好玉米种植调整硬仗、调优粮经种植结构”的政协十二届省委委员常务委员第二次会议决定的。



据网络媒体报道,贵州省将在2018年大幅度调减本区域内的玉米种植面积,计划由2017年的1100万亩,调减到一半(600万亩)左右。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该省各地区都强化限制了玉米的种植面积,公路两旁更是严格控制以利于土壤流失和保护公路路基的稳定性。


橘红服


问:为什么贵州农村公路旁边不准种玉米?

简单来回答下吧,这事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有些事情还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

1.玉米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

这个就不多说了,这是个大背景,也是部分地方政府做事的方向。

2.关于贵州的玉米生产情况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

受地形限制,印象中,贵州一直是属于我国较为贫穷的省份之一。为了解决吃饭问题,玉米自进入贵州之后,种植面积持续扩张。

但由于贵州土壤瘠薄,水利灌溉条件差,在玉米广泛种植的同时,也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清中叶至民国玉米种植与贵州石漠化变迁的关系》复旦大学,韩昭庆)。

山丘、山坡的过度开垦,加上水资源的不足,在国家玉米供给侧的大背景下,促使当地政府开始加大对玉米种植的调控。

3.不种玉米种什么?

在今年年初贵州农业工作会上,有关部门也对贵州玉米种植调整做出了明确:玉米不是不种,而是种好种优,走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之路。

应该说,本意是好的,就是做法有点太简单了点,另外一个最关键的是,既然引导农民优化种植,那么也就应该对农民的作物销售提前做好部署,一旦到了收获季节,改种的作物收益还没有玉米好,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比较,环保是全社会的事,不能放在一个农民身上。


每日粮油


这是因为贵州省将在2018年大幅度调减本区域内的玉米种植面积,计划由2017年的1100万亩,调减至600万亩左右,为了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贵州省的很多地区都不能再种植玉米!所以才出现了令很多贵州乃至全国人民都觉得不可理解的——“为什么贵州农村公路旁边不准种玉米?”。

公路旁种植玉米将受罚!

近日,甚至有一份贵州省某地关于调整玉米种植结构的通知更是引起网络热议,据笔者注意,这份由贵州凯里市舟溪村下发《调整玉米种植结构通知》中规定,禁止在村内多处地方种植玉米,这其中,就包括农村公路两旁。

另据笔者观察到,这一则通知中规定,若被通报或处罚将免去三年的合作医疗补贴。

很多人看到这一则通知,不禁觉得奇怪,为什么在家地里种玉米还要受罚?

为什么世世代代种植的玉米就要在一年之内全部铲除呢?

如果真的不再种植玉米,普通老百姓到底种植什么才比较好呢?

我想,这才是有关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

望周知!让自己的亲属、朋友了解。

《粮油市场报》官方账号首发于在悟空问答!03.30


粮油市场报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贵州省并没有规定农村公路两边不准种玉米,这些话题都是网上炒作用来作标题的,那么是不是有这么一会事呢?

事情是有的,但不是以政策性文件下发给农民的,这是因为贵州将在2018年大幅度削减辖区内的玉米种植,由2017年的1100万亩,削减到每年600万亩左右,为了完成这个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任务,贵州方面指导性要求很多地区都不要再盲目种植玉米!

其实贵州方面干预这些具体事情的做法应该是不得已而为之,农民朋友们盲目跟风某种农作物已经是一种通病,见到利好就一拥而上,本来这种行为应该由市场来调节,但贵州显然是考虑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作出了这一举动,市场自然调节必然让农民朋友伤痕累累,实属不忍心,给贵州点赞!


川东木匠哥


为什么贵州农村公路边不准种玉米,这个问题分一下几点解释:

第一,贵州,我没记错的话都是山区,公里弯弯曲曲,公路边种植玉米,会有些地方遮挡汽车安全的视线,让司机无法预判。

第二,发展快了,农村人也基本都买得起小汽车,对于国家来说,人民就是财产,人民的安全大一一切,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工程,农村问题都先是:安全第一,质量第二。

第三,玉米种在公路边,也容易引起很多方面的安全问题,比如采摘时间如果在弯角处,司机突然看见,突然刹车,就会掉下悬崖,贵州多数都是悬崖。

以上三点,足以证明政策是对的,也是从安全角度出发,从人民切身安全出发,没有掺杂任何不对的思想。个人表示理解,也希望你问的问题成为你解开你心结的良药。


言子琪


感谢悟空推荐,在贵州确实有部分地区在公路边是不让种植玉米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如有不对的请大家及时指正留言提醒和评论!!!

玉米经济价值不高,对于贵州的扶贫攻坚会造成影响。由于贵州地处山地丘陵不利于水土保存,都知道玉米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国家政策这些年倾向贵州,扶贫攻坚在最后关头,在路边种植玉米影响政绩!

马路边种植玉米影响生态环境的优化

和循环!这主要是由于玉米叶枝大叶茂很容易吸尘,影响环境美观,也让路边不让在种植玉米。


对于这一点我个人持支持的观点,毕竟建设美丽家园需要合理规划!!!


贵娱圈


不让种玉米弊病也很多,本人觉得让市场调节,让农民选择最好。十年前本地镇政府派干部强行推广玉米良种,农民不接受,而现在农民主动抢购自己信耐的良种,因为农民从中得到实惠,种子价格虽高但产量高,经济帐农民会算的。

本地开始听说村民组长通知不准种玉米,而现在多数农民都种了,有一村为划片种李子干部打了农民,但李子还是没种下去,本人有一亩多地500元一亩租给村里了的,现在还没种下李子本人准备载香樟树了。种李子500元一亩村里经营肯定要赔本的,只有政府帖钱。所以村干宣传入股时我因为也是国家公职人员支持政村工作但不入股。楼上有人说种玉米会发霉不利保存,请问水果蔬菜更易保存吗?蔬菜水果几天买不出去就全腐烂了。农民两三年的存玉米还可以喂猪,我熟知的附近一农户种玉米该种收除草季节忙几天,收的玉米每年喂五头猪一头年创收三万以上是实的,而他家只夫妻两个劳动力,只是在我的苗圃干活的一种中午回去倒猪食喂猪。(早晚煮好猪食,传统喂法,不节能但猪肉好吃我近几年每年向他家买一头,4一5百斤,也4一5千元)。而本地的不少国家扶持项目象什么核桃基地,刺梨基地,桃国,养植场,国家帖进不少,确只是一部分钱损失浪费一部分钱进私人腰包,没产生实际效益,本人觉得在种植方面应该由市场调节农民选择,政府的扶持农民可採取无息贷款,无偿补帖又无效益追踪追究更易滋生腐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