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的人的血尿酸会增高?

依人养生科普官


血尿酸浓度取决于“垃圾”产生与清运的速度。

尿酸石我们体内的一种代谢废物,相当于人体产生的“垃圾”。血液就好像是暂时储存垃圾的中转站,中转站中垃圾的多少,取决于每天送出去和运出去的量。

“垃圾”的来源是从嘌呤代谢而来的。而嘌呤有两种,一种是内源性嘌呤,一种是外源性嘌呤。

内源性嘌呤主要来自于衰老、死亡细胞中核酸的分解。再有就是剧烈运动时,三磷腺苷分解产生的腺嘌呤。这两类嘌呤约占我们体内嘌呤总量的2/3。当然,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内源性嘌呤产量会大幅增加,那就是某些疾病状态引起的细胞大量死亡。比如白血病患者大剂量化疗时,经常由于短期内有大量肿瘤细胞死亡,导致血中嘌呤含量急剧升高,从你个人出现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甚至痛风急性发作。这个时候,内源性嘌呤的比例就不止2/3了。

外源性嘌呤主要来自于饮食。凡是有细胞核的食物中都有核酸,都能分解为嘌呤,然后再进一步代谢为尿酸。一般来说,外源性嘌呤占我们体内嘌呤总量的1/3左右。如果我们一次性大量进食海鲜、动物内脏、菌类、豆类等高嘌呤食物,这时候,外源性嘌呤所占的比例就不止1/3了,血液中的尿酸水平也会一下子飙升得很高。

无论是内源性嘌呤还是外源性嘌呤,都是通过肝脏的代谢产生尿酸,肝脏就像一个“垃圾制造厂”,把制造出的“垃圾”都倒在血液这个“垃圾中转站”中。

当然,血液不能无限制的储存“尿酸”得通过肾脏运送出去。血液都汇聚到肾脏,肾脏通过过滤,把尿酸都放进尿液中,随着排尿排出体外。每天,经肾脏处理排除的尿酸大约占2/3.

另外的1/3的尿酸,除了“主力清运工”肾脏外,人体内还有“替补清运工”肠道。肠道中有很多细菌,其中一些以尿酸“为食”,它们能够把尿酸“吃掉”,分解成无害的物质。还有一些没被细菌“吃掉”的尿酸,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

我们血液中的尿酸水平取决于“生产”和“清运”两股力量,如果两边的工作效率相当,那血尿酸就会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如果“生产”的多余“清运”的,那血尿酸水平就会升高;想要降低血尿酸水平,就要使“清运”的多于“生产”的。

如果要避免血尿酸升高,主要是从外源性嘌呤入手,因为比较好控制,可以少吃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还一定要戒酒,因为就对促进尿酸升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另外,让尿酸排出也是控制血尿酸高的方式,尿酸主要通过尿液排出,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随着尿酸的PH值升高(变碱性)而升高,也就是说,想办法碱化尿液,能使溶解在里面的尿酸更多,排出的也就更多。至于碱化尿液的方法,主要还是通过饮食来实现,最简单的,可以喝点苏打水。


朱建福医生


尿酸增高主要是由于身体的代谢出了问题造成的,尿酸代谢不出去,长期就容易在肢体末端结晶引发痛风,一般高尿酸主要是由于肥胖,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动脉硬化,以及冠心病等聚集发生,而另外一种还有继发性的因素主要是由于肾脏疾病所导致的尿酸排泄减少,而血尿酸增加,尿液中的尿酸才会增加,所以降尿酸,也应该从降血尿酸开始,才能缓解或者预防痛风的发生。

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尿酸高不仅仅会导致痛风,还会增加很多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如高血压,高血脂,心力衰竭,冠心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等,也就是说,高尿酸与很多慢性疾病都是有相互之间的影响的关系的,要想预防高尿酸,不仅要注意控制体重,还要预防一些代谢性以及慢性疾病才可以,而有了高尿酸以后,更要通过饮食以及一些习惯来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


高尿酸血症发生以后,也不用过于焦虑,因为过大的压力一样会造成体内尿酸的增加,所以控制尿酸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控制总能量的摄入,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重。

2.不吃贝类的海产品。

3.不喝浓肉汤,浓咖啡,浓茶等刺激性的汤。

4.不吃蜂蜜,因为蜂蜜中的果糖较高,也会增加尿酸。

5.戒烟限酒。

6.避免熬夜。

7.保持愉悦的心情。

8.不要过于剧烈的运动。

9.饮食最好焯水后烹饪。

10.少吃或者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胡椒,芥末,咖喱,葱,姜,蒜等等。

以上这些在尿酸没有降下来之前建议严格执行,等到尿酸得到很好的控制以后,可以适量的放开一些权限,食物的种类选择上也会更多一些,


心理营养师程伟华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方式及膳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高尿酸血症是由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生成增多和(或)排泄减少,使血液中尿酸浓度高出正常范围所致,是痛风发病的生化基础,临床诊断标准为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男性血液尿酸含量>420μmol/L,女性血液尿酸含量>360μmol/L。高尿酸血症通常与高脂血症、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肥胖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伴发,且与血管、心脏、肾脏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为何有的人的血尿酸会增高?

尿酸生成过多

体内的尿酸20%源于食物摄入,80%由体内代谢产生。

1. 摄入富含嘌呤类食物

高嘌呤食物是指每100g食物中含嘌呤150~1000mg。包括①畜肉类:肝、肠、胃、胰等动物内脏及其所制的浓汤汁;②水产品:各种鱼类、贝壳类、虾类等;③豆类和菌藻类:黄豆、扁豆、紫菜、香菇等;④其他如酵母粉、各种酒类尤其是啤酒等。摄入此类食物会增加体内尿酸负荷,使高尿酸血症患者病情加重。

2. 内源性代谢产生

由内源性嘌呤产生过多占发病患者总数的15%~20%,因此内源性嘌呤代谢异常不容忽视。此途径涉及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RPS)、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移换酶(PRPPAT)、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和黄嘌呤氧化酶等。RPS或PRPPAT的浓度或活性升高会增加次黄嘌呤核苷酸的生成量,进而增加尿酸含量;而黄嘌呤氧化酶的浓度或活性增加会直接增加尿酸含量;HGPRT的浓度或活性降低会降低鸟嘌呤和黄嘌呤向鸟嘌呤核苷酸和黄嘌呤核苷酸的转换从而增加尿酸含量。因此,这些酶的缺陷是原发性尿酸生成增多的因素之一,约10%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是尿酸生成增多所致。调查已经证实RPS、PRPPAT和PRPPAT为性连锁遗传,可引起痛风。

另外,血液病、癫痫状态、恶性肿瘤、银屑病、放疗化疗、过度运动等会导致体内核酸合成和分解增强,引起尿酸生成的增多,是继发性尿酸生成增多的因素之一。

尿酸排泄减少

肾脏是尿酸排泄的重要器官,体内约2/3的游离尿酸由肾脏排泄,如果肾肌酐清除率减少5%~25%,就可能导致高尿酸血症。生理学及药理学的研究发现肾脏尿酸盐转运的经典模式为:①滤过———肾小球滤过血清尿酸中的99.3%;②重吸收———主要是近端肾小管起始部S1段负责主动重吸收,重吸收率约为50%;③分泌———发生在近端肾小管曲部S2段,约为重吸收量的50%;④二次重吸收———发生在近端肾小管的直部S3段,对尿酸二次重吸收量是分泌量的80%,为总量的40%~50%;最后8%~12%的尿酸排出体外。尿酸排泄相对减少是高尿酸血症的主要病因之一,其影响因素也主要发生在上述4个过程。


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人体为什么尿酸为什么升高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4a50000470f4aded921\

小马哥哥ge


一般情况下,血尿酸增高的原因有这些:

1摄入的嘌呤过多:长期或者一次性进食多,导致尿酸的产量增多而不能及时排出体外。

2自身代谢异常:体内嘌呤物质的代谢发生紊乱,导致尿酸的代谢异常,内源性的尿酸产生远大于“吃”进来的的,所以会更严重。

3排尿酸能力下降:大部分尿酸的排泄都是通过肾脏完成的,可是一旦肾功能下降的话就会导致排尿酸能力的下降。

4其他疾病:高血压、高血脂、过度肥胖、血液病、肿瘤等病症也会造成高尿酸。

5药物导致:例如小剂量的阿司匹林、部分利尿剂、抗结核药物、免疫抑制剂、降血压和抗癌药物都有可能导致尿酸的升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