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拒绝父母的“我都是为了你好”?

宁婕


(1) 父母这句“我都是为了你好”确实很多时候成为我们的负担,让我们觉得很有束缚感。其实,父母会在很多时候都对我们这样说,“孩子,让你认真读书是为了你好。”“孩子,读大学就选这个专业了,这对你有好处。”孩子、孩子,一句句的孩子我是为了你好。

(2)其实父母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可怜天下父母心,无论父母的做法是对是错,但是父母他们之后一个目的,就是确确实实的希望你能好好的。他们的一切出发点都是出于爱,这一点我们要懂得并理解,当然,也是出于爱,父母有时总是会为我们做决定。

(3)这时候,首先,可以多和父母沟通,自己有什么想法可以好好跟父母讲清楚,一次不行多讲几次,父母爱你相信也会理解你,不过也要多听父母的建议,因为父母毕竟是过来人,很多时候是对自己有帮助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候,自己也会一股脑的认为自己就是对的而忽略了他人的建议。

(4)其次,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所以即使内心在某个时候觉得抵触,也请平复下情绪,好好想想父母说的话究竟有没有道理。


今天也是元气baby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捂脸]

我曾经是这么跟我妈妈沟通的关于结婚这个事的

如果我为了任务随便去结婚,完成了你们眼里的人生大事,可是我并不开心,最后我的婚姻并不幸福,那时候的你们,还会觉得我的女儿嫁人了,人生大事完成了,还是会跟着我一起难过,看着我过的不幸福,你们比我更难过?

妈妈那时候沉默了

我问妈妈,你们应该是希望我完成人生大事的同时又收获幸福美满。她默认了

我告诉妈妈,我虽然是女儿,但是我有自己的想法,只要不是无理取闹我很愿意跟你们分享我的想法,对于结婚这件事,我希望他们最后是以我的快乐而快乐,我按着自己的人生方式去做了,只要我自己真心觉得幸福开心了,她们也以我的开心而开心,哪怕我最后选择不结婚,但是我觉得那是我开心喜欢的人生轨道就好了,他们也应该欣慰。如果我做了自己不喜欢的事,那不是我打心里喜欢的,最后我的难受他们一定会更难过的。

妈妈同意了我的想法,虽然她现在依旧觉得人一定必须结婚,但是她不会再过激的要求我逼迫我,而是尊重我做的任何决定。

我现在在情感上比较细腻,可能因为身边有太多的人值得感动,我的人生阅历很丰富,大家可以平时互相交流呀,可能你不一定跟我想法一样,但是人生就是求同存异,多一个不一样的观点


狗蛋耳


你好。我是陌上花浅浅。这个问题让人感到,原来有时爱也会是一种负担、一种束缚。说起来,拒绝不相干的人容易,拒绝一切为了你好的父母,确实不容易。我的建议是,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增进共识。换句话说,就是抱着“求同”的心态,做好“存异”的准备。

作为子女,要多理解父母的苦心,别觉得烦

无论父母怎么想,确实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有时,孩子会觉得烦躁,那是因为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和父母想的不一样,甚至可能大相径庭。这个时候怎么办,首先,多种方式真诚沟通,聊天写信都可以,只要能心平气和说出心里的话。我始终认为,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孩子,可以不认同父母的观点,保留自己的意见,但是要和父母保持应有的交流和尊重。香港电台主持人梁继璋在送给儿子备忘录中说,“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我和你会相处多久,也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所以,年轻的你们,哪怕是无奈,也请再坚持一下,好好珍惜这辈子有父母相伴的时光。

充分考虑父母的意见,可以坚持自己的立场

我也爱我的父母,但这毕竟是我自己的人生。父母的意见是很重要的参考,但是我希望最后做决定的,是我。我的人生我想要、也能够自己背负。如果真的变成什么都要听父母的“妈宝男”“爸宝女”,那岂不是更悲剧吗?

作为父母,要知道所有的爱都应该有边界

女儿五岁的时候,我给她报了很多个兴趣班。有一个周末,她上了一天课,然后眼泪汪汪地跟我说,她觉得一点自由都没有。当时,我觉得挺好笑,她才五岁,要什么自由。后来,我看了俄罗斯女摄影师ANNA的一组名为《母爱的反面》的作品,比如肥胖的母亲在孩子身上寄托自己的舞蹈理想,过度严格的教育及对孩子的控制欲等。我问自己,是否将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女儿的身上呢?所以,父母不要把孩子当小孩来对待,要将他放在与你平等的位置上,成为孩子的朋友,带着尊重来爱他。其实,爱和自由并不相悖,有时我们只是忽略了边界。


最后,相比如何拒绝父母的“我都是为了你好”,经常性的沟通,寻求彼此的理解,按自己的意愿去决定自己的人生,这样的说法会不会更好一些。最后,分享一段龙应台的句子:“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用背影默默的告诉你:不必追。”


陌上花浅浅


告诉父母,你的为我好都是站在你的角度,而不是我的角度[可爱]

人和人关系非常微妙,父母总用自己的心来衡量孩子,都想多为孩子做些事,让孩子少些困难。

可父母不知,孩子要想成长,成为有力量的人,是在跌打滚爬中,从痛苦中,历练出能力和智慧的。

父母以为是为孩子着想,却不知其实是害孩子,剥夺了孩子体验的机会,没有历练和体验,哪里来的经验和智慧。

作为孩子,看清这些真相,告诉家长,“我需要历练才能成长为有力量的人,如果总是听你们的安排,我会越来越无能”。相信家长会放手的[玫瑰][玫瑰][玫瑰]





海月amb


我们经常听父母说的一句话就是,我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对不对,姑且不说,单说父母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我认为父母是想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对你有好处的,不会害你的,你放心好了,不会让你吃亏的。当然可能还有另一种情况,你的兄弟姐妹多,有时候父母做事可能不太平均,不够公平,父母说这句话可能是打官腔或者是搪塞你,临时堵你的嘴。

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儿女好啊!尽管有时候会偏心些,但总得来说,父母所做的一切,出发点是好的,这一点不容置疑。

父母含辛茹苦把你养大,为你操碎了心,付出了那么大的心血,到底图的是什么?单单是为了将来让你为他们养老送终吗?如果是。请问你能做到吗?社会上遗弃,虐待老人的还少吗?

天下父母都一样,谁的父母不是盼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啊!不要抓住父母的一点不是不放,天底下就没有绝对的公平。要多想父母的好,父母年事越来越高了,要多安慰,多关爱,让父母的晚年更健康更辛福,是每个做子女的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担当。

今天你是父母的孩子,将来你就是孩子的父母,所以趁着父母健在的时候好好孝敬父母吧!


爱的畅享


我父母也有很多次说“我都是为你好。”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首先,父母毕竟经历的事情比你多,可能某些时候你碰到问题的时候,他们的确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可能他们也碰到过你这种情况,所以,他们会说“我都是为你好。”

另外,也有可能是父母想要“控制”你,父母希望你的生活是由他们所安排好的,所以,当你在处理某些事情没有按他们的意思的时候,他们就会开始给你建议,并且说“我都是为你好”。

其实,不管怎么样,父母肯定是不会害你的,你要做的就是遵从你的想法,如果有异意的话,可以跟父母商量;另外,你也得让你父母明白,你的生活是属于你自己的,不是他们的。你该经历的事情就必须要经历,有些事情经历过比不经历过要强,这样自己才能学到更多东西,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就是这样的道理。



Wallyhahaha


父母的“我都是为了你好”,有好也有不好,很容易让孩子觉得是父母的一种道德绑架,有时候确实是为了我们好,但是过多的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不听的话自己像是做了错事一样,但如果听了又违背自己的内心个人意愿。有时候她们说的我们听就好了,但是也要跟他们说,要学会放手,毕竟我们也大了,有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毕竟人生是自己的,及时有什么做错了的事,我们也要自己学会承担,一味地插手只会害了孩子。


me心灵v驿站


父母“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思维是通病,但也不可否认,父母的经验能为我们解决问题起着很大的作用。如果想要拒绝“我都是为了你好”式的父母“绑架”,那首先不能伤了父母的心,也要让他们明白你已经长大。

一、对父母表示理解

告诉父母,我明白“你是为了我好”,了解父母的不易和出发点,分析给父母听。

如此一来,父母就知道了,你是真的懂他们的心,他们就会很欣慰,就会减少他们采用“绑架”、“逼迫”等方式让你就范。同时也能够拉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只要把父母的感情“架住了”,后面的话就好说了,说出来,父母也就更能接受了。

二、告诉父母你已经长大了

让父母知道,你已经有了独立的思维,有了自己做事的理由,有了为事情负责的能力,这样父母才能敢于放心大胆地让你自己做决定,而不是一直把你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三、分析你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

让父母知道,你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是有理由,并且充分考虑过事情后果的。让父母能够理解你的理由,并且表达你对他们的支持的渴求。让父母知道,你也在做一件“对自己好”的事情,只不过可能方式方法和他们所习惯的不同。而你已经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他们也才能够放心支持你的行为。



是汉堡啊


都是为了你好,这是做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通病。

孩子应该怎样对父母的这种关怀呢?

为了既不伤父母的心,又能保持自己的主见。建议釆取如下态度,供你参考:

一,父母意见正确,就应快乐接受,并赞赏父母高明。

二,父母意见不对,完全和自己想法相反,也不要表示坚决反对,只说,我再考虑考虑,缓解一下气氛。

三,父母意见和自已意差不多,在保持想法的同时,尽量争取父母多支持一下自。

四,如果父母意见错误,还要求必须听他们的,可以,利用各种机会,暂时离开父母一段时间,或求友说和。


起名大师东方木


父母的我都是为了你好,确实是对孩子爱意的表现,但实际上是强加给孩子身上的态度和建议,意思就是说你的决定不好,我的才是对的。

 

但是父母的这种好是具有时代局限性和世俗普遍价值观所认同的好,只局限于外在的好,没考虑孩子的内心感受。

遇到这种情况,要主动跟父母沟通,态度温和、立场坚定的表达自己心里的想法,现在的家长大都重视孩子成长和教育问题,还是愿意沟通的,如果他们恰巧也是具有世俗价值观的普通人,执意坚守自己的想法,那就无视他们的看法好了。

重要的是用实力来掌控自己的人生和家里的话语权。上学的时候,我按自己的安排考试得高分、活动拿奖项。高中或大学以后,我经济独立,不想向父母伸手要钱,甚至我做的更好,经济上更上一层,达到富足。向父母证明我可以过的很好。

不管怎么样,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要用感恩的心来回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