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抗疫时“无聊”,文中有“解药”


如何对抗疫时“无聊”,文中有“解药”

中华民族是个勤劳的民族,勤奋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不断强大,作为一个中国人深感骄傲。然而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宅家一周后,有很多忙惯了国人此刻坐不住了。很多人抱怨:太无聊了。是啊,一年365日天天都在忙碌着,突然停下来十几日什么都不做,确实会有情绪,也许这个情绪还很复杂。“无聊”可能是很多人的共鸣。

在我的价值体系中,认真工作,不断学习,教育好子女,是我的价值体现。如果在厨房中做个“煮娘”,也许对曾经的我来讲就是一种“无聊”。“宁愿辅导作业,也不想下厨房”,我似乎在煮饭做家务这件事上,没有收获过成就感。但这次不同。在家不能出门,不能叫外卖,只好自己下厨。开始以为自己会抵触,没想到竟然开始享受。我认真感受了一下,发现原因还是跟心理学有关,跟与情绪相连。

我从开始就给自己“催眠”,忙了一整年,终于可以享受一下深圳的安静了。我开始寻找有意义的事,让防疫期间,自己的内心仍然保持丰盈。有意义的事,就是把你的焦点放在那些你认为有价值的事情上。对我来说,有意义的事有很多,比如,此刻(夜里十一点多)仍然在写文章分享感受,传播正能量;比如,计划为家人用心准备一顿早餐;比如,陪孩子一起读书......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有很多十分有意义的事情需要大家去做。

比如,传播正能量,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样充满希望的季节,我们全国人民,世界华人共同对抗病毒,就是当下最有意义的事;比如,响应国家号召,居家不出门做好防护,也是有意义的事;比如,利用此刻难得的假期,进行自我觉察、复盘、学习、读书......都是有意义的事。我有一个同事,说自己开始感到焦虑,后来用追剧缓解了。那么在那个当下,追剧对她来说也是有意义的事。

我小时候受到的教育中,有一个自己高度认同的细则: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它像个信仰,也类似座右铭,影响着我的成长和人生。“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是我的价值观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心理学工作者,我也一直积极地用爱用专业去工作和助人。我觉得自己走在著名人本主任心理学大师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的路上。

这次冠状病毒疫情初期,正值新年,我也正身处海外,虽不能直接参与救援,但我坚持每日推送疫时心理调试的文章,想为祖国人民出一点绵薄之力。

这次出行,去到了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文艺复兴之地。国内疫情,很容易联想到600年前欧洲遭遇的那场黑死病。黑死病即鼠疫,中世纪在欧洲大范围地传播,导致了欧洲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348年到1350年这三年间,欧洲就有近三千万人死于黑死病。

这场黑死病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的灾难,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是人类革新最直接的推动力。疫情的扩散首先推动了医学的发展,进而带动了科学技术的革新。然而,这场黑死病最重要的影响,则是打破了中世纪教会在精神领域的垄断地位。而这正是文艺复兴运动和其后的宗教改革运动兴起的思想基础。

被誉为中世纪文学三杰之一的意大利作家薄伽丘是这场黑死病的亲历者,他以此为背景,写出了文艺复兴文学的旗帜性作品,世界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小说讲述了十个年轻人为了躲避黑死病疫情,一起来到乡下一座别墅里,为了打发无聊,决定每个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十个人,十天的时间,一共一百个故事,这些故事记录了人对疾病的恐惧,同时通过看上去“离经叛道”的情节,表达了人对于现世幸福的追求。


如何对抗疫时“无聊”,文中有“解药”

一场疫情 ,催឵生឵了一部名著,促动了人性的觉឴醒与 思 维的革命,从思想上、人文精神上,为​欧​洲后\u0002来\u0002几឵百年间的工业革命、社会进步奠定了឵基឵础 。

同样,我们此时正在经历的冠状病毒疫情,火神山十日交付使用,让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强大;“全民不出门”抗感染,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团结力量;很多医护人员自告奋勇请缨支援武汉,体现了我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传统。所以,全体中国人在对抗病毒的特殊时期,做的都是有意义的事。你在疫时“无聊”的“解药”在这里,那就是与时事情赋予新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