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亚白条,微物,装备篇

说在前面,本人不是大师,以下不是评测,仅仅是个人使用感受,不代表装备真正性能,仅供初入钓友挑选装备做参考,欢迎交流指正。

因为资源问题,本人玩几年路亚,都是玩的白条,所以装备都折腾在微物装备上。

首先是轮子,依次为:海伯红战马,红蝎BFS,阿德bfs,CQbfs,万奎士。

再者就是杆子,依次为:品钓微刺便携版,湛道ULK,湛道玻纤,领峰趣,卡迪夫,史密斯蜂鸟纪念版,沙湖啦微物。

以上装备都是我自己买过的,也玩过朋友的一些装备,就以上装备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轮子,红战马是我学习轮,因为材质的关系,重量较重,作为入门级微物轮,个人和朋友用其它一些国产轮对比,感觉比较顺手,摇起来舒适,其它轮可能因为速比设置,以及线杯卷线长度的原因,导致手感有些别扭,要么摇的重,要么摇的过轻,感觉手跟不上摇把的速度,就好像摇把有惯性一样,导致很难从摇轮的手感上判断饵的速度以及姿态,个人感觉此方面战马比较舒适,速度适中,收线质感不错,抛投也比较稳定,就是重了一点,作为只有350块的轮子,个人觉得性价比很不错。

着重说一下几款BFS,红蝎,阿德,CQ,以上3款是喜玛诺的三款微物轮,从介绍上看,刹车一样,线杯一样,其它数据基本相近,价格各相差几百块,包括我自己,应该很多人弄不太清楚,其实举例来说,就像车子,比如某款车宣传自己用的是和某款进口车,发动机一样,变速箱一样,相同的道理,并不是发动机一样,变速箱一样,车性能就一样,还有调教配合,配套系统,等等各方面综合原因,导致性能及使用感受相差很大,因为某款发动机是为了某款车开发的,所以肯定在各方面配合车子,比如重量,体积等等,甚至某个部位多留个空都是有原因的,而另外的车想用这款发动机,就是车子配合发动机,为了发动机作出一些让步甚至妥协,例如发动机某部位有个突出,那车子就要弄个凹坑,有可能这个凹坑碍事都没有办法,结果就使用体验上差异明显。

3款BFS我都有,红蝎是入门级,做工精致程度最差,稳定性最差,同样的配置,杆线,饵,风相同的情况下,红蝎最少要多开一格刹车,线杯也要稍微紧一点点,尽管极限距离相近,但是稳定性差不少,比如其它两款10投1炸,红蝎至少10投2炸,促使我更换的原因,是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因为主轴调整螺母没有哒哒声,也就没有轻微止退的功能,经过多次抛投,主轴调整螺母会退劲,同样的发力,过一会突然容易炸线了才发现主轴变松了一点点,这也是我困惑好久为啥什么都没变,越来越容易炸了,多次遇到才找到的原因。

万奎士是纺车轮,如果没有水滴情节,不感觉纺车不算真正路亚的话,纺车才是微物的良配,距离远,不炸线,相对可以用更细的线,更轻的饵,我的是1000型的,摇把很短,摇起来顺滑的不像话,但是,纺车没有水滴帅呀,鱼钓不到还不能帅一下,就有点那啥是吧,纺车对新手友好,易学,但是难精,因为纺车配直柄,握杆时,手臂和杆子是垂直的,手臂和杆子有角度,而水滴配枪柄,手臂和杆子是平行的,和杆子没有角度,杆子纯粹就是手臂的延长,加上纺车指控停线没有水滴便捷,先天导致精准度上相比水滴会差很多,饵落点比水滴难控制的多,握杆的姿势导致纺车最便捷的用的最多的姿势,就是正手过头抛,抛物线向正上方,所以风线会相对长一点,侧风的时候最难控制落点,优势在于顺风距离超远,顶风不炸线,但是抛物线会高,风线长,风线扯饵影响距离,特别是多了一个关线杯的动作,加上风线长,饵落水关掉线杯,收紧风线,最少要几秒时间,如果遇到饵落水一瞬间的截口就很难抓到,特别是白条马口这样的小鱼,都喜欢水浅有水草的的地方,等你关好线杯,收紧风线,饵已经落底了,挂住了,这就尴尬了。如果是右手抛杆,抛完换左手持杆右手摇轮的朋友,你会再多一个换手的时间,个人建议玩白条就不要用纺车了,手底太忙活了,挂底挂的崩溃,体验很不好。当然,纺车玩到最后是和水滴一样精准的,纺车还有刹车均匀等等优点,但是不是非专业的一般人能轻易达到的,都要大师级的了。

再说就是阿德了,3款轮子里,阿德性能最均衡,重量最轻,握感最舒适,抛投最稳定,做工也相对精致,什么都很完美,反而没啥好说的,个人建议,没有鼓轮情节的话,微物就直接阿德,不要折腾其它的。只是因为最轻,所以留意一下杆子的搭配,杆子重了或者长了,超过1.7米会有头重的感觉,这个重不是杆重,是杆身的风阻导致的,抛的时候,会感觉杆子惯性大,停不住,挥完还会往前冲一下,再弹回来,这样有个问题,就是杆子来回弹,把线扯出来一个之字型,线会打在导环上,会瞬间顿一下,而后面线杯还在高速放线,这一顿会增加很多炸线的几率的。

最后就是CQ,这款轮子是个性比较鲜明的一款轮子,颜值辨识度最高,俗称最装的轮子,很多人喜欢,但是这个轮子最重,线杯框最深,包括造型的原因,导致握感以及指控线杯比较不顺手,甚至炸线都是最难解,因为线杯位置深而窄,手指都不怎么好揪到线,胖手的话就更难动弹了,没空间,很难把两个手指伸进去揪线,因为拇指悬浮于线杯的角度更大,如果一天不停抛,拇指关节都会比其它两款累一点,但是,个人也和好多钓友一样,喜欢他的造型,还有就是CQ是3款轮子里摇起来最顺滑的一个,比阿德还顺滑,或者说不是顺滑,反正就是摇起来最舒服的。但是因为最重,搭配杆子要稍微留意一下,搭配过轻过短的杆子会别扭,低于1.7米的杆子,抛的时候轮子的惯性大,会感觉不到轮子以上的杆子的轨迹,就好像只有杆柄和轮子,轮子以上部分感觉不到了。

再说一下我用的的这几款杆子,最开始用的微刺便携版,这款杆子因为是多节的,L硬度的快调杆,使用中,除了第一节实心的那一小节,其它几节抛饵以及中鱼的时候基本不会变形,5克是这杆子抛投相对最舒适的饵重,因为硬度的关系,中小鱼的手感比较欠缺,小鱼拉不动杆子,20公分的白条都不怎么能把杆子拉出弧度,因为弹性小粘性小,白条嘴薄,所以相对容易脱钩跑鱼,这杆子便携,杆短,用5克左右的饵玩溪流,溪流有流水,杆子稍硬一点才能把饵控起来,所以玩溪流的小体型鱼更适合,比如大马口,军鱼,红眼,或者奶翘,小青稍之类的,玩白条个人觉得手感欠缺,不是非常适合。

第二根是领峰的趣,这杆子是我以前出勤率最高的杆子,个人觉得性价比很不错,1.78米玩开阔一点的水面,2.5克左右的饵最舒适,因为快调,信号也好,腰力好,2斤的鳊鱼拉起来无压力,呵呵,黑鱼都中过,也是几根杆子里配CQ最均衡的杆子,不头重,也不头轻,到现在还保留着。同样因为快调的原因,粘鱼有点不足,遇到翻跟头的白条脱钩的几率较大。

为了追求小鱼拉弯弓的手感,我又买了湛道的玻纤杆,小鱼手感极致,白条拉出巨物的感觉,粘鱼超强,基本不会跑鱼,因为是实心的,弹性超强,拉2.3斤的鳊鱼轮子的泄力都很少用到,线都不怎么出,光杆子的弹性泄力都把鱼溜翻了。也因为软的原因,对新手会很不友好,力量是从手把往杆稍过度,等于是从手把以波浪形挤出去的,最适合弹射,但是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新手不建议拿来学习入门,没有基础很难抛出去,适应之后,2.5克饵,抛起来随心所欲,弹射超远,缺点也因为太软,会过滤掉不少信号,特别是奶翘的口,不经过相当长时间适应的话,基本很难抓到了。个人觉得这杆不是很适合CQ,装CQ以后,轮子往上的部分很难感觉到,导致影响对饵轨迹的控制,配阿德不错。小空间弹射应该是这杆子的强项。

因为玻纤维,太软,玩溪流的时候逆流控饵困难,所以我又买了一根湛道的ULK,这杆子的颜值大家懂得,和史密斯蜂鸟颜值相当,综合性能平均,有点泛用的意思,小白条,奶翘,小鲈鱼都可以对付,个人觉得追求性价比的话,ULK配红蝎,是个人感觉综合性能,性价比比较高的配置了。

因为烧脑,忍不住买了一根史密斯蜂鸟纪念版的杆子,颜值没得说,性能方面,其实这杆子不是针对白条的,进口杆子也没有所谓的白条马口杆,这杆子其实是针对鳟鱼设计的,所以呢,性能好,但是感觉不容易发挥出来,偏硬一点,信号好点,手感没有想象的好,也可能是因为价格导致的期望值很高的原因,举例来说,你花超跑的钱,买了一部车,因为国内高速限速120,发挥不出极速性能,感觉其它性能和奔驰宝马差不多,内饰炫酷一点,功能齐全一点,不是说奔驰宝马不好,只是和期望值有点差距而已,就好像你花10块钱买了一个东西,到手以后你感觉非常好,但是只能用到8块钱的功能,总感觉贵了浪费,8快还差不多的那种感觉,就类似淘宝评论,东西不错,价格小贵的那种。所以这杆子是我手里最短命的杆子。3个月不到我就卖掉了。

出掉蜂鸟之后,我入了一根卡迪夫的B50UL,个人感觉这杆子综合性能不错,软硬适中,信号良好,1.52的长度,相对泛用,目前配在CQ上面,溪流可以,白条奶翘兼顾,远投较趣稍差,弹射较玻纤略差,但是综合性能平衡。

为了弥补卡迪夫配CQ远投弹射的不极致的遗憾,沙湖啦出19款微物的时候我忍不住买了一根XUL的,饵重区间0.4-3.5的,做工手感无可挑剔,这杆子你就当加强的玻纤杆用就行了,同样弹射性能非常出众,因为有1.88米,配上万奎士1000型纺车,远投距离也很出色,和玻纤杆一样,估计对新手不是很友好,建议没有基础的先缓缓入这一型号,新手很难抛出去,如果喜欢他的颜值,建议新手入UL-2F这一款,对尽快上手有帮助,防止打击信心。

除了这些,我也玩过朋友的一些杆子做对比,比如品钓的花刺,微刺,国王的,翠鸟的,钓之屋的,因为临时使用,说不出详细体会,在加上每一根杆子都有自己的性能,相对于自己用顺手了的杆子需要适应,总体来说,国产杆现在做的已经也很不错了,究其差异,无非做工精细程度问题,而性能方面,最大的差异,应该是素材和加工工艺,典型的差异是,进口高档一点的杆子,抗扭,精准度好一点,怎么说呢,比如你抛的时候,好杆子是直线的,只有向后受力和向前发力,抗扭曲,不会往左右上下扭,没有左右消耗力量,一条直线,力量更集中力量损失小,抛投舒适精准,信号灵敏,控鱼准确,而国产杆子,抗扭曲能力稍差,杆身力量过度不均匀,抛投的时候因为风阻力,或者挥动的时候发力弧度不均匀,轨迹不圆滑,就好像写C和写D写S一样,大师挥出D的均匀弧度,从头到尾均匀有力的一条直线,一般人挥出C的弧度,中间能均匀有力的一半直线,起步和收尾稍差稍乱,而新手挥出的就是S的弧度,力量全是是乱的,结果就是新手挥杆是乱晃的,杆子抗扭曲差一点的话,力量就是分散乱窜的,表现就是饵满天飞,东一下,西一下,而好杆子因为抗扭曲好一点,会校正抵消掉一部分乱窜的力量,这点可以在收线受力的时候观察导环就能看出来,好杆子导环始终在一条线的,弧度均匀的,只是杆子变幻不同的弧度,差一点的杆子,受力之后导环是扭的麻花状的,弧度是不均匀的。举例来说,好车提速快,刹车距离短,车内噪音小,座椅舒适一点,操控舒适一点,差一点的车,提速慢点,刹车距离长一点,车内吵一点,座椅舒适度差点,操控差点的区别,而功能上都是坐5个人,都能跑120,一样要年检,一样要报废,违章罚钱也一样,类似的道理,

终结一下个人建议:

搭配方面,追求性价比,红战马配钓之屋,追求入门,泛用便携,红蝎配湛道ULK,针对白条多点强点,领峰趣配红蝎,综合性能,阿德配卡迪夫,兼顾颜值和情怀,CQ配卡迪夫,追求高端帅气,CQ配蜂鸟,综合精致追求极致,沙湖啦配万奎士,

长度相关:

城市河道,两边无障碍,水库,大河,选1.6米以上,不要超过1.9米,超过1.8米准度和距离开始下降,微物饵轻,惯性小,正常人的挥杆速度和发力,轻饵会导致饵在杆走到一半的时候已经减速了,后半段力量减弱影响距离。

城市河道,两边有障碍,野河两边有树木杂草,溪流,选1.3到1.6米之间,超过1.5米到处碍事不好抛,挂到后面炸线基本解不开。

杆子越长抛越远,增加10公分杆长,比升级1000快装备提升的距离更远,低于1.7米距离开始下降,杆越短越精准,超过1.6米,准度明显下降。 对了,还有个发现供大家参考,就是上线量,很多人把线上满,其实超过6层会影响距离,原因是线多了,线杯就重了,线多了,直径就粗,线少,线杯重量轻,直径细,同样转出一圈线,粗直径比细直径放出的线更多一点,同样转一圈,重线杯会比轻线杯惯性大一点,粗直径出现角度也大一点,和过线孔的摩擦角度更大,更容易炸线,有这几个多一点,炸线或者线杯虚线多一点,所以必然会加大点刹车,结果就是距离会影响一点,个人实验,至少3-5米,全满的话,能达到8米上下,这是我无意之间发现的,是因为挂底断了主线,又放了两枪,线杯线只剩一半了,才发现越少线,刹车开越少,距离越远,而一般抛20-30米,留20米出线和损耗,上50米最理想,我都是买150米一卷,刚好用3次,一卷线用好久,而且线多了炸了线,解开更困难的,弄不好就是费了一卷线,大家可以实验一下,只上50米的话,刹车至少可以少开大半格,甚至1格多,距离能提升不少哦,试试吧。 以上零零总总就是本人玩几年小鱼的一些心得体会,不代表正确,只叙述个人体会,其它例如阿尔法,银魔之类的轮子,或者其他杆子,本人没用过,不做猜测,错误之处请海涵。欢迎交流指正。

祝各位钓有生活愉快,鱼获多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