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 書 治 要 》治 天 下,《群書治要》天下治。


《群 書 治 要 》治 天 下,《群書治要》天下治。


《群書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初年下令編輯。這個「貞觀」是太宗皇帝的年號,由皇帝下令來編輯,一定會受到大臣甚至於全國的重視。而「太宗十六歲隨父從軍」,很年輕就跟著父親在當時的時代起義。「起義平定動亂的社會」,而且這個動亂相當長,從漢朝末年,魏晉南北朝到隋朝,這等於是動亂了也有一兩百年的時間,這些朝代時間都很短。我們可以想象,在這一兩百年當中也是顛沛流離,百姓也是很貧苦。「戎馬倥傯十餘年」,打仗打了十多年的歲月,終於天下安定,建立唐朝。所以太宗是「二十七歲即帝位後」,二十七歲登基。接著,「偃武修文」,「偃武」就是仗打了這麼久,從漢末之後整個社會都是動盪,老百姓一定非常厭惡這些戰亂,不再輕易動武了;「修文」,重視文教,制禮作樂教化老百姓。其實老百姓懂做人的道理,他就懂得修身齊家、懂得重視修養。每個人有修養,每個家知道怎麼經營,家庭安定,社會也就安定了。所以偃武修文也是跟老百姓一起休養生息,好好過日子。

而帶領老百姓,他得要有智慧,老百姓都跟隨著天子、跟隨著政府的帶動。所以「特別留心於治平之道,休生養民」,這「治平之道」就是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因為太宗皇帝很年輕就在打仗,所以對於怎麼用聖賢教誨來治理天下,他的積累是比較不夠的。所以他在登基之後沒多久就下令編纂,從群書當中擷取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這些精華。可見一斑,太宗皇帝有愛民之心,希望趕緊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再來,也是很有自知之明,自己很清楚自己所缺乏的,這一點不容易。我們看幾千年的歷史當中,很多領導者、很多皇帝做了一兩件事情,就自以為很了不起,就驕慢了,覺得自己比以前這些古聖先王還厲害,最後很快的這個國家就衰敗甚至滅亡。你看隋朝隋文帝,他覺得他自己結束了魏晉南北朝的分裂,自己自視甚高,最後底下的人都勸不進去,後來聽信讒言把自己的太子給換掉,最後換成另一個兒子隋煬帝,那就完了。所以「傲不可長」,傲慢一起,敗象就露。所以有自知之明,這是太宗皇帝可貴之處。

「太宗英武善辯」,武功高強,然後思慮也非常敏捷,很有判斷力。帶兵打仗,面對千變萬化的情況都有睿智去下決策。「遺憾早年從軍」,自己覺得「讀書不多」,所以他覺得挺遺憾的。「鑑於前隋滅亡之失,深知創業不易,守成維艱」,確實隋朝三十多年就滅亡,也是很短暫。古人他們特別重視歷史,因為歷史就像一面鏡子一樣可以鑑往知來,可以不重蹈覆轍。像周朝,他們的前面是殷商朝,所以「殷鑑不遠」,商朝的經驗(慘痛的教訓)離我們還不遠,我們應該引以為戒,不可以再疏忽,不可以再犯同樣的問題了。深刻體會到創業是不容易,守成更加的艱難。我們之前一起學習過「諫太宗十思疏」裡面有提到,能夠長久保持功業的不多,為什麼?在守成當中享福。人一享福,這心態錯誤了,整個國家的風氣就不一樣了。「十思疏」裡面提到的,「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在創業的時候大家同心同德,為國為民,連不同的種族都能團結在一起;「傲物則骨肉為行路」,一掌權一享福了,傲慢心起來,不尊重大臣,奴役百姓,最後連骨肉至親都形同陌路了。所以「守成維艱」,最難最難的是守住一個領導者自己的德行。順境比逆境還難修行,逆境是磨鍊人,順境是淘汰人,沒有高度的警覺是很難不在權貴當中墮落的。所以我們看《孝經·諸侯章》裡面講的,「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在位期間,鼓勵群臣進諫」,主動引導、鼓勵群臣向他諫言。這是為君者很難得的一個胸懷,能夠納諫甚至能夠求諫(求大臣勸諫)。當然,我們現在講到唐太宗的風範,我們在家庭、在團體當中,身為一個領導者也都要見賢思齊。「鼓勵群臣進諫」而且「批評其決策過失」,把他的不妥、錯誤指出來,為什麼?一個決策的錯誤,影響的百姓何止千千萬萬。天子是代表上天愛護子民,怎麼忍心因為自己的過失而讓人民受苦呢?所以知道守成不易了,不只希望群臣給他勸諫,也希望從古聖先王、從歷史當中得到寶貴的教誨來提醒自己,所以接受勸諫,不只接受當時候的大臣,也接受之前古聖先王,還有這些歷代忠臣所留下來的教誨、榜樣來鞭策自己,這個很可貴。「令諫官魏徵及虞世南等,整理歷代帝王治國資政史料,擷取六經、四史、諸子百家中,有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精要,彙編成書」。所以它的內容包含六經,還有四史、諸子百家。這四史當然包括《史記》。《史記》也是記載從皇帝一直到漢朝,這麼長的歷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這些史書,還有諸子百家。尤其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留下非常寶貴的文化遺產。從「經、史、子」當中挑出跟修、齊、治、平相應的精要,把它編纂成書。

「上始五帝」,這歷史當中從五帝開始。「下迄晉代」,這其中幾千年的歷史。「自一萬四千多部、八萬九千多卷古籍中,博採典籍六十五種,共五十餘萬言」。我們看到這裡,真的讀《群書治要》以前,要跟所有經、史、子這些聖賢人頂禮三拜,也要跟編撰《群書治要》的這些大臣給他們頂禮三拜,包含要給太宗皇帝感謝。誠則靈,每天這麼恭敬禮拜這些聖哲人,他冥冥當中護佑你,特別能夠相應這些教誨。大家想一想,一萬四千多部書放在我們面前,都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看起,而且我們的程度連看都有困難,還挑!八萬九千多卷裡面挑出六十五部書,五十卷,五十萬言,都是當時候最有學問的人來挑的。所以隨著我們深入《群書治要》,真的對於這些大臣佩服得五體投地。

《群書治要》當時編纂完,序文是由魏徵大人所寫的。他在文中所說到,「實為一部『用之當今,足以鑑覽前古;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的治世寶典」,魏大人說道,這一部書實在可說是用在當時候的社會可以「鑑覽前古」,就是可以以古人的這些經驗智慧來經營自己的人生。尤其他們辦政治的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可以有非常多效法的榜樣,可以掌握從五帝到晉朝這些政治智慧。而且「傳之來葉」,傳到後世去是可以「貽厥孫謀」,這個「貽」就是遺留,傳下去可以恩澤後世。這個「孫謀」就是後代子孫能更好的經營他的幸福人生,「謀」就是怎麼謀求他們人生的幸福。因為這部書裡面都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問,對於後世他們經營家庭,甚至有機會出來為人民謀福祉的,都可以藉這部書而得到寶貴的啟示,所以確實是鑑往知來的一個治世寶典。「太宗喜其廣博而切要」,太宗皇帝非常歡喜,它涵蓋的這些道德學問很廣博,而且挑出來的都是非常精闢、切要的部分。沒有真正讀通這些經、史、子的教誨,也很難能挑得這麼精準。而太宗皇帝「日日手不釋卷」,每天一有時間就趕緊看,希望自己早一天有經營政治的智慧,老百姓就早一天得利益。我們看到太宗皇帝這麼不辭勞苦的在學習,都是因為他有一個根本的動力,就是愛護人民。現在《群書治要》也到我們手上了,我們能不能每天手不釋卷,深入《群書治要》?假如不能,就是慈悲心不夠,你沒有使命感,得過且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