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为什么在持续扩大?

用户3932592468


常常听到有人说这些年河流干枯,水位下降;还听说一些湖泊面积在缩小,有一天甚至消亡,这样的新闻缕缕不绝,不仅在我国,世界各地也是如此。但今天居然看到了青海湖面积在持续扩大,这是什么梗?噢!全球变暖,高山冰雪融化,补给了青海湖,使它的面积在持续扩大。事实上真是因为全球变暖引起的吗?

前几天居然看到的头条新闻《中国新闻网》报道:青海省从1961年至2018年,汛期平均降水量呈现增多趋势,每10年增加3.3mm,其中柴达木盆地东部及环青海湖部分地区为该省降水量增幅最大地区。呵呵,迷底终于揭开了,惊讶之余,我国东部季风区河北、山东旱得干柴烈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雨水渐渐变多起来了,是气候发生了变化 。看来也不能什么都让全球变暖背锅。

近二十年来,科研部门提出了我国中纬度地区干旱区气候变化规律,与中国东部“南涝北旱”或“北涝南旱”类似,在中纬度地带也存在着“西湿东干”或“西干东湿”的“跷跷板”现象。在上万年的气候演变过程中,受北半球中纬度环流异常的影响,在太平洋季风偏弱的情况下,引发华北平原地区降水减少,持续干旱。而相对应的我国中西部地区,来自阿拉伯海的水汽可以输送到这里,使得这些地区降水增多,从而造成了西部地区气候向暖湿转变。如下图

由于时间尺度特别长,集成万年以来湿度演变序列,亚洲中部干旱区,以我国西北干旱区为主体,主要受西风环流的控制,近一万年以来,该地区存在与季风区气候变化。我们常常感觉不到这种变化规律。

事实上今年进入6月份,也有一些端倪,太平洋已经持续三个月,台风消失,悄然无声,而南海地区海水温度却异常升高,海南持续高温。这与台风喜欢高温的海水并不相符。而同纬度印度洋的孟加拉湾、阿拉伯海气旋活动频繁,较往年活跃,这些气旋活动把水汽通过高空输送给我国西部地区,并带来较多的降水。

青海湖是我们国家最大的咸水湖,据统计,随着降水量的增加,到2017年,青海湖的面已经增加到4377平方公里,增加了187.2平方公里,对应的蓄水量增加了83亿立方米。直到现在还在持续扩大。

上图 青海湖里的湖水主要受河流补给,占比较高,而这此河流主要发源于北部山地,呈现不对称状水系,因为北部是祁连山山脉南坡,夏季风受地形抬升作用,产生很多降水,青海湖南部山脉处于背风坡,降水较少,因此青海湖北侧河流发育多于南部,祁连山历史上是一个水草肥美的区域,这里降水多少,能反映出我国西部地区气候变化。


地理纵横


青海湖是我国的第一大湖泊,其干枯变化总在牵动国人的神经,其实在更长的时间内,青海湖的面积一直在变化,而且还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在上世纪80/90年代,青藏高原的确出现了冰川退缩、冻土退化、湖泊萎缩、土地沙化等问题,当时的“专家”认为,随着全球变暖,气候变化,青海湖周边的生态系统将逐渐“干暖化”,逐渐干旱、沙化,此时的青海湖确实因为来水减少,一直在萎缩,一时间,全球变暖,导致青海湖萎缩的新闻还挺吓人的,很多人都担心青海湖会步罗布泊后尘。不过地球环境还没有想象的那么脆弱,气候变化周期也不是偶尔几年的变化就能体现出来的。

青海湖的水位下降一直持续到2005年,面积最少的时候只有4189.8平方公里,不过也是从这一年开始,青海湖水面开始发生逆转,青海东部也逐渐进入多雨期,据统计,从2005年到2017年,青海省的降水量比六七十年代增加了14%左右,到2017年,青海湖的面已经增加到4377平方公里,增加了187.2平方公里,对应的蓄水量增加了83亿立方米。直到现在还在持续扩大。

青海湖的水面增长,主要是因为入湖水量的增加,而这增加出来的水量,主要来自天上,而不是之前人们所担心的祁连山的冰川。其实也可以理解,山下的降水量都增加了,山上的降雪量也肯定在增加,甚至增量更多,这对冰川来说也是极大的补充。青海湖水主要来自布哈河,其河水源头在祁连山的冰川,这里冰川面积常年维持在10平方公里左右,20年间,源头冰川并没有明显退缩,因退缩而消融的冰川水量共计2.6亿立方米,平均每年只有0.13亿立方米,只占湖泊补水量的0.3%,所以冰川融水对青海湖湖面扩大贡献很小,湖泊持续扩张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降水增多。

其实青藏高原上的湖泊普遍都进入了扩张期,拉萨北部的纳木错也在扩大,面积已经由1920平方公里增加到了2014年的2026平方公里,西藏北部的色林错扩张更多,在1966年,它只有1667平方公里,到2014年,增加到了2391平方公里,超过了纳木错,成为西藏第一,中国第二大内流湖。

所以这全球变暖到底是对中国有害还是有利,真是还有待斟酌,至少不像之前的“专家”“圣母”所说的那么危言耸听,如果变暖的同时还带来雨量的增加,对于中国的植被恢复、生态改善来说还真是一件好事,至少目前来看是这个趋势,近十年间,华北、西北干旱地区的降水量都或多或少有所增长。


作家桑妮


这个问题首先说结论,青海湖没有持续扩大,下面说说青海湖的湖区面积变迁,以及为什么有这个结论。

先认识一下青海湖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湖,因地层断陷而形成,西北高东南低,湖中有海心山和三块石两个湖心岛,湖区东面自北向南分布着尕海、沙岛湖、海晏湾和耳海4个子湖。青海湖平均海拔为3200 m,湖面略呈“凸”形,东西长约109 km,南北宽约39.8 km,平均水深18.3 m,最大水深26.6 m。根据青海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公报,青海湖水位在3193.5m时,湖区水域面积为4294 km2。

湖区面积大小是反复变化的

然而青海湖的面积不断变化,下图为1974-2016年青海湖面积变化情况。从1974年4477km2缩减到2004年的4223km2,相比缩小了254km2,约为1974年的5.7%。而后面积又开始了恢复,2016年达到4367km2,比2004年增加144km2。所以说青海湖持续扩大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湖区面积变化的主导原因

为什么青海的面积如此变化呢?是与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着密切关系的。

青海湖湖水多以降水补给为主,位于青藏高原上,在中纬度西风带内,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冬寒夏凉,多年平均气温-0.7℃, 呈南高北低的分布趋势;湖区降水多年平均值为319~395 mm, 雨量偏少,降水量由湖心向湖周山区递增;多年平均蒸发量800~1100 mm。

20世纪后半期,暖干是青海湖流域气候的主流,青海湖水位下降,面积呈缩减趋势。

进入21世纪后,2005-2015年年均降水量比1974-2004年增加了44.1 mm。2000-2009年期间的年均降水量为395.9 mm。 2010-2015年,年均降水量持续增加,平均值为423.2 mm。2012年7月累计降水量比多年同期均值增加50 %左右,直接导致同年8月青海湖面积明显扩张。2005-2015年的年均蒸发量比1987-2004年减少了158.5 mm。

可见,降水量和蒸发量主导着青海湖的面积变化。



昆仑还东国


我们原来一直以为中国湖泊分布最多的地区在江南,那里才是中国的水乡。其实不然,中国湖泊最密集的地方竟然在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占全国湖泊面积的53.2%;东部平原地区湖泊面积只占全国的29%;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湖泊,青藏高原为351个,东部地区为117个。可见不论从面积还是水量分布,青藏高原都堪称中国的水乡。

青海湖

青藏高原多湖泊,这里的湖泊风光壮丽,水质清澈,景色迷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青海湖就是一座美丽大湖。逶迤的雪山,弯曲的湖岸,幽深的湖水,这就是青藏高原也是中国第一大湖青海湖。按照中国湖泊面积和水量排名表,无论从面积和水量,青海湖都名列第一,它的水量和面积比中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的总和还要多。

青海湖风光

关于青海湖的面积,20世纪初叶俄国人推测为4800平方公里,1950年代初为4568平方公里,1970年代为4473平方公里,2000年为4236.6平方公里,2004年为4224平方公里,这一百年间湖面面积一直下降;从2005年开始,青海湖面积开始回涨,至今已增长至4435.69平方公里,已经恢复到1970年代水平,目前这种扩大势头还在继续。

十余年来青海湖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何在?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全球气温升高,冰川融水增多。

二、由于气候原因,近年来青海一带降雨增多,补充了青海湖水量。

青海湖

近年来,青藏高原的不少湖泊面积都在持续增加,基本上也都是因为以上这些缘故。但由于经济、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学界对这些湖泊的研究和探索还远远不够,希望这种状况能得到有效改善。


民国年间那些事


个人分析,

首先青海湖形成:青海湖的构造断陷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距今20~200万年前成湖初期,形成初期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那时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湖。至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烈隆起,从上新世末,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出现了尕海、耳海,后又分离出海晏湖、沙岛湖等子湖。

其次青海湖变大经过:1908年,俄国人柯兹洛夫推测当时湖面水位3205米,湖面积为4800平方公里;上世纪50年代的测绘资料显示,青海湖湖水面积为4568多平方公里;70年代出版的地形图量得湖水位3195米左右。湖面积为4473平方公里;1974年~2004年,青海湖面积从4478平方公里减至4224平方公里;2004—2016年,青海湖流域植被覆盖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生态环境逐年改善,青海湖面积增加169.67平方千米;到如今2018年青海湖面积4435.69平方千米:

看出从1908到2018百年间,从1908年4800平方公里到50年代的4568平方公里,再到2004年的4224平方公里,可以说这段时间面积一直减小,从2004年到2018年从4224平方公里到4435.69平方公里,看出青海湖面积增加是近十年之间的事情!所以分析近10年间有哪些因素影响到青海湖?

首先我认为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冰川融入,感觉算是一方面。

第二青海湖水来源:分析注入青海湖的河水;青海湖每年获得径流补给入湖的河流有40余条,主要是布哈河、沙柳河、乌哈阿兰河和哈尔盖河,这4条大河的年径流量达16.12亿立方米,占入湖径流量的86%。其次降水,根据《关于加强人工影响气候,大力实施人工增雨》建议,青海湖的黄河源头建立了人工降雨基地,所以降水也是湖水增大一方面,

总结:

1.自然因素:

2004-2008年环青海湖地区年均降水431.3mm,比历史均值增加13%,降水增多,不仅增加了湖水量,同时也会因为云量而减少阳光直射,降低湖面蒸发;

全球变暖,青海湖周边冰川积雪消融,使注入青海湖的河水量增加。

2.人位因素,人工增雨基地

青海省在黄河源头建立了人工增雨基地,近年多次实施人工增雨措施。

3.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措施和治理措施

国家实施的生态保护措施,使青海湖流域环,地下水资源等,都也使青海湖湖水增加的因素。


心周心长客91


青藏高原和祁连山的融雪,以及冰川消失促使青海湖不断长大。


范登文


水源丰富 ,绿i色环节。


611112732735何禹


未必是好事。气候变暖,雪山过度聊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