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家岭:不做旁观者,社区矫正对象争先战“疫”

屈家岭管理区有这样一个群体,由于他们对法律知识的欠缺,误入歧途,在司法局接受社区矫正。瘟疫无情,人间有爱,一次灾难,道出人间冷暖,面对突发疫情,他们怀揣感恩之心,积极参与辖区疫情防控工作,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互“帮”互“助”,不做旁观者,争当排头兵,用自己的行动回馈社会,是活跃在屈家岭“疫”线的一群特殊身影。

“言”:口有遮拦关性命

为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屈家岭各村(社区)组建了专人驻守村口,巡逻辖区。罗汉寺办事处社区矫正对象刘某主动向罗汉寺办事处申请参与疫情防控,并负责石板桥村二组的巡逻工作。石板桥村属于插花地带,与钟祥交界,外防输入压力较大。在疫情防控初期,他主动上门,挨家挨户,宣讲政策,不厌其烦地耐心劝导,只希望通过政策的宣讲,“拦”住大家过年期间相互走访的热情,“关”出辖区群防群控的浓厚氛围,确保辖区71户241人居民不被感染。面对少数顽固分子对疫情防控工作不理解、不配合所带来的委屈,他说:“宁愿听到群众的骂声,也不愿听到群众的哭声,这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巡逻中对于这些人,我还是要勤一点,必须将疫情随时锁定在自己视野之中。”

“行”:闻令而动战疫情

当前,屈家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面对防疫力量不足的问题,当社区矫正对象倪某得知社区正在招募志愿者之后,他毫不犹豫,立即向社区报道。“听说我们社区在招志愿者,你们看我合适不,我就住在这里面,随叫随到,蛮方便......”。当司法局工作人员对社矫人员进行疫情排查时,才得知他已成为一名社区志愿者,便嘱咐社区工作人员照顾一下倪某,因为他家里还有瘫痪在床的儿子需要照顾。倪某却说家里都安排妥了,国家有难,也该我们来回馈社会了。

“帮”:为民请愿保菜篮

社区矫正人员李某,平时在菜场卖菜为生,当看到邻里乡亲为菜发愁时,便向屈家岭管理区指挥部申请办理了通行证,从此,他便穿梭在城区的大街小巷,为居家隔离的居民送菜,每天服务居民50余户,共送菜品300余斤。随着确诊病例不断增加,司法局工作人员担心他及家人的健康安全,建议他在家休息,但他却说:“自从接受社区矫正以来,我感受你们对我帮助和关怀,我想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同时把这份正能量传递给他人。

“助”:解囊相助心不贫

区矫正人员李某是罗汉寺分场丘陵队的贫困户,在知道全区各定点医院防护物质紧缺后,积极参与爱心捐款,主动向罗汉寺办事处捐款1000元。对于并不富裕的李某来说,1000元可能是他半年的收入,也可能是他女儿两个月的生活费,他似乎忘记了自己还要养家糊口,忘记了夫妻二人都是“药罐子”,忘记了还在上学的女儿……李某说:“社会就是因为你帮我,我帮你,才显更得温暖,我们困难,国家帮助,国家有难,我们也要尽一份心意。”在这简单朴素的话语背后却隐藏着一颗相互传递温暖的心。截止目前,全区社区矫正人员共计捐款21700元。

目前,全区社区矫正对象在司法局的监管下实现了“零”感染,司法局将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教育,同时也将积极充当着每位社区矫正对象坚实的后盾,为参与疫情防控社矫人员做好保障服务,形成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良性互动,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持久战凝聚更多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