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用水化开用是不是肥效要快些?

君临天下6267331


把尿素溶到水里再拿来淋施农作物,肥效当然要比直接把颗粒状的尿素施放在地里要快很多!只要用过尿素做叶面肥的人都知道,只要用少量的尿素溶于水就可以制作成一定浓度的叶面肥,此时用尿素叶面肥喷洒农作物,农作物就能够在三十分钟以内吸收到氮元素,这样使用尿素的做法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却是农作物吸收氮元素最快的方法。

另外,比尿素叶面肥稍微慢一点的方法,就是把尿素溶在水里做成尿素溶液,尿素相应的也会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此时农村人用尿素溶液淋施农作物,那么尿素溶液当中的铵根离子能被植物吸收和土壤胶体吸附,碳酸氢根离子也能被植物吸收,如此理所当然的肥效也要比颗粒状的尿素快多了。

最后,农村人把尿素直接撒洒到地里或水田里,尿素也要化成水才能被农作物吸收,所以,这三种尿素的用法,肥效最快的当然是尿素叶面肥,接着才是用尿素溶液淋施农作物的方法,农作物吸收尿素最慢的方法就是直接把颗粒尿素撒洒的方法。


荔浦青山


尿素用水化开使用肥效是否会快些还是要看施用的方式以及水溶液的浓度,不能简单的判断化开之后的尿素溶液更容易被农作物吸收,这么想是不科学的。

如果您是将化开的之后的尿素溶液使用茎叶喷施的方式使用的话,肥效反应确实会快很多。一般喷施之后2-4天就会出现明显的肥效反应。比如叶片颜色变深、植株出现明显的生长等情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严格控制尿素溶液的浓度,否则溶液出现肥害的情况发生。建议喷施阔叶类作物、蔬菜、果树的尿素施用量控制在15L的喷壶中添加30g左右,也就是说浓度控制在0.2%左右即可。

如果是化肥溶解之后进行冲施或者灌根的话,肥效反应不一定会比正常的基施或者沟施快。因为农作物根系对肥料养分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尿素的主要成分是碳酰胺类酰胺类氮肥,只有经过土壤中的脲酶作用后转变成碳酸氢铵类的铵态氮才能被农作物吸收。所以,即便是尿素溶水冲施或者灌根的话,仍然需要脲酶的转化过程才能被根系吸收。这样看的话,尿素溶水后冲施或者灌根和直接深层土施尿素的使用方式产生的肥效反应速度不会有太大的差距。除非是土施之后过于干旱并且没有及时的浇水,可能会引起肥效反应过迟的情况发生,否则没有什么区别的。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你好,我是世界寿乡,中国,梅州,蕉岭奇异花木场和果园基地的农场主。

尿素用水化开用是不是肥效要快些?

非常之简单的一个道理,为什么施肥后应保持植物有充足的水分供给?便于植物对肥料的吸收。

不单指尿素用水化开用肥效要快些,其实来说,其它的化肥都是一样的,例如复合肥等,都是同理相似的。

尿素用水化开后,可以提高尿素利用率和浓度,以并纯度等,配比适当的水量淋施,能够使肥效快速均匀掺透入土壤中,给根系吸收供养给植物快速生长。不论是淋施还是喷射叶片,都能够达到被植物快速吸收。

传统的管理方式方法,一般情况下,使用尿素都是采用教施和撒施,在水量不足的情况下,肥效不能够转化到土壤中,给植物的根系吸收,时间累积下,肥效在土壤中慢慢挥发掉,造成带来植物的根系吸收甚微,且见效慢,直接就影响到了植物的生长速度,等同于白白浪费,造成带来投入成本高。

特别是复合肥,本身就含有大量劣质填充物在里面,通过稀释溶解后,不单指能够淘出劣质的填充物,避免减少了劣质的填充物残留在土壤中,造成带来破坏土壤,同时能够起着提高复合肥的利用率和浓度,以并纯度的作用。

任何植物都一样,尽快避免少使用尿素,尿素本身较为烈性,使用不当容易灼伤根系,长期使用尿素,时间的累积下,化学成分残留在植物体内,造成带来瓜果蔬菜出现苦味,直接就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上下左右681218


作为一个种地的人,了解一些化肥的特性、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真对种地的人来说没什么坏处!尿素的主要成份是氮肥,如果用尿素作底肥,真对中北部几省的小麦玉米来说,农作物高产的三大主要要素是氮磷钾。用尿素作底肥,还要加磷肥钾肥,现在种麦前的耕种时种地人常用的是三元(氮磷钾科学配比的复合肥)一般每亩一次性底肥用优质的三元复合肥50一60公斤左右耕种前均匀的撒地后多数人中途都不再追胣。尿素用水化开作为作物的叶面施肥,肥效是快些。不过作物的叶面施肥,它们并不是什么时候都有明显作用的。真对小麦来说;在开春后如果有些小麦叶面发黄时,真对这样的地块,把尿素1亩地1斤左右用水化开,喷施一些对小麦孕穗成长增大麦穗确保小麦增产有好处。叶面肥不能用量过大。用量过大会烧干作物叶片的。真对小麦来说,发黄的地块如果是底肥漏施的原因造成的,就应该在开春后浇水前一亩地在追施10一15公斤左右为好!叶面喷施最少也要二次,(每亩用1斤尿素加1斤磷酸二氢钾,这是用现在一壶装15公斤水的电动喷雾器说的)一次在开春反青时,一次在出穗期。最好在小麦养花后再喷施一次效果会更好!


坑哥V二哥


作为一个种地的人,了解一些化肥的特性、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真对种地的人来说没什么坏处!尿素的主要成份是氮肥,如果用尿素作底肥,真对中北部几省的小麦玉米来说,农作物高产的三大主要要素是氮磷钾。用尿素作底肥,还要加磷肥钾肥,现在种麦前的耕种时种地人常用的是三元(氮磷钾科学配比的复合肥)一般每亩一次性底肥用优质的三元复合肥50一60公斤左右耕种前均匀的撒地后多数人中途都不再追胣。尿素用水化开作为作物的叶面施肥,肥效是快些。不过作物的叶面施肥,它们并不是什么时候都有明显作用的。真对小麦来说;在开春后如果有些小麦叶面发黄时,真对这样的地块,把尿素1亩地1斤左右用水化开,喷施一些对小麦孕穗成长增大麦穗确保小麦增产有好处。叶面肥不能用量过大。用量过大会烧干作物叶片的。真对小麦来说,发黄的地块如果是底肥漏施的原因造成的,就应该在开春后浇水前一亩地在追施10一15公斤左右为好!叶面喷施最少也要二次,(每亩用1斤尿素加1斤磷酸二氢钾,这是用现在一壶装15公斤水的电动喷雾器说的)一次在开春反青时,一次在出穗期。最好在小麦养花后再喷施一次效果会更好!


用户名辰悟


首先,将尿素溶于水浇于植物根部或用于叶面喷酒,肯定比将尿素颗粒埋于地肥效快。但具体运用还要看土壤条件和具体作物情况。

尿素作为施肥,催肥见效快的化肥,在农业中得到广泛使用。比如水稻定根后催肥,甘蔗新根长出几十公分高,桑树新枝长了了三四片叶子,玉米半米高等,这时就该用尿素施肥了,但视植物品种及长势使用施肥方法,如施肥量较大,一般采用挖坑开沟后施肥,放入适量尿素后又回土盖上,具体施肥位置视作物耐肥力大小而定,防止烧根。这样肥力可持久,不用多次施肥。而一般苗圃类的,很密匝,难以根部施肥,虽然播种前都放了地基肥,但视植物生长需要,通过观察叶子颜色,需催肥的,这时就需要将尿素溶于水施叶面肥,通过喷酒叶面施肥,特别需要注意比例问题,防水浓度过大,烧伤植物。

还有一种情况是土壤干燥缺水,需浇水,而植物本身又缺肥,这时将尿素溶于水用于浇作物根部,一举两得,但也得注意浓度,防止伤根。而这方法很多肥随水渗入地面,肥力损失也不少,有利有不利方面。





胡读者


直接用碳铵,省的烧开水!


龙博士的徒弟


种了几年菜,走了不少弯路,现在基本了解尿素最佳使用方法,一是埋十厘米深利用最高肥效久第七八天开始生效,苗期开始埋只能埋一次,二是叶面喷百分之一左右,两三天就看见效果,三是对水一桶水抓两把浇根部方便见效快,四是一桶水对一票尿素离根三十厘米浇水,五是雨后直接撒播,但是要确定不会再下雨,省时省力。利用率低。切记瓜果豆角根茎类只能苗期缺肥才少量使用,。


脚踏实地0433


尿素的化学名称为脲或碳酸二酰胺,是化学合成的有机酰胺态氮素化肥,含氮量为44~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优质肥料。

是化学中性、生理中性肥料,尿素易溶于水,以分子状态存在于溶液中,在20℃时溶解度为105,水溶液呈中性反应。目前生产的尿素多加入疏水物质(如石腊),制成颗粒,吸湿性大为减低。尿素肥料适宜于各种土壤和作物,特别适用于果树、烟草、葡萄、马铃薯等。可作基肥、追肥。作种肥时要慎重,防止烧苗及缩二脲为害,最好不宜拌种。



根据尿素的特性,应注意:1.尿素易溶,尿素水溶液的肥效优于固体,且便于机械施肥。2.尿素施入土壤后随水移动,如有大雨或大水漫灌,容易流失。但可轻灌,使尿素随水下移,达到深深施要求。3.尿素施入土壤后,可部分被作物根系直接吸收,大部分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利用。作追肥时,一般须提前3~5天施用,尤其在寒冷地区或季节,更应注意。4.尿素施入土壤后,在尿素分解细菌所分沁的脲酶的作用下进行氨化。尿素的氨化作用主要取决于脲酶的活性。在土壤有机质丰富,水分、温度适宜时,尿素转化速度快。平均气温10℃时,7~10天可全部氨化,20℃时4~5天可全部氨化,30℃时两天即全部氨化。土壤的酸碱性及肥沃和瘠薄,施尿素都与这些因素有很大关系,所以施尿素要深施。5.尿素宜作根外追肥。尿素有吸湿性,喷后即使干燥,到夜间也会吸水溶解,便于作物继续吸收。根外追肥的用量一般每亩0.5~1.5千克。喷施浓度因作物而异。如禾本科不应超过(1.5~2%),菜叶类(1~1.5%),瓜果类(0.2~0.5%)应在作物生长后期喷施。6.尿素施入土壤后,宜在根系发育良好和吸收能力较强时施用。集中施用(如条施、穴施)时,施用量不宜过大。


临山林海


可以是可以,但极没必要。不说用温水费钱,尿素本身易溶于水,且会吸收大量的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