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如果企业降薪裁员,你该怎么办?

用户4052952358490


企业降薪裁员,实属无奈之举。作为公司一员,我知道自己被裁的话,内心一定不是特别好受。可是我也理解公司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多耗一天,对自己对公司都是损失,与其说等公司通知自己被裁,我倒希望自己勇敢点主动请辞,无非就是重新找工作,从头再来,既让公司老板感受到你的大度,同时也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


小小翻译


疫情过后,企业如果降薪,选择离职。

从三点来看,降薪是一条导火线。

1. 这份工作我已经干了几年,努力过,拼命过。为公司经常干到晚上11-2点,加班是经常性的事,回家经常错过最后一班车,公司从来没补贴,自己还倒贴,加班那么多次,工资就涨那么一点点,还不够吃一餐火锅的钱,还要任劳任怨。

2. 离开家太久,在外多年,每年这样回去老家来回奔波太累了,老家的父母也老了,需要自己回去照顾,父母在、不远行,该是时候回去,好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3. 几年时间,老家现在发展很快,都快认不出来,一年一个样,到处都是工业区,都在盖厂房。自己学的技术,在老家也能找到一份好的高薪工作,不愁没工作。

自己在公司也得不到晋升,多年下来还是一个普通工薪阶层,拿的工资也不高,这次再降薪,就真的没有什么留下来的意义,离开对双方都好,也给自己一次机会去改变,去奋斗,去实现成就自我。


一把好伞闯天下


我相信大多数民营企业的员工,都遇到了这种情况,包括我也遇到了。对于这种情况,我给你如下建议:

(一)如果平时老板对大家确实还不错,懂得感恩员工,经常考虑大家的付出与回报成正比的话,那对于企业遇到这种突发疫情的情况,运行成本增加,我个人觉得应该给与老板理解。毕竟,企业要养这么多人,却收不到钱。大家应该一起共渡难关,可以接受适当的降薪。

(二)如果老板平时不尊重员工,想趁此次疫情裁掉员工,包括那些曾经为企业奉献的老员工,那我个人建议是,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在这方面,国家一直是站在员工方面的。你想,我们把最好的青春奉献给了企业,遇到困难,老板不是与大家同舟共济,而是只想自身利益不受损,大搞裁员,那必须予以反击。

(三)当然,如果你觉得这样耗时耗力,浪费自己时间,那就大气一点,不和老板计较,自己凭本事吃饭,该出去找工作就找工作,该自己创业就创业。我相信,只要人勤奋,吃口饭是没问题的。


人生加油站M


疫情过后,如果企业降薪裁员该怎么办呢?

不用着急辞职,等疫情过后看看大环境如何,再决定去留。

暂时不辞职

为什么说降薪了也不着急辞职呢?

全国因为疫情各行各业都遭受经济损失,企业前景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小企业,本身实力并不雄厚,那么对员工降薪和减员也是逼不得已。

如果这时马上辞职,失去了一份收入,尽管收入不高,毕竟有工资。辞职后,工作并不好找,受疫情影响,其他小企业会跟你公司一样,只能裁员不会招聘,大企业招聘会也不会很多,疫情影响,企业都不会有大量招工现象。

回岗后好好工作

为什么老板降薪了还要好好工作呢?

老板降薪是大环境影响的,在自己没有辞职时,还是这个企业员工,不好好工作就有可能被裁掉,这个结果并不好。

企业复工后,可能会慢慢走出低谷,迎来转机,企业效益好了,工资也会再次提升的,工资提升那就不用辞职了,所以好好工作是给自己留个余地,首先做到不要让老板开除你。

在工作中观察企业形态

为什么要观察企业效益如何呢?

企业效益能不能恢复以前那样,直接能决定员工要不要继续做下去,一个天天赔钱的企业是没有前景的,工资更不可能涨上来。

如果发现企业效益慢慢好了,就不必有辞职念头,好好干在哪里都一样。

复工后的各行各业形式都在变化中,有的会坚守下来,有的企业可能直接倒闭了,都有可能,当下的我们是宜静不宜动

做好辞职的心里准备

刚才不是说不辞职吗?

暂时不辞职,但是要有辞职的心里准备,毕竟企业今后如何还不确定,一旦效益不好,工资一降再降,或者被裁员了呢?所以心里要有准备。

在此期间多留心大环境变化,社会动态多了解,为自己以后的出路做铺垫。

总结思路

1. 不主动辞职。

2. 复工后好好工作。

3. 边工作边观察企业状况如何。

4. 有辞职的心里准备。

5. 留意大环境和社会动态。

以上就是我个人观点,在不稳定的环境中,不要轻易辞职,先观而后动,是当下最好的办法!


来生的树


我的一个朋友就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公司的做法是首先降薪,如果没有足够的业绩,那么只能离职,而且通过业绩考核的方式,离职应该也没有相应的补偿。遇到这类问题的人不会是少数,疫情发生后概率就更大了,尤其是受影响比较大的行业和中小企业。

如果公司直接要裁员,又没有相应的补偿,你觉得不合理,在与公司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之下,可以去相关劳动部门提起仲裁。

而如果是降薪,要从三个方面来看。

1、如果很珍惜这份工作

这要看现阶段自己是否对这份工作感到满意?这份工作是否能提供发挥实力的舞台?是否能让你成长?你工作起来是否充满了激情?

如果回答是,那么就选择留下来、静下心来好好干,与老板、公司一起共度难关,不必在乎一时的得失。相信只要能够咬紧牙关渡过难关,还会恢复到以往正常的状况,而且共甘苦之后说不定会有很好的回报。即便最后公司没有能坚持住,自己努力了也不会后悔。

2、如果只是暂时栖身于这份工作

对于这份工作,其实你并不是那么在意,原本也只是没有找到更好的去处,而选择了暂时留在这里。如果是这个原因,对于这份工作,你不会是激情满满,因此也就不会投入100%的精力去干,相反,你还会常常觉得疲倦、乏味,也时不时会在工作中有情绪上的抵触。

如果是这种情况,在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时,也可以短暂的留下,做好准备,一旦机会来临,一击而中。其实公司与个人之间的匹配,是双向选择的过程。

3、努力打造副业

因为有互联网的存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人们寻找副业的机会也比以前多了很多,只要有一技之长,总能找到你的平台。

倘若现在的这份工作并没有占用你很多的经历和时间,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利用业余时间去打造自己从事副业的能力,没准副业越做越好,最后能够变成主业,因为副业往往是一个人的兴趣爱好。

不过最后还是要强调,无论作出什么选择,只要一日在岗位上,就要负责任的去完成自己的任务,敬业精神是一个人的品质所在。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修改,我是 欢迎交流)


文子枫


疫情压垮了多少小企业。

疫情已经持续2个月了,我身边也有很多企业宣布关门大吉了,本身小企业资金并不是很富裕,很多小企业还面临行业竞争压力的现象,这样的关门大吉,让很多员工都措手不及,高昂的房租,加上业务的流失,导致很难存活下去。

我朋友告诉我,前几天他们做机械加工的老板还发信息给他,让他做好开工的准备,时隔不到一周,老板告诉他,关门了,就这样一下子从有工作变的没工作了,悲催。

如果顺利开工,企业裁员怎么办?

疫情是措手不及的,企业裁员也是逼不得已,企业活下去很重要,那么企业面临窘境的时候,该如何裁谁,成了大家关心的问题,作为企业管理层,在以往努力的人,提升公司效益,为公司能创造价值的人一定会被留下,那么剩下的就是被裁掉的,如果你是被裁的哪一位,一般企业会提前一个月通知,或者预支你一个月薪水,让你可以安心的找工作。所以也不必担心,起码有一个月的时间,当然你被裁,说明平时你的表现并不优秀。

如果顺利开工,企业减薪怎么办?

如果企业只是减薪没有裁员,这说明企业还是有点能力和良心的,那么应该很自然的去接受这样的事情,毕竟不是你自己被减薪,也不应该因为减薪而影响做工的表现,好的企业会记住与公司同甘共苦的员工,来日方长,公司效益上去了,自然会补回欠大家的薪水。

当然也不要太忧虑,顺其自然,积极乐观面对一切。企业并没有那么脆弱,好好干,才是硬道理。


职场小菜鸟


昨天我发布了一个疫情期间,企业降薪裁员怎么办的消息。这里再回答一下,疫情过后遇到降薪裁员该怎么办?

首先不要恐慌。我们参加工作都是签订过劳动合同的,企业解除劳动合同,需要给予员工经济补偿。同时,单位为我们交的五险一金中有一份失业保险。除了企业赔偿的钱还可以领到一份失业金。

失业金发放的数额跟交过失业保险的年数有关,每交满一年失业保险,你就可以领取一个月的失业金,最高可以领24个月。

有了这笔钱,我们就可以放心的去找工作,以寻求一个新的开始。毕竟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其次,在重新选择工作时。不要盲目的就开始投入下一段工作。要认真总结前一段工作的经验与收获,分析自己的优势特长,精心的制作简历,多投几家公司。做到广泛撒网,重点捕捞。

最后要做好心理预期。毕竟疫情对所有企业影响都是重大而深远的,要做好工资略低于之前的准备。相信随着企业效益的不断恢复,工资也会相应的给你增长起来。


好响的雷


疫情过后,如果企业降薪裁员,该怎么办?

疫情的影响,对很多企业是致命的打击,企业采取降薪裁员也是情理之中,如果不幸是降薪裁员的对象,就欣然接受。

企业降薪裁员依据一般有如下情况:

1.现金流不够,通过降薪裁员节约成本,让公司的生命周期拉长;

2.组织架构调整,将无贡献或贡献不大的员工进行优化;

3.公司倒闭,将员工解散。

员工被降薪,结合实际情况,自我考虑是离职还是接受降薪,依据如下:

1.考虑发展前景

如果公司本身是具备生存和发展空间的,那就与公司共渡难关,建议接受降薪。

如果公司本身已经不具备生存能力,只是想通过此手段延长生命线,建议提出离职。

2.考虑自身发展

如果在公司身居要职,不论公司是否具备发展能力,应该伴随公司走到最后,配合公司最晚最后一段,建议接受降薪。

如果在公司的发展本身就不具备空间,借此机会可以脱离公司,建议提出离职。

3.考虑其它因素

如果降幅过大,不足以支撑生活所需,建议离职;

如果本身在公司就不是管理岗和重要岗位,或后勤部门,建议接受降薪;

员工被裁员,尽快进入求职状态

首先,尽快的处理完上家公司的交接手续,办理离职手续;

其次,将新的工作经验与知识进化汇总,更新简历,发布到招聘网站。

再次,总结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下一份工作可以适当降低工资要求与职位要求,毕竟环境不是所有人都能抗拒的。

最后,调整状态保持耐心迎接下一份工作。

疫情过后降薪裁员会有一个高潮,但是部分公司也会因为发展会大量招人,机会是对等。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自己价值的提升,只有自己有价值了,才会不怕特殊情况的冲击。


吉走创业路


对于这个问题呢,我认为需要看企业的实际情况,因为现在很多问题都特别爱打着受疫情影响这个旗号,都觉得自己是受害者,都觉得自己特别委屈,但是其实如果说受影响,我们每个人都受疫情的影响,不光是老板,员工也在如此,所以这个是双向的。

当然,作为企业来说,受疫情的影响,最近不能开工,经营收益肯定是要下降的,可是这一定会导致要给员工降薪和裁员吗?我觉得不见得如此,关键是要看企业的财产和运营能力是不是真的已经无法支撑现在的企业。

如果是一些经营效益本身就不好的中小型企业,再加上最近业绩少,那真的有可能朝不保夕,所以这时候给员工降薪或者裁员,我认为都是合理的。但是这个必须要按照正规的法律途径和程序去执行,不能说跟员工口头说一下就可以给你降薪和裁员的。

因为按照法律规定,如果要裁员,必须要征得员工或者工会同意,而且,企业现在确实是经济状况严重恶化才可以。如果企业还可以正常经营,那就应当尽量不裁员。毕竟人才才是企业最大的财富。而且即便要裁员,按照法律规定,也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企业没有按照正规的程序去执行,员工可以去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您有相关的法律问题,或者需要进一步详细咨询,可以关注本头条号,私信律师咨询!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41327107451276616"} --}

任律师工作室


这的确是让人无奈又不得不来面对的现实。

疫情影响,一些抗风险比较弱的中小微私企,大都选择通过降薪裁员来达到断臂求生的目的。

作为员工,没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更多的也只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了。

如果公司要求在降薪与裁员职间进行选择的话,我倒是建议选择降薪比较合适。因为疫情影响,被裁掉的员工会比较多,再就业的难度会比较大。选择降薪,最起码还有一定的工资收入,能保证自己不失业。等公司难关渡过了,降的工资还会涨上去。降薪,毕竟是暂时的权宜之计。

如果非要裁员,你是被裁员之列;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你是打工的,自己没有掌握自己命运的资本,也只能是服从公司的安排。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做的是,一定要让公司出具“被裁员证明”;因为这样可以领取失业金。如果公司让你签的是辞职证明,那绝对不能签。因为,自己辞职的话,是不能领取失业金的。

再就是,要依法要求公司给应得的经济补偿。按照《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裁员是应该给被裁员工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的标准是,员工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标准。

如果公司不给经济补偿的话,公司的做法就是违法的,可以依法进行维权。

从这件事可以得出结论,保持自己拥有职场核心竞争力,自己的工作才有保障。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才能在职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您满意我的回答,您的点赞、留言、转发,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请点关注@职言心语,分享20年职场心得。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