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料香料种类越多越好吗?

汪有飞


我来自四川成都彭州市,做卤肉熟食店近30年了,今天我主动来回答一下你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清楚香料在卤水中起什么作用。目前市面上可用于卤菜的香料有几十种,每种香料的特性和作用又有所差别,但是总的归纳起来,香料在卤水中的作用就一点:掩盖食材异味。

每种不同的食材都有其特殊的香味和异味。在卤制这些食材时,我们加入香料的目的就是为了去除食材的异味,确切说是掩盖食材异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食材本身的异味如果要彻底去除的话,只能依靠化学工业手段,而我们卤菜中使用香料,只是利用了香料的物理特性,即让香料挥发它的香味,以这个香味来掩盖食材本身的异味,掩盖了异味,自然就突出香味了。基于此目的,那么在我们使用香料时,只要香料的香味能掩盖煮食材异味,即说明香料的使用量就足够了。如果香料太多,不但掩盖了食材的异味,同时也掩盖了食材的香味,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卤菜“药味太重”的原因。

所以,在卤菜当中,香料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卤水的量或者卤肉的量来确定香料的使用量,再有就是卤制时间越长,香料的使用量就越少。通常情况下,新启卤水,100斤水用香料1000克是比较标准的,后期卤菜,香料减半使用。不管做什么卤菜,香料的使用适量就好,少了没有香味,掩盖不住食材异味,多了,香料味又太重。


我们经营卤菜店近30年,分享的都是自己在经营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关于卤菜的一些操作方法和技术难点在以前的文章中都有分享,喜欢卤菜的朋友可以加我关注并翻阅做参考。

分享,只是源于对美食的爱好!所以,不喜但也勿喷。

还是老规矩,附上家庭版卤菜通用配方,以供大家参考 以一锅熬好的老汤20斤(单斤)计算: 八角:20克,桂皮15克,草果10克,山奈10克,丁香2克,小茴香20克,白芷10克,白扣15克,草寇15克,陈皮15克,甘草10克,香果20克,当归10,香叶10克,良姜10克,另加干香菇20克,花椒20克,这个量在干杂店不好称重配比,朋友们可以增加倍数,然后拿回去自己分均,或者让老板帮你打碎拌匀(注意不是打细,只是打成大颗粒即可),根据卤水比例秤重使用,比如起10斤卤水,香料减半即可。

如果你觉得我的分享对你有用,请动动手指点赞+关注+转发。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看到的时候我都会回复。


媳妇儿的御厨


当然不是了,香料是很讲究搭配的,很多经典的菜多一种或者少一种味道差别很大

卤料是制作卤菜的调料,一般是指制作卤水的中药香料。卤料有浓烈的芳香味,可去除食品原料的腥膻味,和增加食品的香味的功能。把卤料放在卤锅中加水熬制就做成了卤水,不同的卤料配方可做成不同香型的卤水。市场上配卤料的香料有几百种,比较常见的有八角,桂皮,花椒,甘松,小茴香,白寇,肉寇,砂仁,香叶,公丁香,母丁香,沙姜,南姜,香茅草,甘草,草果等。

比如红烧肉就只需要:八角,桂皮,香叶,花椒

大盘鸡一般加点儿八角就可以了

但是卤菜和火锅加得就很多了,我朋友的火锅店就用十几张香料,他说有的火锅店可以用到40种香料,朋友火锅店的香料配方就不说了:毕竟人家还给很多外地火锅店发火锅底料。

觉得能帮到您的就动动小手点个赞,喜欢美食,想学做菜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头条号,每天都有不同的家常菜教学视频!


三德子美食


我们常用香辛料大约有五六十种,每一种香料都有自己的基本特性和口味特点,这些特性和特点又决定了它在烹调中的作用。如果不能充分了解香料的特性和特点就无法熟练的运用它,更别说复杂的配伍了。

每一种原材料的特性特点又不一样,比如猪肉的骚臭味,牛羊肉的膻腥味,但是这样原材料又具体鲜肉的鲜香味。所以这些原材料就要通过精细的初加工,并使用对应的香辛料在保留鲜味的同时有效去除膻腥异味,并增加香味。


我在六月十号的《香料的分类及作用是什么》和六月二十一号的《香料怎样搭配才最香》问答中分别详细介绍了常用的十几款香料作用以及原材料的特性和特点,也专门有一些针对性的香料搭配,在这里就不多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往后查阅一下。

今天主要讲讲香料配伍的方向和方法,依我自己的经验说一说香料怎么配伍才能物尽其用,恰到好处。

香料配伍的方向

我在香料配伍时有两个方向:

1.针对当地风味。根据当地风味选对应的增香料,然后再加入去腥除异的香辛料。在这个框架下,配伍按照具体作用适当增减即可。

这当地风味那么重要吗?可以说很重要。卤水香型大体可分浓香型、清香型和酱香型,其中浓香型和清香型是香料搭配出来的。就像白酒一样,一地一口味。有人喜欢喝酱香型的贵州酒,还有喜欢自己本地清香型的散装酒。所以卤出的成品佳肴也就没有可比性,没有谁好谁差,适合本地的才是硬道理。

2.针对原材料。有些食材,比如脏器类是非常腥臭的,这要在配伍时先选定能为食材去腥除异的香料后,再搭配增香的香料丰富口味。



香料配伍的方法

我在香料配伍时借鉴了中医配伍原则的“君臣佐使”

“君臣佐使”本是中医在使用中药时的一套配伍原则。根据病情先选取主治的君药,再加上辅助君药作用的臣药,最后加上佐使药使所有君臣药性平衡或者作药引子。有时喝中药时用白酒或者红糖水送服的药引子就属于佐使药。

所有香料也基本都是中药,中医用它的药性,我们用它的料性,烹调中借鉴中医的这一原则,也可组成效果比较不错的配方。

君料:在卤水使用中就必须和原材料最适合,增香功能最强并兼具去腥出异功能。这部分香料通常用量大。

以卤牛肉为例:鲜牛肉具有浓重的鲜香味,略微有些膻味,用料时应以增香为主,去膻为辅。牛肉增香喜好小茴香,花椒,八角和桂皮,八角和桂皮在增香同时也兼具除腥臭、异味的作用。那我们就把这四种香料做为卤牛肉的君料。

臣料:弥补君料的香气或者味道不足,进一步辅助君料达到去腥除异的效果,使整体风味更完善。在实际使用中一般苦香类香料多有去腥除异功能。所以用量不能太多,多了苦味大,压制君料,破坏风味。

还是以卤牛肉为例:在小茴香,八角,桂皮,花椒为君料之下,加入草果,良姜,白寇,荜拨,砂仁,香叶,丁香做臣料。草果提香明显最适合牛肉。良姜去腥的同时增香。白蔻可去腥膻,搭配荜拨进一步除异。砂仁有很好的渗透作用,帮助香料味进入的肉里面去。香叶也有去膻增香作用,同时有杀菌防腐功能。

佐使药:一般就是调和诸药,减缓君臣料的药性。

还是以卤牛肉为例,佐使料加上陈皮和甘草。陈皮增加果香并解腻,调和诸味,掩盖或者屏蔽香料发出的中药味。但是不宜多,多了发苦。甘草可赋予食材香甜味,降低香料的热性,有降燥败火的作用。


接下来提供一卤牛肉方子,供大家参考一下。

肉桂30克,八角20克,花椒15克,小茴香15克,草果10克,良姜10克,白扣10克,荜拨5克,砂仁15克,香叶5克,丁香2克,陈皮5克,甘草3克。

要想搭配出风味独特适合自己的好方子,还要做细致的调整。在完美的去腥除异后,就要想着怎么增香了。在香料香型中,也有前香,中香,后香之分。前香就是闻起来香,中香是咀嚼时香,再就是后香的回口香。以上只是以卤牛肉做个例子。别的卤肉也要借鉴这种方法,合理搭配,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


写在最后

使用香料要有原则性和针对性,只有了解原理并针对性的合理搭配才能成就一款好的佳肴。并不是多多益善,弄不好就会成为一个笑话。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卤味的道路上多加实验和探索。

以上就是个人在实践卤水中的一些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指导作用。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好了,今天关于香料配伍的知识就分享到这里,不知道看完这篇文章您有收货吗?有什么想说的都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交流。

金无足赤,疏漏难免,加之水平有限,不足之处还希望前辈老师批评指正。喜欢作品记得点个转发一下,也希望帮助到更多需要的人。感谢您的观看。


木子小厨


卤料香料种类越多越好吗?之卤猪货!

南卤北酱,卤和酱是有一定区别的,顺便给大家做个普及,不要嫌我啰嗦。卤是不加任何酱油,酱香味的调味料,很多人在操作中都爱在卤水中加酱油。这一点是不正确的。一 卤水中加酱油对卤水没有一点好处,反而使卤水坏的更快,二 卤和酱呈现出来的风味也是不同,三 卤水中的上色是靠糖色或者其他有色香料来上色的。

卤猪货,猪货腥味,臭味,骚味土味比较重。一般放入 花椒, 胡椒,山奈,八角,桂皮,草果,肉蔻,丁香,山楂,就可以很好的去除异味,赋予良好的香气。如果你觉得你对香料了解很透彻,可以添加小茴香,草寇,白芷,草寇,桂心等,调制一个富有层次感,香气圆润的五香味或者你认为很好的香味!

调香并非越多越好,也并非越少越好,只要能达到祛异除腥,激发内香,赋予外香,香气和谐就可以了。

香料放入的种类越多香气肯定很和谐更富有层次香觉,但前提是你得了解香料之间的搭配,气味的贯通,气味出香技巧等!反之就不用说了吧。

本人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用途!谢谢你的配合!喜欢了解香料奥妙的朋友请 关注 我。







HX宏熙味道W创始人


卤菜的香辛料的量的投放问题,确保出一款高品质的卤水很重要!香料很多,难道完全要放吗?答案是否定的

在一款好的高品质卤菜,必定要一套科学合理精良的配方。这个配方就是由各种香辛料组合的。这些香辛料就是人们常说的中草药,好的中医给病看病拿药一定遵循君臣佐使,合理组方,达到药效发挥到极致以便治病救人。食药同源,我们香辛料也要让它达致最大极致,也得遵循这一规律的:君臣佐使,合理配伍组方!往往许多组方高手都精于此道,君不过三,臣不过九!这正反应我们在做卤菜时的香辛料的投放味数,用不多的香料,让它发挥极致,以达到:增香,去异,除腥,增色,防腐的功能的!所以要做到一款色香味美型好的卤菜,不用什么香辛料全部投放的,全部投放也不经济,更何况不能合理配伍组方,达致香辛料发挥的最佳效果的



椒盐飘香


卤料香料并不是越多越好,只要达到闻着想、嚼着香、后味香就是好的卤肉(等)。要达到闻嚼后味都香也就是色香味具全要掌握卤料的配制要领。



1、香料要掌握这个原则(1)去异味功能(2)去异味增香功能(3)增香功能(4)留香功能。这个原则掌握了,在进行配制,合理就好。如鸡肉的卤料香料:八角,桂皮,白芷,香果,花椒,草寇,良姜,白蔻,丁香,香砂仁既可,依据当地口味调整使用的量,这时个总量。具体卤时依据水的量加0.5%到1%的量既可。



2、卤制品的香味,是离不开盐的协助,可极大的把香味表现出来,卤制品盐的用量是卤水的2%到4%之间。

3、卤制品香味出来了,离不颜色的渲染,一般是焦黄的糖色,也有的是老黄色可用甜面酱。


小吃学院


并非越多越好,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就好。通常我在家卤东西,会放常见的桂皮、香叶、八角、花椒、辣椒、姜片葱冰糖料酒!当然有的也会加参和当归有食补作用,这个都是因人而异的。


可欣灵儿


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种类多不要紧,要学会搭配,什么菜配什么香料,这才是最正确的。底下是我这么多年的经验,喜欢胡师傅的文章记得关注一下喔!

1. 祛异的辛香料

适合动物类食材:高良姜、白芷、香叶、胡椒、花椒、陈皮、胡椒、草果等。

适合蔬菜类食材:辣椒、香叶、胡椒等。

2.掩盖、矫味的辛香料

适合屏蔽水产类:肉豆蔻、丁香、肉桂、三奈、姜、红豆蔻、小茴香等等。

适合遮盖牛羊肉:孜然、丁香、肉豆蔻、白豆蔻、三奈、花椒、肉桂、小茴香、姜、紫苏、薄荷等。

适合豆腥味:肉豆蔻、丁香、肉桂、香叶、白豆蔻等。

3.增香的食材

适合畜肉的:肉豆蔻、肉桂、丁香、陈皮、香菜籽、八角、胡椒、香叶等。

适合禽类的:八角、肉桂、小茴香、白芷、丁香、香叶、草豆蔻、陈皮,砂仁、草果等。

适合水产类的:胡椒、肉豆蔻、八角、小茴香、香菜籽等。

首先我们要认识香料,然后学会君臣搭配,在去多次实验,验证那个配方好,配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关注并且留言,私信我获取胡师傅电子版菜谱1000道。


胡师傅美食菜谱


卤菜的香料种类不是越多越好,你做卤菜是给消费者吃的对不对?消费者才是我们的上帝呀,你怎么不问一问消费者你们喜欢那些香料呢?但是消费者又不懂这些香料,要是消费者什么都懂什么都会的话,那么要你干什么呢?有没有其它的捷径来了解当地消费者所喜欢的香料?当然有,最好的办法是到当地的调料店去看看,多走几家,看一下店铺里摆的是那些香料种类,这些摆着卖的香料种类才是当地人所喜欢的香料,原因简单啊,只有当地人喜欢的香料,店里才摆着卖,不喜欢的不摆出来卖,你们有没有见过没人要的东西还有人天天摆着卖的?

饮食是一种文化,不同地区的人养成了不同的口味,不要从书本上学了一点东西就闭门造车地去做,自己认为做得很好吃的东西,别人不一定认可。记得九十年代看了一篇文章,说日本的食品进入中国之前,是先对各个地方的人做口味评测,了解到各个地方的人对调味品的偏好程度,味觉的阀值,才生产适合各个地方风味的食品,那篇文章说应该向这种科学方法学习。到今天,方便面企业就是这样做的,在不同的地方就卖适合当地口味的面。做卤菜也应该是这样,对不同的人群就做不同风味的卤菜。

就像我所处在的菜系位置,是中国八天菜系之一的川菜,川菜还要分上河帮、下河帮和盐帮菜系,我在成都平原,属上河帮菜系,上河帮还可细分。那么烹饪方法都有所区别,更别说香料上的区别了。这些五花八门的菜系说白了,是由不同地区老百姓的口味差别所形成的,才够成了饮食文化。对香料调味品了解到了,对烹饪技巧了解到了,是不是更应该了解一下饮食文化?就象我们学习了上万个汉字,还学会了写字的技巧,然后写的文章内容是不是让人愿意看愿意读,还要揣摩一下读者的心思,一个道理。


蒲江的一粒尘土


卤水的香料,个人认为适合即可,香料多为中药材,放多了药味浓。反而压住了食物本身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