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从不让须眉,守护患儿敢“亮剑”——北京儿童医院“巾帼英雄”抗疫纪实

巾帼从不让须眉,素娥未必逊英雄。在疫情防控中,北京儿童医院的“巾帼英雄”们没有丝毫退缩,挺在“前线”,严格“侦察”,递交“请战”,用专业和爱心守护着患儿们的健康。

训练有素的“初检姐妹团”。疫情期间,在北京儿童医院门诊楼东门,每天都会有一排“站岗”的女护士,从早6点半到晚10点半,守卫着医院的门诊大门,她们就是北京儿童医院初检团队。患者进入门诊楼前的预检分诊、体温测量、症状分级、流调筛查等,是她们的主要职责,遇到不理解、不配合的家长还要做好耐心解释。

她们的工作不容易,但没有一个人抱怨,不管是老党员,还是“新战士”,大家都主动请战且训练有素,处理问题专业,遇到难题冷静,有耐心、有条理,将政策流程一条条捋清,给家长说明白、讲清楚,争取理解和配合。

她们的工作很辛苦,门诊部的几位领导为此还“哭过几次”——“他们真是太不容易了,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面对很多家长的不理解不配合,压力很大。”有时为了减少聚集风险,她们主动将“战线”延伸到门诊楼外,顶着寒风做筛查。

“不漏掉一个疑似病人”是她们的目标。作为医院的首道防线,她们就像一道坚固的“长城”,努力守护着患儿和家长,守护着同事,守护着医院……

巾帼从不让须眉,守护患儿敢“亮剑”——北京儿童医院“巾帼英雄”抗疫纪实

走遍医院每个角落的“女子侦察兵”。春节至今,北京儿童医院院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几乎就没休过周末,别看她们人不多,且都是女汉子,加起班来干起活儿却一点不含糊。

一个多月来,她们根据上级要求制定并不断调整医院规章制度,检查落实情况,培训防护知识,检查防护环节是否无缝对接等,从厕所、电梯间、开水间、走廊、垃圾处理处到诊室、病房,医院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她们的脚步,都被她们严格“审查”过。

院感办吴玉筠主任是一位有着26年党龄的老党员,疫情发生后她马上取消了原订好的国外休假计划,尽管身体不好,仍带领团队坚守在防控一线,整整一个月,连给孙子置办的礼物也没顾上寄出。她们是一线的“女子侦察兵”,有了他们的工作,一线的医务人员才能勇往直前。

巾帼从不让须眉,守护患儿敢“亮剑”——北京儿童医院“巾帼英雄”抗疫纪实

冲在发热门诊一线的“双高女神们”。疫情发生后,医院迅速响应,抽调一批骨干力量值守发热门诊,其中有几位专业水平高、颜值也高的“双高女神”更是冲在一线,临危不乱。大年初一,感染内科刘琳琳作为首位进入发热门诊的医生,在接诊第二例患儿时便紧张起来,孩子由120转运来,属密切接触者,刘琳琳当即便“高度怀疑”,“当时心里还是挺紧张的”,很快冷静下来的她给这位患儿做了规范隔离和初步检查,同时在发热门诊外同事的协助下安抚好患儿及家长。轮守发热门诊的还有呼吸二科温潇慧、内分泌遗传代谢科魏丽亚、消化科李东丹、风湿免疫科李超、肾病科孙嫱、综合病房高杨洁、神经内科任长红等多位“女神”,她们面对闹情绪的家长,耐心解释安抚,遇到刻意隐瞒病情的家庭,冷静仔细询问,遇到突发情况,果断采取隔离措施。

口罩遮住了她们的“颜值”,但挡不住她们的温柔与智慧,在紧张的工作中,她们将心比心,用专业与爱心赢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并肩作战,共抗病毒。

巾帼从不让须眉,守护患儿敢“亮剑”——北京儿童医院“巾帼英雄”抗疫纪实


巾帼从不让须眉,守护患儿敢“亮剑”——北京儿童医院“巾帼英雄”抗疫纪实

关键时刻不掉链子的“美小护们”。面对来势凶猛的疫情,护理部的“美小护们”关键时刻没掉链子。

在北京儿童医院党委发出成立支援医疗队的号召后,短短几个小时,护理部便收到请战申请61封,临床各科护理人员报名共695人,护理部张琳琪主任也第一时间向党委递交“请战书”。

在医院的防疫工作中,“美小护们”的身影也活跃在隔离门诊、隔离病房等一线。对孩子们来说,采血本身就是件可怕的事儿,医护人员的“全副武装”让他们更加抗拒,护士们不得不付出比平时更多的耐心,使出浑身解数,克服双层手套触感差等困难进行操作,平日里简单的一个操作几乎要用十几分钟才能完成,经常是腰酸加上一头汗。

在防疫工作中,还能看到很多“女神”的身影。她们的身材可能不够魁梧,肩膀不够宽厚,但内心同样坚强,勇气同样可嘉,她们用温柔和坚韧给孩子们祛除病痛,带来温暖。

疫情带来悲伤,坚强战胜灾难。最后和大家分享北京儿童医院输液中心护士徐玥的可爱“手作”,希望能为你带来更多力量!

巾帼从不让须眉,守护患儿敢“亮剑”——北京儿童医院“巾帼英雄”抗疫纪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