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影之下,我所見到的三種城市


陰影之下,我所見到的三種城市


說實話,作為一個樓市號,在當下疫情的節點上算比較尷尬的。


論對病毒的專業度,我們充其量只能做到旁觀和科普程度;論權威,有時候我們不做什麼反而更是幫忙。


但我今天依然想碼些什麼,或者說記錄些什麼,也不是大言不慚的記錄說這個時代,而這樣的潮流中找個切面,給大家留點回憶,這就夠了。


今天想和各位分享的主題,叫:城市


大災當前,最大的受難主體是這個國家以及千千萬萬微小的個體,但作為責任主體,依然是大大小小的城市們。


這不是說漠視農村,而是農村的人口離散分佈這個時候反而是對抗病毒的傳播最好方式,反倒是城市在經濟和人口上聚集性,讓城市在戰爭和瘟疫前變成弱勢。


一切都很公平,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我們這裡不過多討論武漢,因為這是目前抗擊疫情的最前線,肩負最重的責任,我們能做同樣不多,不要亂傳謠言,如果想募捐,請認準官方渠道。


武漢,加油


但我這次想和各位聊聊是其他三個城市:成都,蘇州,上海


從這三個城市上我看到了三種不一樣的城市,我看到了這次疫情為什麼能被最快和最大程度控制的趨勢,


而且我看見,在城市的現實的保護色下,還有著溫暖的底色。


陰影之下,我所見到的三種城市


故事先從成都開始。


都知道作為疫情的最大受害者,肯定是感染者和接觸者,其次是我們這些惶惶的應對者。


但還有一類人群是間接受害者,叫商家。


因為這個過年成本已經付出了,但是沒有人流,只能硬抗。


眾所周知,成都就是國內商業比較發達的城市,商戶雲集,所以大家普遍都不算太好。


然而1月27日下午5點半,卓錦曼購中心的180餘戶商家收到了一個通知:


“所有商戶租金減半,電影院、大型餐飲等完全閉店的企業房租全免”。


按新文瑞集團商業中心總經理劉軍的採訪,“所有商戶初一到初九的房租減半,特殊商戶比如說完全不能開門營業的電影院、大型餐飲,房租全免。


而如果疫情持續,還將加大力度,延長減免時間。”


而這樣做到好處,有兩點。


第一,商戶開門,讓顧客來到商場能夠買到他們的必需品,第二,保證商戶維持他們的正常運營狀態,不能讓他們長期虧損經營。


按照這樣的方案,卓錦曼購需要承擔100萬元人民幣左右的損失。


這是成都的第一家發出減免房租通知的購物中心,但不是最後一家,據悉339、保利商業等也都向商戶發出了減免房租的通知。


但是你以為這是一種機構行為,那你太小看巴蜀人民的豁達了。


這座巴適的城市,個人房東也是減租大軍中一員,目前瞭解到最高個人租客已經減免了3個月7200元房租。


陰影之下,我所見到的三種城市


這樣房東不在少數。


而成都作為旅遊城市,大量的民宿從業者同樣咬著牙,用同樣方式渡過難關。


我現在沒法採訪到這些減租大軍,但我問了我成都的朋友,為什麼要這樣?


“我們這座城哦,既能懶散的巴適,又能抱團的前行”


這是第一個城市的故事,有關真金白銀的故事。


更是一個關於溫暖的故事。


陰影之下,我所見到的三種城市


從整個疫情分佈上來看,作為中國第二大移民城市,蘇州的疫情相對算不上嚴重。


然而,整個蘇州動作卻似乎總是能快那麼一步。


年初二,過年完除夕和大年初一,還沒有多少人意識到,4天后上班節點就要到了。


這意味著,人口的又一次將面臨劇烈流動。


作為一個地級市,蘇州發佈了《關於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第3號)》,延長假期,成為首座推遲復工的城市。


陰影之下,我所見到的三種城市


同樣推遲還有開學。


這實在不像有一個地級市該有的反應,本質上這需要極大魄力,這代表著城市要做出一定經濟的犧牲,但是有什麼比得上人更重要呢。


這就是一個城市公共服務的底色,一切從人出發的底色。


年初三,蘇州交警部門對蘇州市範圍內32個高速公路收費站出口實行臨時關閉,在極少數高速公路出口正常通行和管控。


同一天,蘇州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發佈《關於全力做好房地產行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2月20日前蘇州所有樓盤、中介停止活動。


還有其他各行各業取消聚會和活動,不勝枚舉。


你會發現,從第一例確診到當下,蘇州整個城市以最快速度完成整體防疫機制布控。


羅馬從不是一天建成,只有整個公共服務團隊長期浸泡在一種高效而富有執行力的氛圍中,才能危機關頭高效率運作起來。


記得看到推遲上班的通告出來時候,我寫了這麼一段話


“不知道各位看見這個通告怎麼想,我常自豪的和朋友說,我們為什麼愛蘇州


因為這裡有全國最好的公共服務系統


足夠人性化,足夠公開化,足夠高效化"


對了,江蘇首例治癒案例也在蘇州。


借用我在蘇州朋友說的話,“雖然老家人少很多,但我依然覺得蘇州更安全。”


這是第二個城市,一個有高效,人性而富有安全感的城市。


陰影之下,我所見到的三種城市


上海,中國第一大城市,人口最多城市。


在平時這代表體量,這代表高度,而現在,這代表難度


是啊,要管控這麼人口,對中國最大城市的挑戰不可謂不艱鉅,這個城市同樣湧現是無數溫暖的片段,和高效的行動力。


上海大概是武漢之外,率先開始小湯山模式的城市了。


陰影之下,我所見到的三種城市


什麼叫小湯山模式?


2003年4月,非典疫情的爆發期,中央軍委批准軍隊緊急支援北京,在距離北京郊外的小湯山鎮東北部的一片空地上,搭建了簡易病房,成為小湯山非典定點醫療點。


也就是集中收治的公共醫療中心,整個小湯山醫療點在兩個月內,收治了全國1/7的非典病人。


動作迅速,行之有效,這就是小湯山模式,也是上海疫情的前線。


但各位知道嗎?這個位於金山區的上海“小湯山”,沒有討價還價,只有全力負擔整個城市的重量。


陰影之下,我所見到的三種城市


再給各位分享一個數據,2003年非典期間,那時上海一共1700萬人口,僅有8人感染。


這不是什麼誇大,這就是上海的底氣。


在上海,多年的優秀城市公共秩序,已經培養一批最有現代意識的公民。


他們每逢大事有靜氣,他們按部就班,兵來將會擋,水來土會淹。


他們不怕


在上海,全部疫情防控體系早就下沉到整個城市每處基層,每處社區,每處毛細血管。


陰影之下,我所見到的三種城市


在這套沒有死角的防控體系下,上海能讓這麼大城市的任何角落的疫情信息和狀態更新不會超過12小時。


現代的戰爭本質都是一樣的,拼的就是快。


為什麼這座城市可以讓2400萬人安心。


因為這裡已經是一座打贏過的城市。


但這個城市最觸動人瞬間在除夕,在除夕136人的前行的背影裡。


在除夕夜,疫情擴散,上海市一共52家醫院醫務人員主動請戰武漢, 24小時內, 集結136人。


他們分別來自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醫院感染管理科、重症醫學科和護理專業等,但他們有了一個稱呼,逆行者。


陰影之下,我所見到的三種城市


我覺得說再多讚美也沒用,只能說,英雄們早日安全歸來。


對城市們而言,像不像攜手過難關過坎子的兄弟朋友,而且在我眼中,這不止一份情誼。


是擔當,是中國第一大城市一定要做出的表率


是勇氣,一線再危險,也要迎頭而上的勇氣


是無畏,經歷風雨之後,不可戰勝的信心


這是一座城市的擔當與決心。


孫子兵法有云,“上下同欲者,勝。”


現在,無畏者,必勝


陰影之下,我所見到的三種城市


誠然,整個華夏大地依然被陰影籠罩。


而這是我見到三個城市,三種城市,溫暖,高效,無畏


就好像黑夜中三顆繁星,卻不是隻有他們。


你看著這星空,群星璀璨,有無錫,有鄭州,有廣州,有重慶,有南通....太多太多。


陰影之下,我所見到的三種城市


每個城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鬥爭著,或者溫暖,或者高效,或者無畏,但無一退縮。


剩下都交給時間吧。


群星璀璨之夜的下一幕


旭日東昇,豔陽高照,晴空萬里。


春暖必將,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