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弟郑国给老大晋国写了封信,只需四步,让晋国低头认错


小老弟郑国给老大晋国写了封信,只需四步,让晋国低头认错


读《郑子家告赵宣子》


晋襄公此时也已经离开了我们。其子继位为晋灵公,以荒淫暴政出名。

温和贤明的父亲不见得就能生养出温和贤明的儿子。

晋灵公借着老爸的威名,还有那么点权势,召集了各国诸侯到郑国的扈(户)地开会,商议平定宋国内乱

那些想要做霸主的都得来这么一出,管着别人国的家事,也算是“国际”人道主义吧。有此能力和博爱的国家方为霸主嘛。

郑国就在晋国和宋国之间,又是晋国小弟,所以选在郑国开会也是合理的。

不合理是的,去到人家地盘了,晋灵公却故意不理不睬主人家郑穆公,他以为郑国认自己做老大的同时,还加入了楚帮派,也认了楚国做老大。

其实有什么好奇怪的,肯定是的啊,郑文公在位时,就没停过两头倒,到了公子兰郑穆公,不见得国运就突然会好转到哪里去,在夹缝中生存,自然少不了两头讨好的啦。

可是晋灵公就是生气。得哄。怎么哄法才能让他高兴又不至于自己太掉价呢?

不肯见面就写封信给他咯,本文讲的就是这封又怂又横的信。

觉得最浪漫的交流方式就是写信了!满满的心意~

有趣的是,

这里是郑国晋国有矛盾,

却不是郑穆公晋灵公

而是两国执政大臣郑子家赵宣子

果然,出了事还是得找真正能说话的人啊。你看,郑子家就不会去找晋灵公啊。即使信上还是以晋灵公为字面倾述对象。

郑子家,姬姓,郑氏,名归生,字子家。

赵宣子,嬴姓,赵氏,名盾,谥号宣。

古人这一点规矩甚好,有时候人是需要一些口头的名号来辅助成长的。姓,氏,名,字,都是古人贴身的名头,有规劝自我的作用。“我是郑家人”这种身份暗示能让人自律许多。

最怀念的现代应用,就是以前在班级里,如果老师让班里的同学为自己那一组取名,有了名号,凝聚力都能强很多很多。有时候会想,如果我也有字,会是什么字呢?哈哈,美得很美得很~


郑子家信上说:


(一)报告业绩,历数忠心

“我国郑穆公即位第三年,就给你晋国找了新的小弟蔡国,为你扩充人手。”

怎么突然想起传销拉下线?

“九月份,蔡国来到我国,准备和郑穆公一起去你晋国行礼结盟拜老大,可是那时我郑国正处在内乱之中,大夫候宣多作乱,虽然作为推荐人,郑穆公那时却分身乏术,不能一起去,没能亲自带蔡国去晋国完结盟礼。”

怎么想起了初中高中入团的事情?表格上还得写个推荐人,像是自己多想要入团一样。当时还以为是一种校务必需程序,以为是一个必考科目,所以就去申请了,考了两次试,第二次终于成功入团,就是给自己弄了个定期交团费的套餐。

“十一月份,刚刚平定了侯宣多的叛乱,我们郑穆公就马上约了蔡侯去向晋襄公请安问好。”

诚惶诚恐啊,每次去肯定也不能空手去,去多几次,家底都得掏空了吧。

“郑穆公即位第十二年六月份,我郑子家

辅佐陪伴着郑太子夷,以请陈侯于楚而朝诸君。”

以请陈侯于楚而朝诸君,故事是这样的:

郑国再次开展“推荐人”工作,为了帮晋国发展下线,跑到楚国阵营里挖墙脚,要拉当时是楚国小弟的陈国一起改拜晋国做老大。

这种事情当然也要先请示过楚国,因为陈侯是“于楚”楚阵营里的,带走人家女儿得跟她老爸说一声吧。

但是挖墙脚这件事,郑国又不能自作主张,所以以此事来朝见晋灵公。

以请陈侯于楚而朝诸君,有翻译为:

“为了向楚国请求他们与陈侯讲和,特地去朝见了晋灵公”,

也有翻译为“为陈侯朝见晋国的事,向楚国请命”。

不过我趋向于这样断句“以 /请陈侯于楚 /而 /朝诸君”,“君”是指晋灵公。

翻为“为了(是否能够去)邀请身为楚国附属国的陈侯同时结盟于晋国的事情,去朝见晋灵公,问其意见”,

或是“以‘为了陈国能够同时结盟于晋国,而向楚国请命’这件事去朝见晋灵公,问其意见”

觉得哪个合理点?或者都不合理?关键是“请”具体翻译为什么。

“郑穆公即位第十四年七月份,郑穆公又去晋国朝见请安,这一趟搞定了陈国既附属于楚国又可同时认晋国做老大的事。”

真心能干活!

“郑穆公即位第十五年五月份,陈侯从我国出发,正式朝见晋国。”

“去年正月,烛之武

跟随太子夷前往朝见晋国。”

过年时候串国门?那得送多少礼啊!

“八月,我们郑穆公又去了一趟晋国请安问好。”

“陈国和蔡国,他们离楚国那么近,却对远方的晋国那么忠心,都是因为我在中间调和监督的缘故啊!”

郑子家终于数完郑国的政绩了。要说郑国也算是呕心沥血的墙头草了。


(二)反向质问,大吐苦水

“虽然我郑国一再为你晋国效劳,为什么晋灵公你还要对我们生气?为什么还不能免于你们的责罚?

我们国君郑穆公即位以后,见过晋襄公一次,晋灵公两次,太子夷和几个大臣都相继去到你晋国绛(酱)城朝拜。

我们都做到这份上啦!!!虽然我们是小国,但是侍奉你大晋国的礼数是没有再能增加的空间了。

现在你大晋国却还要说‘你郑国没有达成我的心愿’。这样说的话,那么我郑国就只能灭亡了,因为我们所能做的真的已经无以复加了。”


(三)反击计划,以身威胁

“古人曾经曰过‘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担心头又担心尾,身上还剩下多少地方是不用担心的呢?这样的人活在世上的时间也不多了。

你晋国鸡蛋里挑骨头,让我郑国畏首畏尾的,就是逼我死!

古人还曾经曰过‘鹿死不择音’,

鹿之将死,情况危急,是不会再有心思去考虑选择阴凉的地方做庇护所的。

既然你晋国逼我死,那就别怪我顾不得忠诚转去投靠楚国了!

你知道吗?小国侍奉大国,如果大国能以德相待,小国会是恭顺的。如果大国不能以仁德待之,那么小国就会是被逼急的鹿。你们不要逼我郑国不懂得选择!

晋灵公的脾气,你们的命令,实在是没有定准没有底线,我们也知道自己国家是要灭亡了,只好召集全国兵力在鯈(仇)地,接下来的一切就看您的命令了!”


(四)摆明现实,寻求和解

把人逼上台面后,还要给人放好台阶下来,让人家有松口的空间。郑子家话说到这里,应该稍微和缓一下,再求一下情。毕竟真打起来,郑国也是亡国的。

“是没错啦,当初郑文公还在位的时候,郑国是跟随齐国

的。那时齐国讨伐蔡国和楚国,不是那个屈完出来议和嘛,后来我们也和楚国结了盟。

我们小国从来都是这样在大国的夹缝中生存的,听从强国的命令,只是想要活下去,这样也有罪吗?

大国如果不能替我们着想,那么我们没有办法逃避你们要开战的命令,拼了!”

说的真是让人心疼啊,小国已经是卑躬屈膝地讨好大国了,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状况。如果大国还人心不足,把最后一层脸皮都撕破,不让小国做人,那么小国也只能选择战死。


晋国赵宣子还是善解人意的,他知道,就算是奴才,也不是傻子。他看到信后,便哄回很是委屈的郑国,派巩朔(硕)去和郑国签订盟约,还让赵穿和晋灵公女婿池去郑国做人质。

这里说是晋灵公的女婿有点不太可信,因为晋灵公此时还很年轻,就算有孩子,孩子也不至于到了结婚的年龄。也许是晋襄公的女婿,原文只说是“公婿”。


郑国这封信逻辑结构满分。结尾看着横,理直气壮的,其实还是怂,郑国最后的威胁是搭上了整个国家的生死,但是对于大晋国呢,要做的可能只是普普通通的一次征战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