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川菜多油但四川人並不胖?

潺亭


我是雞湯,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其實川菜用油量是比較平衡的。之所以看著油大,湯菜表面厚厚的一層,炒菜也油汪汪的,尤其是火鍋,就像紅油鍋。但四川人的整體健康狀況卻 很好,很少有大胖子。其原因主要在這幾個方面。

第一,烹飪美學的需要

川菜用油,主要三個方面的作用:

1.快速加熱,保持食材營養,鎖住食材水分,激發食材味道。油溫高,能讓食材快速加熱成熟,從而減少營養損失。無論油炸煎炒,主要的傳熱介質都是油,當然也有鹽(鹽焗雞)、石頭(饢)、泥巴(叫花雞)等,只是用到很少。

2.保持食材營養。做菜時的油溫處在相對安全狀態,既高到快速加熱,又不至於破壞食材的營養,而且滿足“鎖住水分、原汁原味”的烹飪原理要求。

3.輸送調料味道。是油的另一個重要作用,也是川菜用油的一大特色。花椒油、麻辣油、紅油,不一而足,就像賦予川菜以靈魂。


第二,做菜用油多不等於油也多

涮掉了:最典型的是重慶火鍋,整個就是紅油燙菜,燙好夾起一筷子,順著滴溜的不是菜湯,都是油。但是這麼多的油不會都吃到肚裡,再往蘸料碗裡過一道,大部分的油就落下了。

轉移了:川菜的精髓之一在於肥油的此消彼長。譬如條子肉,看著是大肥肉片子,其實裡面的油早就逼出來了,不在肉裡。前期大塊過油炸出大部分,後期蒸又整出一部分。

中和了:川菜的另一大特色,在於葷素的合理搭配,賦予素菜以魚肉的品質和口感,達到營養平衡。還看家常菜,很少有大魚大肉單獨成菜的,都搭檔有對等的素菜,搞得菜比肉好吃。


還有幾點原因:

1、川菜炒菜的用油是植物油,脂肪含量不算高。

2、川菜中蔬菜種類繁多,肉類所佔比例小。

3、四川人主食米飯,米飯的熱量比面低。

4、川菜多辣,出汗可以加速代謝。

5、四川人有喝茶、吃泡菜的習慣,注意搭配飲食。並不是一味地吃高熱量的東西。

6、四川山路多,四川人每天運動量大,消耗的熱量比較多。


還有什麼不懂的可以問我~~~我是雞湯


雞湯煩惱


四川人對於吃有個特別俏皮的總結:三菜一湯,吃了裝mang.

mang讀一聲,就是裝傻的意思。

但這個裝傻也不是真形容傻,而是說三菜一湯吃了很滿足,有一種慵懶的愜意。

注意到了吧,四川人喜歡喝湯。但是這個湯,和廣東地區特意煲的藥膳湯又不一樣。

比如我在四川老家,我們家中午是吃得最豐盛的,回鍋肉醬爆肉扣肉酥肉……輪番上陣,最後湯都是蔬菜湯,例如冬瓜湯、絲瓜湯、黃瓜湯、番茄蛋湯這樣。水煮開了,蔬菜丟進去煮一會兒就好了。

我特別懷念我爸做的酥肉湯,開水沸了,炸好的酥肉放進去,再丟一把嫩得不行的豌豆顛,湯基本就做好了。盛碗裡的時候我們習慣再倒點醋,實在是清爽可口。

這種蔬菜湯,其實是相當清理腸胃的。

換句話說,一些減肥食譜都是注重這種蔬菜湯的。

。。。

還有一個主食結構的原因。

我們家特別突出,就是我們會先吃菜(就是肉和菜的統稱),主要是吃肉哈哈。菜(肉)吃夠了才盛米飯,米飯就一個小碗裝一小坨,甚至很多時候我都不吃飯了,至今進入喝湯環節。

碳水化合物攝入是挺少的。

。。。

四川當然也有胖子。我爸就胖,最喜歡吃大肥肉快,但他胖得很勻稱,看起來也很健康,去醫院體檢,各項指標也很健康。

我覺得一個主要功勞是四川人太喜歡喝茶了。

也不是蓋碗茶,像我爸都是隨手擰著一個保溫杯,走哪兒都要灌滿一壺熱水,把茶葉衝得香香的。

我也有這個習慣,隨時都揣著一個杯子,能接熱水喝的地方一定會接滿杯熱水。

所以,大概就是,愛喝熱水的人,體型都不會太胖吧。

多喝熱水。


地球旅客


多是菜籽油,豬油 牛油 非轉基因的! 咱們吃的都是轉基因大豆調和油或者純轉基因大豆油!怎麼不會胖~



王1352226


第一你的人種決定你是否胖瘦,第二你生存的環境也決定你的胖瘦,第三你吃的油肉多但吸收能力差所以不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