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杜月笙在香港有哪些惊险故事?

雲绯


上海沦陷,客居香港期间,杜月笙曾促成一件大事。为了这件大事,他几乎丧命,侥幸脱险后,最终还是落下了难缠病根。

最后杜月笙死,就死在这个病根上。

聊这件大事前,不妨先简单说说抗战期间杜月笙在香港都干了什么?

如果问杜月笙风云一生,哪个阶段最让人钦佩的话,淞沪会战期间算一个,另一个就是客居香港期间。

有一点很多人比较模糊,杜月笙用金蝉脱壳之计从日本人眼皮子底下逃离上海后,日本人其实是很想打击杜月笙在上海的势力的。因为这个,杜月笙到香港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跟日本人在上海滩掰手腕。

1·28时,杜月笙曾说过,日本人要是敢过租界打中国人,他三个小时内要上海租界毁灭。上海滩江湖皇帝是有这个实力的,所以当他到香港后得知自己的门徒因自己逃离遭到日本人疯狂报复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向上海滩发出了江湖号令。

这江湖号令浓缩下来就一句话,让上海这座城市的日常运转瞬间陷入瘫痪!

这一狠手下去,日本人果然服了软,从此不再为难杜月笙门徒。

保护了上海滩的门徒后,这些门徒随即成了杜月笙在上海的地下抗日力量。遥控这些门徒,杜月笙为抗战做了不少贡献——第一桩,将大量有落水危险的北洋元老营救到了香港,此事不容小觑,很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人企图鼓弄傀儡政权的险恶计划:第二桩,国府几乎所有潜伏进上海的高层人员都是由杜月笙提供的全程保护,遇到有人被捕需要营救的时候,杜月笙更是不惜重金,倾力相帮;第三桩,杜氏门徒全力协助了军统在上海的谍战、锄奸;第四桩,香港的杜公馆成了战时赈济中心,不仅帮助了很多逃难的富人,对底层穷苦百姓的救助也不少。

总之,这个阶段的杜月笙是很有家国情怀,民族骨气的——

但就巨大影响而言,以上这些事都无法跟接下来的这桩大事相比。

高宗武,1905年生于浙江乐清,早年留学日本,1931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典型的日本通。自日本回国后,高宗武很早就进入了外交领域,主要负责对日外交工作,年仅29岁即担任了国民党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很是年轻有为。

因为深得蒋介石器重,蒋介石成立国防设计委员会后,高宗武以日本问题专家被聘为国防设计委员会委员。抗战全面爆发后,蒋介石对他又委以重任,派他到香港负责对日情报工作。

可能是仕途太顺人很飘的缘故,亦可能是野心太大想登更大的舞台,结果到香港没多久,这家伙就背叛老蒋,和日本人裹在了一起。

高宗武在日本的人脉十分深厚,跟日本前首相犬养毅的儿子犬养建是大学同学,而当时犬养建刚好就职在臭名昭著的日本华中特务机构——梅机关。

利用这层关系,高宗武很快和梅机关的影佐祯昭搭上了关系,然后就开始帮日本人运作亲日事宜。汪精卫就是高宗武推荐给影佐的,从某种程度上讲,汪精卫后来从重庆叛逃到河内,再回上海,高宗武在其中起了不小的“促进”作用。

得知自己颇为器重的外交人员彻底站队汪精卫阵营,老蒋一度向军统下达了制裁令。

随后的一段时间,高宗武随汪精卫频繁赴日,秘密与日本内阁谈判,但就在汪精卫与日本人签订所谓的和平条约时,高宗武怀疑了,犹豫了,他深感自己所做的一切哪里是和平救国,分明是万劫不复的卖国投敌。

加之汪伪政权内部的争权夺利,高宗武是既后悔,又心灰意冷。

究竟该何去何从呢?

高宗武有些想反正。

但没有值得信赖且又有现实能量的人从中牵线搭桥,作担保,这个正并不好反,弄不好就是回头即死。

为此,高宗武找到自己十分信赖的老前辈黄溯初,问该怎么办?

黄溯初是个明大义的老前辈,杜月笙认识此人后也是一生敬重。老前辈给高宗武打气,也给他立定了决心,为国为家,回头是岸。

就这样,高宗武下了反正的决心。通过黄溯初的同乡关系,他找到了上海滩闻人徐寄庼,拜托徐为他找一个万无一失的中间人。

听闻如此大事,徐寄庼第一时间想到了杜月笙。在他看来,只有杜月笙的人品和能量才能确保此事无风无险。

但杜月笙远在香港,这事又该怎么办?

徐寄庼只好去找徐采丞。徐采丞这人不得了,杜月笙避居香港大事最倚重的门徒,在上海滩八面玲珑,很吃得开的一位人物。

都是有家国情怀的人,一听这事关系大局,徐采丞立即带着徐寄庼的亲笔字条直奔香港,那张字条很有名——“高决反正请速向渝洽。”

杜月笙看到字条,既震惊又兴奋,他知道高宗武反正极有可能带出汪日密约的全部内容,倘若能将汪日密约公布天下,那对汪精卫以及日本人的打击就太大了。

想到这里,杜月笙做了一个让众人惊讶的决定,一刻不等,马上搭乘最近一班飞机去重庆见蒋介石。

1939年11月5日,杜月笙从香港直飞重庆,向蒋介石汇报请示高宗武反正之事。

凶险即发生在此行途中。

飞机飞到一半,突然遭遇日军战机。日军战机一见是中国民航飞机,立即集中火力扫射。为了躲避日军战机的扫射,杜月笙所乘的客机不停地拉升,不停地下降,所幸这架客机技师的飞行技术高超,经过一番周旋后,终于摆脱日军战机,化险为夷。

杜月笙有惊无险,逃过此次大劫,按说是非常幸运的。但20世纪30年代的民航客机,机舱内设施十分简陋,根本没有空气调节装置。当飞机上下翻腾的时候,本就有气喘病的杜月笙被折腾的几乎喘不过气来,几乎昏厥。几天后再次搭机返回香港时,杜月笙是被人用担架抬下来的。

自那以后,杜月笙的气喘病就算落下了一个难缠致命的病根,身体每况愈下。

但就是在身体遭受如此重创的情况下,杜月笙还是把此事办到了滴水不漏,无风无险。

蒋介石要他办的,他办到了。高宗武一家他亦成功地营救了出来。

最终,汪日密约被彻底披露,恨的汪精卫几度派人到香港想暗杀杜月笙。


黑句本


1939年初的一天,上海青帮头子杜月笙来到香港一家“江南春饭庄”吃饭。杜月笙与两保镖一行三人来到饭庄二楼,这里宽敞,食客较少,只有靠墙角的两张桌有两对恋人在用餐,还有中间一桌三人在用餐。杜月笙选了一个靠窗的餐桌坐下。杜月笙环视一周,以他独特的眼光一看便知中间桌三人是当地的地痞无疑。席间,来了一个讨饭的,先后到两对情侣及中间桌三人讨钱,最后来到杜月笙面前。当讨饭的将手伸向杜月笙时,保镖抬手一挡,不想讨饭的就四脚朝天,并将旁边放皮包的凳子也碰倒了。讨饭者起身将凳子扶起并将皮包拾起放好后就要走,杜月笙叫回讨饭者并给了一块大洋。不久,旁边桌三人又吵了起来,且口出不逊,并与杜月笙的保镖打了起来,几招过后,那三人哪是保镖的对手,便仓惶逃去,这一闹必然是桌椅翻倒。杜月笙突然感到不对,立即将皮包拿起查看,发现皮包内的一个小包不见了。杜月笙大惊失色。原来,小包内放有两万港币,一块玉佩,一本空白支票簿和一张“密件”纸。原来,汪精卫刚成立伪政府时,与国民政府之间谁强谁胜的局势并不明朗。为了给自己留有后路,杜月笙曾偷偷地支助汪精卫50万元大洋,并要求汪精卫在收据上签字为证。而那张“密件”纸就是这张已由汪精卫签字的收据。这要是被军统、蒋介石知道,就有可能定自己一个汉奸罪,甚至性命不保。
情急之下,杜月笙立即命人去找那个讨饭者和那三个食客,但人早已不见踪迹。为了不声张,杜月笙只好出大价钱找到当地帮会头子和部分警察私下调查。经过分析,两对情侣食客当时没有靠前,不应是他们所为,讨饭者和三个食客最为可疑。经过一番调查、寻找,终于找到了讨饭者和那三个食客。经审讯确认,他们四人没拿丢失的小包。那小包怎么会没有了呢?保镖确认,到饭庄时,他还见小包在皮包内。大家再次分析,饭庄内能接近皮包的只有上菜跑堂的了。经了解这个跑堂的叫陈友三,曾学过武功,来此店时间不长。由于他会武功,又有接近皮包的机会,他的嫌疑最大。
杜月笙便派人跟踪陈友三,发现他常去一家妓院,与一名妓女较为亲近,并在妓女处搜到了丢失的那块玉佩。经讯问,确认玉佩是陈友三给的,便立即到陈友三家抓捕,但陈友三还是功夫了得,竟然逃走了。来人在陈家搜出皮包,只有支票簿和那张“密件”纸。
其实,杜月笙在抗战期间为国家也作过不少好事,如为抗战捐献不少钱财和物资,与戴笠合作,成立了近万人的“抗日别动队”直接与日寇作战等。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雲绯文学号:芳绯文学
欢迎点赞和评论

雲绯


杜月笙在香港期间 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副会长的身份主持募款支援国家抗战,从海外华侨处募集善款和物资发往大后方有力的支持祖国的抗战赈灾事宜 ,为策动高陶反正二次飞往重庆会晤蒋介石,调停汪伪政府七十四号特工总部和军统间暗杀大战保存军统实力,暗杀做汉奸的张啸林....总而言之杜老板客居香港人没闲下来,该干的都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