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弟鄭國給老大晉國寫了封信,只需四步,讓晉國低頭認錯


小老弟鄭國給老大晉國寫了封信,只需四步,讓晉國低頭認錯


讀《鄭子家告趙宣子》


晉襄公此時也已經離開了我們。其子繼位為晉靈公,以荒淫暴政出名。

溫和賢明的父親不見得就能生養出溫和賢明的兒子。

晉靈公藉著老爸的威名,還有那麼點權勢,召集了各國諸侯到鄭國的扈(戶)地開會,商議平定宋國內亂

那些想要做霸主的都得來這麼一出,管著別人國的家事,也算是“國際”人道主義吧。有此能力和博愛的國家方為霸主嘛。

鄭國就在晉國和宋國之間,又是晉國小弟,所以選在鄭國開會也是合理的。

不合理是的,去到人家地盤了,晉靈公卻故意不理不睬主人家鄭穆公,他以為鄭國認自己做老大的同時,還加入了楚幫派,也認了楚國做老大。

其實有什麼好奇怪的,肯定是的啊,鄭文公在位時,就沒停過兩頭倒,到了公子蘭鄭穆公,不見得國運就突然會好轉到哪裡去,在夾縫中生存,自然少不了兩頭討好的啦。

可是晉靈公就是生氣。得哄。怎麼哄法才能讓他高興又不至於自己太掉價呢?

不肯見面就寫封信給他咯,本文講的就是這封又慫又橫的信。

覺得最浪漫的交流方式就是寫信了!滿滿的心意~

有趣的是,

這裡是鄭國晉國有矛盾,

卻不是鄭穆公晉靈公

而是兩國執政大臣鄭子家趙宣子

果然,出了事還是得找真正能說話的人啊。你看,鄭子家就不會去找晉靈公啊。即使信上還是以晉靈公為字面傾述對象。

鄭子家,姬姓,鄭氏,名歸生,字子家。

趙宣子,嬴姓,趙氏,名盾,諡號宣。

古人這一點規矩甚好,有時候人是需要一些口頭的名號來輔助成長的。姓,氏,名,字,都是古人貼身的名頭,有規勸自我的作用。“我是鄭家人”這種身份暗示能讓人自律許多。

最懷念的現代應用,就是以前在班級裡,如果老師讓班裡的同學為自己那一組取名,有了名號,凝聚力都能強很多很多。有時候會想,如果我也有字,會是什麼字呢?哈哈,美得很美得很~


鄭子家信上說:


(一)報告業績,歷數忠心

“我國鄭穆公即位第三年,就給你晉國找了新的小弟蔡國,為你擴充人手。”

怎麼突然想起傳銷拉下線?

“九月份,蔡國來到我國,準備和鄭穆公一起去你晉國行禮結盟拜老大,可是那時我鄭國正處在內亂之中,大夫候宣多作亂,雖然作為推薦人,鄭穆公那時卻分身乏術,不能一起去,沒能親自帶蔡國去晉國完結盟禮。”

怎麼想起了初中高中入團的事情?表格上還得寫個推薦人,像是自己多想要入團一樣。當時還以為是一種校務必需程序,以為是一個必考科目,所以就去申請了,考了兩次試,第二次終於成功入團,就是給自己弄了個定期交團費的套餐。

“十一月份,剛剛平定了侯宣多的叛亂,我們鄭穆公就馬上約了蔡侯去向晉襄公請安問好。”

誠惶誠恐啊,每次去肯定也不能空手去,去多幾次,家底都得掏空了吧。

“鄭穆公即位第十二年六月份,我鄭子家

輔佐陪伴著鄭太子夷,以請陳侯於楚而朝諸君。”

以請陳侯於楚而朝諸君,故事是這樣的:

鄭國再次開展“推薦人”工作,為了幫晉國發展下線,跑到楚國陣營裡挖牆腳,要拉當時是楚國小弟的陳國一起改拜晉國做老大。

這種事情當然也要先請示過楚國,因為陳侯是“於楚”楚陣營裡的,帶走人家女兒得跟她老爸說一聲吧。

但是挖牆腳這件事,鄭國又不能自作主張,所以以此事來朝見晉靈公。

以請陳侯於楚而朝諸君,有翻譯為:

“為了向楚國請求他們與陳侯講和,特地去朝見了晉靈公”,

也有翻譯為“為陳侯朝見晉國的事,向楚國請命”。

不過我趨向於這樣斷句“以 /請陳侯於楚 /而 /朝諸君”,“君”是指晉靈公。

翻為“為了(是否能夠去)邀請身為楚國附屬國的陳侯同時結盟於晉國的事情,去朝見晉靈公,問其意見”,

或是“以‘為了陳國能夠同時結盟於晉國,而向楚國請命’這件事去朝見晉靈公,問其意見”

覺得哪個合理點?或者都不合理?關鍵是“請”具體翻譯為什麼。

“鄭穆公即位第十四年七月份,鄭穆公又去晉國朝見請安,這一趟搞定了陳國既附屬於楚國又可同時認晉國做老大的事。”

真心能幹活!

“鄭穆公即位第十五年五月份,陳侯從我國出發,正式朝見晉國。”

“去年正月,燭之武

跟隨太子夷前往朝見晉國。”

過年時候串國門?那得送多少禮啊!

“八月,我們鄭穆公又去了一趟晉國請安問好。”

“陳國和蔡國,他們離楚國那麼近,卻對遠方的晉國那麼忠心,都是因為我在中間調和監督的緣故啊!”

鄭子家終於數完鄭國的政績了。要說鄭國也算是嘔心瀝血的牆頭草了。


(二)反向質問,大吐苦水

“雖然我鄭國一再為你晉國效勞,為什麼晉靈公你還要對我們生氣?為什麼還不能免於你們的責罰?

我們國君鄭穆公即位以後,見過晉襄公一次,晉靈公兩次,太子夷和幾個大臣都相繼去到你晉國絳(醬)城朝拜。

我們都做到這份上啦!!!雖然我們是小國,但是侍奉你大晉國的禮數是沒有再能增加的空間了。

現在你大晉國卻還要說‘你鄭國沒有達成我的心願’。這樣說的話,那麼我鄭國就只能滅亡了,因為我們所能做的真的已經無以復加了。”


(三)反擊計劃,以身威脅

“古人曾經曰過‘畏首畏尾,身其餘幾?

擔心頭又擔心尾,身上還剩下多少地方是不用擔心的呢?這樣的人活在世上的時間也不多了。

你晉國雞蛋裡挑骨頭,讓我鄭國畏首畏尾的,就是逼我死!

古人還曾經曰過‘鹿死不擇音’,

鹿之將死,情況危急,是不會再有心思去考慮選擇陰涼的地方做庇護所的。

既然你晉國逼我死,那就別怪我顧不得忠誠轉去投靠楚國了!

你知道嗎?小國侍奉大國,如果大國能以德相待,小國會是恭順的。如果大國不能以仁德待之,那麼小國就會是被逼急的鹿。你們不要逼我鄭國不懂得選擇!

晉靈公的脾氣,你們的命令,實在是沒有定準沒有底線,我們也知道自己國家是要滅亡了,只好召集全國兵力在鯈(仇)地,接下來的一切就看您的命令了!”


(四)擺明現實,尋求和解

把人逼上臺面後,還要給人放好臺階下來,讓人家有鬆口的空間。鄭子家話說到這裡,應該稍微和緩一下,再求一下情。畢竟真打起來,鄭國也是亡國的。

“是沒錯啦,當初鄭文公還在位的時候,鄭國是跟隨齊國

的。那時齊國討伐蔡國和楚國,不是那個屈完出來議和嘛,後來我們也和楚國結了盟。

我們小國從來都是這樣在大國的夾縫中生存的,聽從強國的命令,只是想要活下去,這樣也有罪嗎?

大國如果不能替我們著想,那麼我們沒有辦法逃避你們要開戰的命令,拼了!”

說的真是讓人心疼啊,小國已經是卑躬屈膝地討好大國了,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狀況。如果大國還人心不足,把最後一層臉皮都撕破,不讓小國做人,那麼小國也只能選擇戰死。


晉國趙宣子還是善解人意的,他知道,就算是奴才,也不是傻子。他看到信後,便哄回很是委屈的鄭國,派鞏朔(碩)去和鄭國簽訂盟約,還讓趙穿和晉靈公女婿池去鄭國做人質。

這裡說是晉靈公的女婿有點不太可信,因為晉靈公此時還很年輕,就算有孩子,孩子也不至於到了結婚的年齡。也許是晉襄公的女婿,原文只說是“公婿”。


鄭國這封信邏輯結構滿分。結尾看著橫,理直氣壯的,其實還是慫,鄭國最後的威脅是搭上了整個國家的生死,但是對於大晉國呢,要做的可能只是普普通通的一次征戰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