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黑面包”成为苏联士兵最爱的食物,专家直言扛饿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对于普通老百姓们来说,一两天不吃东西,虽然有些饿得心慌,但不会不会危及到生命。但对于打仗的士兵们来说,饿了肯定是打不了仗了,体力差精力差是会很快送命的。二战期间虽然相对来说物资匮乏,意大利军队是吃的最好的,美国也是比较丰富的,德国的也不错。但是苏联提供的士兵的却是黑面包。这是一种用粮食边角料做成的食物,说实话,非常硬,而且不好吃。但是苏军并不排斥它们,反而是很喜欢,这是为什么呢?

二战期间!“黑面包”成为苏联士兵最爱的食物,专家直言扛饿

第一:黑面包虽难吃但扛饿

黑麦面粉再加上做精面剩余的麦麸等材料就做成了黑面包,所以自然口感不好,吃起来就像是嚼木头渣,甚至吃到胃里很难消化。而苏联当时就是看重了“难消化”,难消化就意味着饱腹感强,人就不容易饿。毕竟在粮食短缺的时代,不再为肚子挨饿而痛苦,苏军没有不爱的理由。

在列宁格勒保卫战中,按照最大的供应量,列宁格勒的平民每天得到的唯一食物就是“125克黑面包”,而这些面包中可不单单是黑面粉和麦麸,还添加了木屑和一些无毒的矿石粉,这样才会让“饱腹感”更强一些。

二战期间!“黑面包”成为苏联士兵最爱的食物,专家直言扛饿

第二:黑面包营养价值高

黑面包看起来黑乎乎的,而且硬邦邦的,但它的营养价值是要高于白面包的。黑面包里面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这些纤维素对于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有着很大的帮助。吃了黑面包,那些在一线打仗的战士们很少出现消化不良和便秘的问题。

二战期间!“黑面包”成为苏联士兵最爱的食物,专家直言扛饿


第三:黑面包便宜又容易保存

精面做成的白面包,那是松软可口,的确很美味,但是它造价太高了,而且还不扛饿,对于农业薄弱的苏联来说,实在是不划算。

黑面包和我们日常见到的面包可不一样,它是硬邦邦的,据称它还能当板砖拍死敌人呢。这种面包是很容易携带和保存的。黑面包的易保存就能够最大限度地防止食物变质,有效地避免了因为食物变质导致战士们肠胃不适的情况出现。

所以苏军队黑面包那可是“喜爱有加”,因为这才是他们心中最理想的“军粮”,而且苏联人还夸张地表示,黑面包拯救了40万人的性命,维持了一千万苏军的战斗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