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VS原聲

配音VS原聲


配音VS原聲


看了這麼些年譯製片,也愛了這麼些年譯製片。剛剛才發現,從來就沒給譯製片定準了位。
向來看譯製片不看原聲。更不要說對比著原聲反覆地聽了。前兩天下載了《逃往雅典娜》。雙聲道的。瞄了一眼,正巧是楊成純配的那個角色在說話。英文混著老楊的聲音。把俺聽得恍恍惚惚。腦袋都快爆炸啦。
不一樣啊,配音跟原聲完全兩碼事啊。這明明就是兩個人在說話,怎能統一在一個角色身上。同一個角色,硬生生被撕裂成兩個國度。同一個人物,兩個語種、兩種表達。也就是說,演員塑造了一個角色,配音演員塑造了另一個角色。這兩個明明看著相差十萬八千里的角色,偏偏要在一個人物身上最終重疊。
想得頭暈。俺要喘口氣兒。關上了《逃往雅典娜》,點開了《溫莎行動計劃》。這裡沒有原聲攪和。可我再也不能踏踏實實地看了。屏幕上,是外國演員的溫莎行動。耳朵裡,是配音演員的溫莎行動。屏幕上的舒倫堡,不是施融的舒倫堡。屏幕上的邁克斯,不是楊成純的邁克斯。所有的配音演員都從影片中分離出來。我在想,配音,到底是什麼?


不要告訴俺,配音是還原。配音怎麼也還不了外國演員的“原”。配音絕對是再創造,拋開了原聲(起碼是演員的聲音)。根基於人物,或者說是配音演員所理解的人物。用自己的聲音,重新表現一個角色。
過去總有人說,配音演員配出來的是“洋味兒”。非也。配音是把漢語言的聲音表現發揮到極致。配音“貼”的不是原聲,而是角色本身。或者說,是把角色的主要性格從演員身上抽離出來,再借用聲音的或揚或挫,情感的或隱或現,重新塑造一個他(她)。
有意識地把配音從銀幕形象剝離出來,是一種很有意思的感覺。比如,舒倫堡這演員說話不會象施融這麼柔和。邁克斯這演員說話不會象楊成純那麼富於激情。漢納不會象劉廣寧這麼嬌媚,公爵不會象戴學廬這麼的富層次感。
但是,偏偏是這些和原聲很難有共同點的配音,卻從聽覺上賦予了影片第二生命力。
配音演員所塑造的角色,不會完全等同於影片中演員塑造出來的角色。但也恰恰就是這個差別,使配音演員在一定的限度內,有了自己的發揮餘地。
比如舒倫堡。施融的聲音偏柔,就少了一股硬梆梆的將軍姿態。可也就少了一種端著架子的官僚氣。也就透出了一股親近。和這片子的基調很吻合。施融的聲音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矜持。也恰恰借了這個矜持,施融還了舒倫堡的自持身份。情感的表達上,溫柔而不乏節制。

比如邁克斯。出場不多,稱不上主角。可觀眾(偶是說喜歡配音的觀眾)很難忽略這個人物。因為楊成純的聲音加重了這個角色的色彩。臺詞雖然不多,可架不住楊成純在聲音上的重重變化。對漢納深沉的關愛,形勢危急時的鎮定,對自己信念的堅守,對聯絡員遲遲不來的擔憂。擔心漢納路上的安全, “要是……你遇上麻煩,那你就……立刻把這個假護照扔了,聽見嗎。你馬上出示你的美國護照,然後立刻回美國。”這是焦慮的口吻、命令的口吻。急切而嚴厲的語氣,蓋不住層層的關心和呵護。
唉,俺是一個不懂看譯製片的傻瓜。配音只有對照原聲,才能更顯它的獨有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