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章:臨帖是一名書家或書法研習者終身的工作

大凡人間技藝,都是要經過學習才可以獲得的,例如知、醫學、武術、戲曲、音樂、美術等等。世間沒有無師自通的技藝,書法也是如此,或更確切的說,書法是學出來的,不是練出來的,更不是創出來的。唐代大書法家孫過庭說:“蓋有學而不能,未有不學而能者也。”東漢哲學家王充也曾說過“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故智能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

田英章:臨帖是一名書家或書法研習者終身的工作

臨帖就是學。在長期的書法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進步的快與慢,和臨帖的用功程度是密不可分的,誰能認真臨帖,誰能堅持臨帖,誰就進步得快,功底也就越紮實。但是,我也深深的體會到,如果讓學生真正的做到認真臨帖,堅持臨帖又是一件多麼艱辛和困難的事情。許多學生雖然字帖擺在眼前,他們就是不肯抬頭查看,偶有抬頭者,也只是粗略的看上一眼,然後就憑著模模糊糊的記憶和感覺,不顧一切地一遍一遍的寫下去。看似練習,實則是在一遍遍地重複自己的錯誤習慣,重複越多,習慣越鞏固,時間越長,錯誤越嚴重。一天養成的錯誤習慣,十天也糾正不過來;一個月養成的錯誤習慣,一年也不可能根除掉;一年養成的錯誤習慣,幾乎就會貽害終身。這就是為什麼書法教師寧可教從來都沒有學過的學生,也不願意教那些“有基礎”的學生的真實原因。學生的錯誤習慣和不良的書寫習氣,會讓許多教師失去耐心。真正的書法教師,不會因為學生寫的不好而氣餒,但會因為學生不認真臨帖而光火。筆者(田英章)也常對學生們說:不要相信自己的腦子(膚淡的讀帖記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邊看帖邊臨寫)。然而,大多是說得我口乾舌燥,精疲力竭,許多學生還是我行我素,就是不肯多看一眼字帖。

田英章:臨帖是一名書家或書法研習者終身的工作

這就是說明許多學生依然不知道學書的根本大法就是臨帖。明代書法家解縉《春雨雜述,學書法》有句雲:“學書之法,非口傳心授,不得其精,大要須臨古人墨跡,佈置間架,捏破管,書破紙,方有功夫。”自古至今,學書臨帖,概莫能外,舍此,幾乎無路可走。書法幾千年,凡是我們知道的書法大家,沒有一個不是臨習前人的碑帖出來的。固然學書不能只是死臨帖,但是臨帖無疑是重要的學書手段,是不可繞行的必經之路。清代書法理論家馮武先生在《書法正傳》中說:“學書者,即知用筆之訣,尤須博觀古帖,於結構佈置,行間疏密,照應起伏,正變巧拙,無不默識於心,務使下筆之際,無一點一畫,不自法帖中來,然後能成家數。”

在書法學習實踐中,有些時候是“百看不如一練”,道理是說,只用眼睛看是不行的,要親自動手去寫才可以獲得真正的感知;但更多的時候,則是“百練不如一看”,埋頭寫一百遍,不如看帖一遍,不如看老師當面寫一遍。在書畫圈裡還有句俗語:畫畫寫生,書法寫熟。寫生,是指對著實物或景物直接繪畫,這是搞美術的基礎課程;寫熟,是書法研習者對照字帖反覆地臨摹,反覆的比較,反覆的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力求在形體、神韻上接近帖字,達到“酷似”、“亂真”的效果,這就是“寫熟”。或者說,臨帖就是把自己的手變成複印機,就是為了從形似到神似,完整地再現帖中字。沒有這樣的功力和耐心就不能稱作學習書法。

許多朋友就是不願意讀帖,更不願意臨帖,只是當寫作品時遇到困難了,才想起到帖中查找,解決後又是埋頭寫自己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臨帖就是“急來抱佛腳”,成了一場場“遭遇戰”。這些朋友,不值得“磨刀不誤砍柴工”,也不知道“砍柴必須要磨刀”的道理,在臨帖的問題上存在著嚴重的懶惰情緒,成了阻礙其進步的一道無形屏障。

除了臨帖之外,我們在學書方面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呢?古人說的“夏雲奇峰”、“舞劍得神”、“擔夫爭道”等等,是不是也是一種學書方法呢?

田英章:臨帖是一名書家或書法研習者終身的工作

誠然,我們想信古人學書確有這樣的事例,通過觀察某些物象,在書法上藉以獲得某種啟發或感悟,而且我們也願意接受這是書法學習的一種方法。但是,我們也不得不告訴初學者,如僅以這種方法或誇大這種方法,都是不切實際的,也肯定是不會成功的。古人的記述雖有一些道理,但是這些記述都帶有浪漫的傳奇色彩,有意或無意地將書法神秘化了。我們雖然尊崇先賢們高超的書藝和淵博的學識,但這並不等於他們每個言行、每段記述都是完全科學和正確的。換言之,即使這些都是真實存在過,也並非一般初學者所能做到的。從對物象的觀察中獲得某種靈感,這隻能是一種輔助方法,更多的、更主要的還是要反覆的臨帖,這一點,自古至今,絕對是不容置疑的、最為行之有效的學書方法。

筆者(田英章)周圍也有許多老年朋友酷愛書法,可惜的是,直到晚年終未修得“正果”,在書法上渾渾噩噩的一生,毫無半點成績。究其原因,問題就是不認真臨帖,不堅持臨帖。這些老年朋友,多年來養成的思維習慣和用筆習慣已是根深蒂固,要想糾正實在困難。其實,他們不知道,在書法上所謂的“十年寒窗之苦”,實則指的就是臨帖之苦。臨帖是痛苦和枯燥的,如能肆意揮灑,信筆塗鴉,完全任憑自己的意願去書寫,就應該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了,也就不存在苦不苦之說了。但若是這樣,也就無功力可言了,因為天下的功夫都產生於痛苦之中,不經過一番痛苦,不經過一番磨鍊,肯定不會產生功力,也不會有什麼成績,這也應該是不爭的事實。

臨帖是學習、是借鑑、是繼續、是汲取,是一名書家或書法研習者終身的工作,無論是誰,也無論其書法和書名達到了怎樣的高度,取得了多麼高的成績,他都不能說自己不需要臨帖、不需要再向古人學習了。大凡認為自己不需要臨帖,或是認為自己應該“出帖”了的,都是一種荒誕和無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