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的大规模裁员和转型,对员工影响大吗?谈失业还为时过早

前段时间,富士康的裁员消息引发了大家的关注,裁了几十万的员工,富士康对此的回应也是这是正常的常态费用检视。富士康作为一家拥有百万工人的大厂,裁员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因为苹果的预期销量不足,富士康又是靠代工苹果来赚钱的,人家那边给的钱少了,自然也要控制自己的成本。毕竟盈利赚钱才能使一个企业活下去,能有可持续的发展。

富士康的大规模裁员和转型,对员工影响大吗?谈失业还为时过早

富士康的郭台铭之前也表示过要打造24小时无人化工厂,用机器人代替人工。让富士康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型,这样的结果就是会导致一大部分富士康员工失业, 其实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仅仅是一种愿景,虽然富士康员工的工作大多数都是简单的组装工作,从工作内容上来看机器代替人工是可行的。但是从实际上看,如果想要用机器全部覆盖富士康的生产线,前期的资金投入是难以想象的。而且按照富士康每年都在扩招员工的趋势来看,至少富士康现在还是认为雇佣员工的成本会远远低于在生产线上普及机器人的成本。

富士康的大规模裁员和转型,对员工影响大吗?谈失业还为时过早

有人会问如果万一实现了?那么剩下的这批员工会怎么办,其实要实现全自动化生产谈何容易,而且富士康作为精密电子仪器的代工厂,人工的精细度往往会比机器人好,一旦用机器人投入生产,如果前期不做好测试工作的话,流水线上生产的良品率肯定会远远低于人工的合格率的,即使是做到了很高的精细程度,人工在组装上还是有很大的优势的,更加灵活,更加仔细,这样的话就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富士康的转型并不是导致员工失业和企业裁员的重要原因,经济形势的下滑,整体环境的不好,消费升级等等都是能影响企业调整自身员工成本的重要因素。

富士康的大规模裁员和转型,对员工影响大吗?谈失业还为时过早

与其说富士康裁员和转型导致了大部分人的失业,更不如是自身的能力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追求高效是每一个企业追求的目标,即使是富士康这样被人们称作“血汗工厂”,为了最基本的经济效益也是要追求工作效率的,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是每一个企业生存下去的基本。富士康裁员和调整成本是大势所趋,可能会造成一部分员工失业,但是从富士康的角度来讲,面对日益增加的人工成本,利润空间缩小。任何一家企业都会选择新的方式去追求更大的利润,裁员和转型就是两种表现形式。或许富士康的举措在未来会导致一部分人的失业,但是对于整个制造业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但是从目前来讲,转型只是愿景,流水线上的员工在短时间内不会撤出流水线,机器人也不会在短时间内走上流水线代替生产,谈失业还为时尚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