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臺:困難群眾成了“月薪族”

桓臺:困難群眾成了“月薪族”

魯中網·海報新聞3月10日訊(記者 張豔 趙烜藝 通訊員 董兆雲)“黨的政策不孬,不出村俺有了工作,每月還能領到錢,日子真是越過越好了。”桓臺縣田莊鎮胡中村貧困戶胡立業高興地說。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隨著各用工單位有序復工復產,最近,桓臺縣田莊鎮胡中村香菇大棚也逐步投產,並與鎮扶貧辦共同開發扶貧專崗,面向胡中村周邊村莊招收有勞動意願的困難群眾,經報名審核等程序,最終為5名困難群眾提供工作崗位。

近年來,田莊鎮扶貧辦針對有勞動能力和意願的困難群眾展開摸排走訪,廣泛收集務工意願和計劃,激發困難群眾“主動脫貧”動力,把“輸血式”扶貧變為“造血式”扶貧,讓困難群眾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得勞動收入,增強了困難群眾自主脫貧的積極性,用工企業也獲得了穩定的用工來源。

“扶貧專崗的工作人員一週工作五天,每天工作時間根據自身情況安排,工作內容簡單,比如打掃衛生、採摘香菇、防疫消殺等。我們對其實行月考核制度,每月補助500元,每月按時領到工資,讓困難群眾變為‘月薪族’。”田莊鎮扶貧辦主任張國權介紹。

桓臺縣扶貧辦副主任張磊說:“桓臺縣根據‘按需設崗、以崗定員、崗需互選’的原則,聘用有脫貧意願和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低保戶或特困供養人員,設置不同類型扶貧專崗,使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群就地就近就業,同步破解了脫貧與解困兩大難題,引導貧困群眾通過自己的勞動脫貧,獲得更多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據瞭解,桓臺縣自2019年1月至今,全縣共開發扶貧專崗232個,服務貧困對象327名,發放崗位補貼90餘萬元。每位專崗人員每年可獲得3600至6000元不等的崗位補貼,既激發了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又有效緩解了貧困家庭經濟和生活困難,貧困戶的居住環境、生活質量和精神面貌有了明顯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