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将军马援是怎样一个人?他是如何被刘秀看上的?

南宁面条菌


东汉初期,光武政权之下,可谓是将星闪耀,最著名的便是“云台二十八将”,这二十八将都是东汉开国将领。可是还有一个人,不在二十八将的名单中,声名却超过名单上的任何一人。这个人便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马援。


1、百万富翁,散尽家财

马援是一位充满个性与传奇的名将,其家族来头不小。他是战国时代赵国名将赵奢的后代,因为赵奢曾被封为“马服君”,所以后代便以“马”为姓。马援生于公元前14年,有关他年轻时代的史料甚少,只知道他十二岁那年父亲去世,三位兄长将他抚养成人。

三个兄长都当了二千石的官职,马援却表现平平,仕途不顺。想来想去,他决心到边郡去放牧,当个农场主。不想还没走,哥哥马况去世,他回到家中,为兄长服丧一年。

服丧期满后,正好郡督邮这个职位有空缺,马援便当了督邮。有一回,马援督送一名囚犯到司命府,可能是对该犯起了同情心,索性半路把他给放跑了。这样一来,马援也不敢回到衙门了,只身逃到北地。

幸好王莽搞全国大赦,马援私自放走重囚的罪也被赦免了。他留在北地,开始其放牧生涯。他为人慷慨好施,许多江湖人士就前去投靠他,成为他的门客,人数多达数百人。这人手一多,产业越来越大,几年下来,积累了一笔庞大的家产:牲畜数千头,积粮数万斛。西汉粮食价格在宣帝时最低时,边郡每斛是八钱;在成帝时,最高达每斛四百钱,如果以每斛二十钱计,那么马援应该是一位百万富翁了。


但是马援并不满足于当一名大农场主,他有经济天下的宏伟抱负,他对门客们说:“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眼看着财富一天天地增多,他感慨道:“凡是殖货财产,贵在能施舍赈济他人,否则只不过一守财奴罢了。”于是散尽千金,将全部家产,馈赠给落魄的亲朋旧友,自己只穿粗陋的衣裤。

2、弃商从戎,投靠明主

新莽末期,兵灾四起,王莽不得不招募天下豪杰,马援被举荐为新成大尹(太守)。不久后,王莽败亡,马援逃到凉州避难。这一年(23年),马援三十七岁。当时隗嚣在天水起兵,自称西州上将军,马援前去投奔,逐渐崭露其军政方面的才华,被提拔为绥德将军。

公孙述与刘秀先后称帝,隗嚣派马援前去考察两个政权。

马援与公孙述都是茂陵人,打小光着屁股玩大的好朋友,交情非常深厚。可是,当马援见到老朋友时,公孙述却摆出皇帝的高高在上架式,傲慢且冷淡。回到西州后,马援对隗嚣说:“公孙述不过就是井底之蛙。”于是隗嚣又派马援前往洛阳,去打探光武帝刘秀的底细。

马援见到刘秀时,刘秀以布包头,下殿相迎,完全没有皇帝的架子。马援感叹道:“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我与公孙述是同乡,打小就是好朋友,可是我到成都时,他坐在宝殿之上,卫兵严密戒备后,才允许我进殿。如今我远道而来,陛下这样疏以防范,万一我是刺客怎么办?”刘秀笑道:“你不是刺客,你只是说客!”马援道:“天下反复,盗用帝王称号者不可胜数。今见陛下,恢廓大度,如同汉高祖,果然是真天子。”

经过一番考察后,马援认为公孙述不值一提,刘秀才是真正的帝王。他建议隗嚣归附刘秀,可是隗嚣首鼠两端,马援多次写信规劝,却没有效果。建武六年(30年),隗嚣发兵反汉。马援上书光武帝,以表心迹,与隗嚣划清界线。

刘秀亲征隗嚣,尽管马援曾是隗嚣部将,光武帝知其为人,用人不疑。征隗嚣之役中,马援有一个划时代的历史发明:沙盘。不过,马援不是用沙,而是用米。为了演示西州的山川地形,他用米堆成地理模型,刘秀看完兴奋地说:“敌人的布署已尽在我眼中了。”这就是世界战争史上最早的沙盘,光凭这个发明,马援足以写进军事史册了。

3、大器晚成,马革裹尸

马援三十七岁从军,打过不少仗,但直到四十九岁,才真正开始他独当一面的辉煌军事生涯。

  • 平定羌乱,开汉羌二十年和平

两汉之交,天下大乱,羌人趁势而反。西部重镇金城郡,基本上落入羌人之手。金城郡毗邻陇西,马援对这里十分熟悉,所以要平定羌乱,非马援莫属。建武十一年(35年),马援临危受命,出任陇西太守。

马援走马上任,对临洮先零羌发动奇袭,俘获马、羊、牛等牲畜万余头,羌人八千多人,前来投诚。紧接着,马援与马成兵团会师,进剿羌乱中心浩亹。羌人晓得马援的厉害,退至允吾谷,据险而守。哪知马援寻找到一条秘密小道,绕过羌人的正面防线,从侧背发动攻击。羌人大惊失色,仓惶逃命,退守唐翼谷。

羌军据守唐翼谷北山,这里地形易守难攻。马援使用疑兵之计,命令大军从正面佯攻,暗地里派遣精锐骑兵绕到羌军背后,等到天黑之后纵火,然后又敲锣打鼓,搞得震天响。羌军大乱,马援乘机反击,交战中腿中一箭,他裹创犹战,最终大败羌军,完全收复金城郡。

金城的硝烟刚散,武都的兵戈又起,参狼羌部落勾结塞外诸羌,袭杀汉官吏百姓。平定武都羌乱的重任又落在马援身上。他亲点四千名精兵南下,逐一击破羌人据点,进抵氐道县。羌军占据山岭制高点,重兵防守,这里地势陡峭,十分凶险,易守难攻。

马援亲自勘察地形,发现羌军在防御上出现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们把军营安置在山岭上,忽视对水源与水草的控制。马援笑道:“羌虏容易破矣!”下令军队占领水源与水草区,采取围而不攻的战术。数日后,羌军崩溃,一部分逃往塞外,另有一万多人向马援投降。

至此,陇右羌乱全部平定,此后二十年,东汉帝国再没有羌乱。在东汉帝国的两百年的历史中,汉羌两大民族没有兵戎相见的最长时间,就是马援平羌后的这二十年。

  • 平定交趾之乱,标铜柱于百越

建武十六年(40年),南方交趾(越南北部)发生大规模的反叛。叛乱主角是两姐妹,姐姐叫征侧,妹妹叫征贰,也是一对奇女子。随后九真、日南(此二郡均位越南中部)、合浦(位于广西)三郡越人纷纷起兵,响应征侧。越人占据六十五座城邑,共推征侧为王,后称为“征王”。

面对南方局势的恶化,光武帝刘秀以马援为“伏波将军”,率军南征。建武十八年(42年)春,马援兵团进抵浪泊(越南河内附近的西湖),大破征侧军队,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

在马援穷追猛打下,二征的军队全部瓦解,四处逃散。征侧姐妹躲进深山老林中继续抵抗。第二年(43年)的二月初二,征氏姐妹走投无路,投喝江自尽。征侧覆亡后,战争并未结束。征侧的部将率残众南逃到九真郡。马援率战舰二千余艘,战士二万余人,从海路南下,一路横扫,斩俘敌军五千余人,南方诸郡的叛乱,至此全部平定。

马援平乱后的政绩可圈可点,他在交趾、九真等地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事,修城郭,兴修水利工作用以农业灌溉,完善当地的法律制度。他还在交趾立了根大铜柱,上面刻了六个字:“铜柱折,交趾灭。”后来交趾人路过这里时,就用石头堆在铜柱下,久而久之,这根铜柱就被埋在石头之下了。标铜柱于百越,足以见证昔日大汉帝国的强悍与威严。

  • 南征武陵蛮,马革裹尸

马援的人生信念是:“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难能可贵的是,他践行了这种信念。

建武二十三年(47年),南方蛮夷诸部落叛乱。光武帝派遣武威将军刘尚率一万多人马平叛,遭武陵蛮伏击,全军覆没。武陵蛮兵乘胜扩大战果,进攻临沅(湖南常德),光武帝派李嵩、马成率军讨伐。面对神出鬼没的武陵蛮,久经沙场的汉军竟然不知所措,找不到致胜的方法。

具有丰富山地战、丛林战经验的老将军马援自告奋勇前往。这年马陵六十二岁,光武帝刘秀不肯让他去。老将军不服气道:“臣尚能披甲上马!”他在皇帝面前策马驰骋,光武帝赞道:“矍铄哉是翁也。”当即任命马援为南征军统帅,统兵四万,南下武陵郡。临行前,马援对好友说:“我年老了,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经常担心一病而死,不能为国捐躯。今天得以统军出征,若能为国家而死,甘心瞑目!”

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南征兵团抵达武陵地区,首战大破武陵蛮,斩获二千余人。南方多山岭,丛林茂盛,稍有不慎,很容易陷入敌军的重围之中,马援行军作战非常谨慎,每到一地,必定要详细勘察地形,思考作战方略。正是这种谨慎与稳重,汉军稳扎稳打,连战连捷,逼近到武陵蛮的心脏地带。

这时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穿越壶头山,优点是路程短,但是山岭陡峻,丛林密布,水流湍急;第二条线路是绕行充县,这条线路相对安全,但是路途遥远,补给困难。

马援在慎重考虑后,最终选择第一条路,穿越壶头山。壶头山战役战得十分艰难,加之南方河流进入汛期,河水暴涨,水流湍急,汉军的水师军舰无法顺利沿河发动攻击。炎热的天气使得传染病迅速蔓延,汉军的许多士兵都得病,主帅马援也不幸身染疫疾。他忍着病痛的折磨,拖着羸弱之躯,坚持指挥大军作战。然而,他毕竟是人不是神,他的病情没有好转,反倒恶化,终于他倒下了,听到了死神的召唤。

战役还未结束,马援病死军中,时年六十三岁。

马援之死,并没有影响到战争的结局。在汉军的围困之下,武陵蛮意志动摇,监军宗均矫诏招抚叛军。武陵蛮内部出现严重的分歧,最后主和派占了上风,刺杀了主战派的首领,接受宗均的招抚。这次规模浩大的南方叛乱,终于在马援去世后数月,完全平定。

由于马援的女儿是汉明帝的皇后,汉明帝是比较防外戚的,他在罗列“云台二十八将”名单时,尽管马援已死,他还是特地将岳父排除名单外,以绝外戚窥政之心。

马援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历史人物,他很励志,早年混得不好,没有怨天怨地,辛苦打拼成百万富翁,又散尽家财,不当守财奴。在伟大的人生志向面前,金钱何足道焉;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安足道哉!马援的一生,是励志的一生,他留下许多励志名言,比如“大器晚成”、“穷且益坚,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等等。更重要的是,他全做到了。他年近半百才独当一面,可谓大器晚成;他穷的时侯没有放弃坚定的志向,老的时候愈发壮志凌云;他马革裹尸,死而无憾,何其坦荡,何其磊落,这是何等的人生境界!


回望五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守护大中华纵横捭阖的血脉精魂。欢迎关注“君山话史”。


君山话史


马援,字文渊,是东汉开国功臣之一,因为
马援官拜伏波将军,被尊称马伏波。是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代表人物,马援死后,到汉章时被追谥号为忠成。



马援的父亲在马援十二岁时就离开人世,后来他的哥哥马况去世后,马援就留在家里为他的哥哥守孝一年,在这段时间里,马援没有离开过马况的墓地,对他的嫂子也非常尊敬,不整肃衣服绝不踏进家门,所以马援的名声也越来越好。

王莽篡汉后,又进行改革,很加加剧了社会的动荡,王莽的新朝灭亡后,马援就和马员逃到凉州,在后来刘秀建立东汉后,马员投向了洛阳的刘秀,马援则就留了下了,并且受到当时隗嚣的器重。



同时公孙述在蜀地称帝,隗嚣就让马援去探听虚实,本来马援和公孙述关系还不错,以为到了会对自己礼遇,但公孙述却摆起了皇帝的架子,马援认为公孙述不能成就大事,就劝隗嚣不如专心对待洛阳的刘秀。

后来马援就和隗嚣去了洛阳归附于刘秀,但是没多久隗嚣又对刘秀起了反叛之心,马援因此很多次劝说他,但他确认为马援背叛自己,所以对马援非常生气,没多久就起兵反汉,最后被刘秀的汉军打败。

之后马援被任命太中大夫,统领诸军驻守长安,因为当时陇西边境经常有羌人前来犯边,所以马援就被任命为陇西太守,马援在陇西的时间里,恩威并用,那里也呈现出和平安定的局面。

后来马援被任命伏波将军,一平岭南之后,又北击乌桓,之后又平岭南。

马援在进军的时候,因为天气炎热,很多士兵都得传染病而死,马援也得了重病,于是马援命令部队靠河岸边凿成窟室用来避热,但是却被人弹劾说马援不进兵、止步不前。

刘秀于是就派人去责问马援,但人到的时候马援已经死了,因此又趁机诬陷马援,刘秀非常生气,就追回马援的印绶。

而马援的家人却不知刘秀为何如此生气,也不知马援犯了什么罪,所以心里非常担心害怕,也只是简单的把马援埋葬了,当时的情景还是非常凄凉的。到汉章时,马援被追谥号为忠成。

在汉明帝时,在云台画了二十八个功臣称为云台二十八将,按马援的功劳而言,本该列入的,但是因为马援的女儿是皇后,为了避嫌,就没有把马援画进云台二十八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