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來看道指此次下跌,投資者該“返場”了?


從歷史來看道指此次下跌,投資者該“返場”了?

在股市大幅下跌後買入股票是值得的。然而,仔細觀察股市歷史,就會發現最近的下跌是多麼罕見。

華爾街有句老話:市場隨自動扶梯上升,隨電梯下降。股票收益往往很小,相對穩定,經過多年積累。另一方面,股票下跌可能是劇烈而痛苦的事情。歷史表明,拋售股票是華爾街的一種生活方式,它在考驗最老練的交易員的勇氣。

歷史往往也表明,逢低買入是個好主意。儘管執行建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或許,尤其是當股市的下跌更像是過山車的時候——就像截至2月28日當週的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下跌了12.4%。

道瓊斯指數已經存在了6200周,在此期間,該指數在一週內僅下跌了17次,跌幅超過10%,不到0.3%。

對投資者來說,好消息是,在這些罕見事件之後,股市在接下來的四周和六個月裡有上漲的趨勢。股市下跌後四周的平均漲幅為1.1%。六個月後的平均漲幅約為7.5%。

這些可能看起來不是很大的漲幅,但投資者在市場動盪時期買進確實會得到回報。道指歷史上任何四周的平均漲幅都是0.5%。任何六個月的平均收益是3.5%。風險越大,回報越大。

但這並不是故事的全部:雖然股票在一週下跌10%後往往會獲得高於平均水平的漲幅,但在拋售後的四周和六個月裡,股市只有約55%的時間會上漲。

事實上,在道指歷史悠久的4周和6個月週期中,投資者在其中任何一個週期中都能賺到大約60%的錢。這有點令人失望。因此,逢低買進並不是一件確定的事情,但有一些因素需要牢記。

首先,大幅下跌似乎會引發更多的大幅下跌。因此,投資者可以期待更多的波動。這是近期交易行為的一個暗示。

在這種情況下,波動率聚類有助於投資者。每週下降10% 或更多的17次中有9次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 事實證明,大蕭條確實令人沮喪。 扣除上世紀30年代,股市下跌後四周和六個月的平均漲幅分別為1.9% 和22.8% 。 這些都是具有吸引力的回報。

如果投資者相信這種冠狀病毒不會將全球經濟推入另一場蕭條,那麼他們可以從以下事實中受到鼓舞:除上世紀30年代外,市場上漲了75%。

但投資者也應警惕樣本規模過小。除上世紀30年代外,只有8次10%以上的下跌值得考慮。兩次發生在1914年。另一起發生在1917年。另外兩次分別發生在1929年和1940年的1930年代。市場在1987年和2008年兩次下跌超過10%。

沒人知道這一次會發生什麼,但歷史可能會增強激進交易員的決心,他們正在辯論現在是否要入市。

“就股市效應而言,冠狀病毒讓人想起1990年,”Stifel機構股票策略主管Barry Bannister寫道,他指的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那一年。“一個短暫、尖銳、突如其來的打擊,事後證明是痛苦的,但在經濟上被高估了。”

在1990年,每週並沒有下降10%。不過,該股下跌7.8%,8月份入市前後連續六週下跌。當年7月至10月,油價翻了一番。股市從7月份開始上漲,隨後也開始下跌。顯然,金融市場知道入侵即將來臨。

"美聯儲自1989年6月以來一直在降息,但在1990年7月加速降息," Bannister補充道。“標準普爾500指數在(1991年2月)回升至歷史高點。”

班尼斯特所舉的戰時經濟復甦的歷史例子與大流行並不完全相同。但許多事件令道指下跌,而且往往會迅速反彈。

本文作者:Al Root,美股研究社(公眾號:meigushe)旨在幫助中國投資者理解世界,專注報道美國科技股和中概股,對美股感興趣的朋友趕緊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