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古训》: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

修心古训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

虚其心,受天下之善。

平其心,论天下之事。

潜其心,观天下之理。

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修心古训》: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天。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

省除烦恼,何等心性安和。

就性情上理会,则曰涵养;

就念虑上提撕,则曰省察。

就气质上销镕,则曰克治。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徇欲之谓狂。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

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

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

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直俭约,四者,切己良箴;

忌多欲,忌妄动,忌坐驰,忌旁骛,四者,切己大病。

敬守此心,则心定。

敛抑其气,则气平。

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盖一世;

小人之心不胜其大,而志意拘守一隅。

怒是猛虎,欲是深渊。

忿如火,不遏则燎原。

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戒豪饮,豪饮伤神;

戒贪色,贪色灭神;

戒厚味,厚味昏神;

戒饱食,饱食闷神;

戒妄动,妄动乱神;

戒多言,多言伤神;

戒多忧,多忧郁神;

戒多思,多思挠神;

戒久睡,久睡倦神;

戒久读,久读枯神。

《修心古训》: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

心一模糊,万事不可收拾,

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

心一执着,万事不得自然。

一念疏忽,是错起头。

一念决烈,是错到底。

古之学者,在心地上做功夫,故发之容貌,则为盛德之符;

今之学者,在容貌上做功夫,故反之于心,则为实德之病。

只是心不放肆,便无过失;

只是心不怠忽,便无逸志。

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

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

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

世事颠倒,吾人修行之资也。

名誉自屈辱中彰,

德量自隐忍中大。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

安详是处事第一法。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

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喜来时一检点,怒来时一检点。

怠惰时一检点,放肆时一检点。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

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静能制动,沈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

天地间天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

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

有智慧者,才情决然不露。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

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世俗烦恼处,要耐得下。

世事纷扰处,要闲得下。

胸怀牵缠处,要割得下。

境地浓艳处,要淡得下。

意气忿怒处,要降得下。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

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

褊当矫之以宽,执当矫之以圆。

傲当矫之以谦,肆当矫之以谨。

奢当矫之以俭,忍当矫之以慈。

贪当矫之以廉,私当矫之以公。

放言当矫之以缄默,好动当矫之以镇静。

粗率当矫之以细密,躁急当矫之以和缓。

怠隋当矫之以精勤,刚暴当矫之以温柔。

浅露当矫之以沉潜,溪刻当矫之以浑厚。

以真实肝胆待人,事虽未必成功,日后人必见我之肝胆。

以诈伪心肠处事,人即一时受惑,日后人必见我之心肠。

护体面,不如重廉耻。求医药,不如养性情。

立党羽,不如昭信义。作成福,不如笃至诚。

多方说,不如慎隐微。博声名,不如正心术。

恣豪华,不如乐名教。广田宅,不如教义方。

多静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

去嗜欲以养心,温古训以警心,

悟至理以明心。内反省以正心。

宠辱不惊,肝木自宁。

动静以敬,心火自定。

饮食有节,脾土不泄。

调息寡言,肺金自全。

恬淡寡欲,肾水自足。

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

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万里澄澈,则一心愈精而愈谨;

一心凝聚,则万里愈通而愈流。

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

心作良田,百姓耕之有余。

世事让三分,天空地阔。

心田培一点,子种孙收。

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

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

天地间真滋味,

惟静者能尝得出。

天地间天机括。

惟静者能看得透。

能知足者。天不能贫。

能忍辱者。天不能祸。

能无求者。天不能贱。

能外形骸者。天不能病。

能不贪生者。天不能死。

能随遇而安者。天不能困。

能造就人材者。天不能孤。

能以身任天下后世者。天不能绝。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

君子所以存诚。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不愧父母。不愧兄弟。不愧妻子。君子所以宜家。

不负国家。不负生民。不负所学。君子所以用世。

以性分言。无论父子兄弟。即天地万物。皆一体耳。

何物非我。于此信得及。则心体廓然矣。以外物言。

无论功名富贵。即四肢百骸。亦躯壳耳。何物是我。

于此信得及。则世味淡然矣。

《修心古训》: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

以媚字奉亲。

以淡字交友。

以苟字省费。

以拙字免劳。

以聋字止谤。

以盲字远色。

以吝字防口。

以病字医淫。

以贪字读书。

以疑字穷理。

以刻字责己。

以迂字守礼。

以很字立志。

以傲字槙骨。

以痴字救贫。

以空字解忧。

以弱字御侮。

以悔字改过。

以懒字抑奔竞风。

以惰字屏尘俗事。

圆融者无诡随之态。

精细者无苛察之心。

方正者无乖拂之失。沉默者无阴险之术。

诚笃者无椎鲁之累。光明者无浅露之病。

劲直者无径情之偏。执持者无拘泥之迹。

敏炼者无轻浮之状。

图文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